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重返大堡1960 少年勞教往事

2013-12-29 00:00:00劉洋碩
南方人物周刊 2013年29期

峨邊大堡的山林,彝族向導冉拉阿布撥開灌木,幾排土堆出現在密林深處的山腰間。“這是墳頭,看,這個明顯,還有那條溝……”

阿布一邊說著一邊從山坡走下。童年放羊時,他曾誤入這片荒野。這些墳堆既無壘砌,也無墓碑。有鄉親在這里看到暴雨沖刷出的白骨。阿布聽老人說,那里匆匆埋葬的,都是十幾歲的小孩。

李世元老人穿過樹叢跟著我們走來,墓地的荒蕪展現在他面前。53年前,他還是孩子,也差點埋葬于此。那時候他只有十三四歲,因為跟著大孩子偷公家廢鐵,在此接受“勞動教養”。

如今李世元這樣的幸存者已經很難說清,在1959年到1961年的饑荒年月,究竟有多少孩子被埋在這里。人們只記得,糧食最困難的幾個月里,每天都有孩童尸體被運到這里。由于死的孩子太多,最后只好淺淺挖個坑,匆匆埋下。存放尸骨的山坡,土堆一排接著一排。

對于可與夾邊溝并稱的右派勞改農場沙坪農場,這些“大堡小勞教”的故事,只不過是無數悲慘故事中的一個插曲。如果不是獨立導演謝貽卉三次前往大堡拍攝的紀錄片《大堡小勞教》,世人不會知道這些即將被帶入墳墓的陳年往事,而我也不可能與當年的“小勞教”李世元一起重返大堡。

從成都出發前,紀錄片導演謝貽卉講了很多鏡頭外的故事。在她重返大堡前,有個畫家朋友提起大堡:“大堡的山很美,有一股渾古之氣,野性之氣,氤氳之氣,它太適合畫水墨畫。秋天一列氣勢雄偉的雪山橫亙于眼前,再往里走,竟然在白云中躍出一大片斑斕的紅葉。”

后來,我跟著李世元坐在前往大堡的大巴車上,發現沒有秋葉、雪山,這山間壯美依然。李世元無心再看風景,山路顛簸,他難受得暈車嘔吐。53年前,這條路通向死亡——謝貽卉在紀錄片結尾使用了一段意味深長的旋律,那是郭沫若在1950年填詞的《中國少年兒童隊隊歌》。童聲,合唱,輕快,朝氣。

繼承

重返大堡前,我在成都的溫江區找到李久弟。經過幾十年人生曲折,他回到兒時的慶豐街小學,在街對面開了一家照相館。在網上看到謝貽卉的紀錄片,他說,他也是大堡孩子中“極具典型性的代表”。

成為“反革命”那年,李久弟8歲。

在那個階級斗爭的年代,他不知道這3個字意味什么。直到長大成人,他才終于明白,那代表著永遠無法改變的命運。

1955年,他家街對面那間小學里,校長突然對他說,“你明天不要來了。”后來公安局的人告訴他,因為他寫了反動標語。

李久弟不知道那時候學校里出過什么“標語”,他繼承了父親的“反動血統”——父親李柏筠曾任民國時期溫江縣參議會副參議長。

李久弟記不清是哪一年,父親被宣布“下落不明”。有人說父親躲到了山里,有人說父親在叛亂中被打死。公安局的人也曾找他打聽:“你老漢兒(父親)回來過沒有?”

“可這些跟我又有什么關系?”父親兩個字,讓坐在我面前的李久弟再也沒能控制住情緒,淚水在眼睛里打轉。1950年后,他再沒有見過那個男人。父親在他腦海里只剩下模糊的畫面。那時他感冒睡在床上,父親把蚊帳拉開:“幺兒(四川方言:小兒子),你好了沒?”

父親失蹤,李久弟的命運在1956年1月10日中共中央發布《關于各省市立即籌辦勞動教養機構的指示》中有了安排:“肅反中被審查的,不夠判刑的反革命分子、壞分子,而政治上又不適合留用,把這些人集中起來,送到一定地方,讓他們替國家做工,自食其力。并對他們進行政治思想的洗腦工作。”隨后《轉批中央十人小組關于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壞分子的解釋及處理意見的政策界限的暫行規定》中寫道:“某些直系親屬在土改、鎮反和社會主義改造中,被殺、被關、被斗者的家屬……可送勞動教養。”

本該小學畢業那年,11歲的李久弟被街道的人叫回學校。那天,學校禮堂里坐滿了人。有人喊:“把寫反動標語的李久弟抓出來。”于是,兩個彪形大漢把他拎了起來。

他被關進溫江公安局看守所,編號“5號”。牢里的犯人湊過來問他:“小弟娃,你撒子事情呦。”他“不曉得,只曉得哭”。不久,李久弟的年齡被改為13歲,送到成都市致民路新村4號。

致民路新村4號曾是全省蒙冤“右派”被送去勞動教養前最后一個中轉站。李久弟第一次見到了“中國式整人”和“人性的滑稽”。成年“右派”被要求不停地開檢討會,相互揭發,“你攻擊我,我攻擊你”。

中轉站的小孩里,除了李久弟這樣的“小反革命”、流浪兒和小偷小摸的孩子,也有家長因家境貧窮或孩子淘氣,主動把子女送去勞教。在當時,這被說成是一條活路。那時政府的公信力讓家長相信,把孩子交給國家教養是最好的出路。孩子們也聽信大人的說法,大堡“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是一座“花果山”。

在中轉站待了3個月后,李久弟和那些右派一起,被送到峨邊縣的大渡河邊。

紅太陽

如今要從成都前往大渡河邊的峨邊縣仍是件麻煩事。每天成都直達峨邊的只有兩列火車,快車4個小時,慢車要多一倍時間。如果錯過,就只能乘兩小時的大巴借道樂山,再轉車兩個半小時到峨邊。

“右派”沈啟余的記憶里,1958年,他們是被架著槍的軍車送到峨邊的。那時候,沈啟余思想很“左”,堅信反右的正確性,而他只是無數“正確”中被冤枉的一個。

轉道樂山市的途中,我見到了沈啟余。在被打成“右派”以前,他曾是航校的一名軍官。直到1957年6月,在毛澤東親自指示下,中共中央發出“關于組織力量準備反擊‘右派’分子進攻”的內部指示,全國隨即展開大規模 “反右”斗爭。

1957年8月3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勞動教養正式成為一項法律制度——這一“決定”埋下的問題直到新世紀仍不斷顯現。很快,四川全省上萬名右派被集中在峨邊沙坪農場接受勞教,開墾荒山。

當年同為“右派”的林憲君曾是省團校教員,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學校領導為完成“反右”指標,撬開他鎖日記的抽屜將他“上綱上線”打成右派。校領導也沒想到,這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怎樣的命運。

右派們在大渡河邊停留一天,然后前往沙坪農場設在山上的大堡作業區開荒。那段崎嶇山路,我和李世元坐汽車走了一個半小時,在那年月,只能步行走上一兩天。

1959年底,大部分成年右派撤離,沙坪農場大堡作業區設5個少年中隊開墾荒山,每個中隊編制四五百人。林憲君、沈啟余被留任“大組長”。李久弟這樣的小勞教,則被從其他少年中隊集中到大堡開荒。后來饑荒年月,小勞教們不斷死去,仍有孩子被補充進來。

在沙坪農場最初的日子里,“小勞教”和“右派”們每頓飯還可以分到茶杯口大小的苞谷餑餑,后來農場撥下來的糧食越來越少,就只剩下“透亮得像鏡子一樣”的米湯。

1957年夏,中共中央還在“反冒進”口號中,重建有限度的農村自由市場,縮小農業合作社規模……但到當年10月,毛澤東在一次中央委員擴大會議上,作出《做革命的促進派》的高調講話,將“反冒進”定義為“促退委員會”,并將“反冒進”與右派“章羅聯盟”(時任《光明日報》社長章伯鈞、民盟副主席羅隆基。前者提出“兩院治”,后者主張“成立平反委員會”,與儲安平的“黨天下”并稱為“三大右派”言論。1980年代,章、羅先后被官方評價為“愛國民主戰士和政治活動家”)掛鉤。1958年1月南寧會議,毛澤東繼續批評“反冒進”是“政治問題,一反就泄了氣”。

李久弟從溫江縣被送往沙坪農場這年3月,毛澤東來到四川。他在成都金牛壩招待所召開的一次黨委會議上,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的“三面紅旗”——后來的官方教科書中,稱其為“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發生的一次嚴重失誤”。

1958年,全國各地螺旋式上升的生產指標取代了“反冒進”。“三面紅旗”下的浮夸風隨之而來并橫掃四川乃至全國。時任四川省委第一書記李井泉是躍進路線的堅定追隨者。7月底,毛澤東到過的紅光社首次放出畝產3752斤的衛星,隨后成都郊區更是放了“畝產稻谷二萬四千斤”的“大衛星”。

與報紙上的“豐收”、“增產”不同,在“小勞教”們自的記憶里,在距離成都兩百多公里外的沙坪茶場,挨餓正是始于這一年冬天。

饑荒年代,李世元差點也被埋在這片山林
幾十年后,“小勞教”李久弟在他當年被帶走的那條街上,開了一家照相彩印店
年的“右派”大組長沈啟余退休后定居樂山
當年的“右派”大組長林憲君當
當年大堡的老警察胡德光和妻子邱曉敏

新少年

從大堡作業區一中隊到三中隊的山路,年近七十的“小勞教”李世元陪我走完。隨著作業區廢棄,他們開墾的土地再次變為荒山。

前些年,縣城邊的大渡河上建起了幾座吊橋,走出去變得容易得多。曾經無法逾越的大渡河,如今從縣城走到對岸只需要5分鐘。仿佛是歷史的玩笑。50年前,勞動力在人為意志下聚集,如今年輕人卻紛紛選擇逃離——去外面打工。

最困難的1960年,有當初送孩子來的父母想接回孩子。但管教干部告知:“孩子以前是沒犯過法,但到這里偷了東西,必須繼續改造。”

“偷”是用來活命的生存技能。“小勞教”們來的第一天,就都餓得跑出去 “打夜戰”——這是“小勞教”的黑話,即趁著黑夜偷東西吃。

荒唐年代,孩子們學會了荒唐的生存法則。黑話里,大米被叫作“安安送”;土豆叫被叫作“鴨蛋”;苞谷被叫作“口琴”;肉被叫作“姜片子”。大組長林憲君在值夜班的時候常常發現,小勞教們用鐵缸子和鐵碗煮偷來的東西,窩里吃。

1960年兒童節的前夜,3個大組的“小勞教”們曾沖到山下老鄉家地里“打夜戰”。孩子們趴在地上,向仍未成熟的作物匍匐。漫山亮起星星點點的火光,山谷間響起了老鄉們的槍聲。那時候常有偷東西的小勞教因此喪命,但“只要還有吃的,哪里還要命嘍!”

兒童節前兩天,《四川日報》上有著這樣兩篇文章:一篇名為《四十萬畝小春大增產 四十萬群眾慶豐收》,另一篇名為《敢想敢干 奇跡不斷》。那時候的李世元沒看到豐收,卻敢想敢干。那夜,他一個人溜去偷管教干部養的雞。管教干部將他雙手綁住,在廚房的灶臺上吊了一晚上,隨后將他送到沙坪的集訓隊——那里有著更嚴厲的懲罰。

后來我在兒童節那天的《四川日報》上,看到一篇關于大堡所在地樂山專區的報道——《開展大協作 保證滿栽插》。報道上說“樂山專區大搞協作,使全區中稻已栽80%。”李世元說,現實中的大堡,栽東西下的不可能長出作物——因為“前面的人剛把洋芋塊塊種下去,后面饑餓的人就挖出來吃了”。

蕨菜、野草、老鼠、蟋蟀和蛇,都成了小勞教們的“牙祭”。有人去捉屎殼郎,放在火里烤著吃;也有人去捉蚯蚓,兩頭一掐,泥巴一抹,直接放嘴里嚼。那些歲月,孩子們如蝗蟲飛過,地上作物所剩無幾。

林憲君記得一個細節:他帶著孩子們在地里開荒,突然挖出一塊早已變質的羊肉,“小勞教”們瘋了一樣沖上去搶著吃。他無法阻攔,因為孩子們說“能吃一口死了也愿意”。

因為亂吃東西,有人感染寄生蟲而死;有人無法大便。13歲的顏嘉森不敢去偷,餓得“狗一樣在地上爬”。1960年最餓的時候,他給家里寫了封信,“爸爸媽媽永別了。”

1972年,顏嘉森回渝探親,一進門跪在父親面前磕了3個頭。家人震驚,以為他已死了12年。

峨邊縣公開出版的《縣志》上記述:1959年到1962年,峨邊人口從76300人減少到57600人,共減少24%。這意味著這4年每4個人里就有一個人死去。不過,這些死亡數字并不包括大小“勞教”分子——由于直屬省公安廳管理,沙坪農場是個縣里管不著的“獨立王國”。

“小勞教”的宿舍里,人擠人的床鋪開始變得空蕩蕩。快餓死的時候,顏嘉森被調到三中隊的危重病室。這間屋子每天都有孩子被抬出去埋掉,最多的那天他數到了三十多個。顏嘉森發燒昏迷,被當作尸體抬走。直到夜里一場大雨將他激醒。他往旁邊一摸,都是冰涼的尸體。13歲的他沒有恐懼,爬回病室,卻把其他人嚇得直喊“打鬼!”

第二天,大堡作業區場長的妻子余醫生來看他,給了他點白糖,幫他掐死虱子。這讓他感受到久違的母愛。從此他叫她媽媽。長大成人,他試圖找過她。“她當時對我這么好,會不會挨政治斗爭整死了呢?” 哽咽。顏嘉森說經歷過很多事情,本以為自己不再會流淚。

1960年下半年,大堡成了一座死神的垃圾場。大組長林憲君有時去埋那些死去的孩子,因為每埋一個可以多領一點口糧。死得早的孩子每人可以分到一口棺材,死得晚的,只能四五人共用一口。后來釘棺材的釘子緊缺,就用席子裹起來,四五個孩子挖一個坑,蓋上些土。

死的人越來越多,林憲君開始反復做惡夢:夢中他總是爬行在尸體堆間,忍不住去啃那些死人肉。

在大堡,真就有一個叫吳新(也有人說叫吳心)的孩子死后被人挖去了心肝。很快,作惡的“小勞教”被抓了出來,他解釋“因為聽說吃了人心子打‘夜戰’就不會害怕”。

饑餓年代,饑餓卻是禁止使用的詞匯。林憲君記得,他有個組里的孩子劉永清,就是因為在村里寫了“我們要吃飯”而被送來勞教。村里的大人不敢犯上,于是就拉孩子來寫。好處,是一碗“豆花飯”。

一碗要命的“豆花飯”。

機器

我從大堡返回樂山市區的那天下午,當年的“右派”沈啟余讓兒子專程開車把我送到峨眉山的沙坪農場干休所。出發前,他在紙上寫下了4個名字——都是當年負責管理大堡作業區的干警。但坐在干休所院里的老警察谷保中告訴我:兩年間,其中已經有3人離世。

那天,年逾八十的胡德光正坐在家中。1992年他就已退休,兩年前退休金還只有一千多塊,好在這兩年有了補貼,日子寬裕些。

1957年9月,《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頒布一個月后,胡德光成為四川省公安廳勞教委員會派駐沙坪農場的第一批管教干部,后來又調任大堡。在他們去之前,沙坪農場還只接收勞改犯。

在幸存者的傳言里:當時四川省公安廳的兩個工作人員將農場定在此處,正因為峨邊一邊靠著湍急的大渡河,一邊靠蠻荒的原始森林,“剛好是一個口袋”。很快這兩人也成了“右派”,關到沙坪。

胡德光記得,從成都第一批勞教人員被送到大渡河開始,他親自接收了一萬多人,其中未成年勞教超過兩千。此后,他被調到大堡作業區負責5個中隊的管教工作,仍然有勞教人員被陸續送達。

胡德光說,食物最緊缺的年代,管教干部也有人水腫,也要挖野菜充饑。他的說法與“勞教”們的說法完全不同。惟一可以肯定的是,饑荒年代,大堡沒有干部被餓死。

胡德光也不知道那些年大堡到底死了多少孩子,只記得死了好多。那時沒人敢說餓死,“說你反社會主義。”幸存者回憶,大堡的一名醫生因承受不了壓力喝碘酒自殺。

沙坪農場死人太多,影響太大,四川公安廳不得不派人調查。終于在1961年,隨著作業區的徹底崩潰,幸存的孩子們被抬了下來。

沙坪農場卻未撤銷,勞動管教工作一直延續到21世紀。胡德光在沙坪一直待到1992年退休。他說:“他們(管教干部)都說,勞教有期限,我們沒期限——一輩子都干這個事情。我還不是這么覺得,我覺得還是(要)把他們挽救回來。”

“挽救回來”——我在沙坪茶場一篇紀念改革開放30年的文章中看到,“30年來……成功教育挽救了5.2萬多名勞教人員,形成了極具時代特征和鮮明特色的管理教育模式”。

胡德光跟我提起,調去沙坪以前,他每天晚上都要參與成都市五人勞教小組的“勞教審批”,決定“右派”、“小勞教”們的命運——不過那時候他“只能提意見,沒有決定權”。

“你會同情右派么?”我問。

他笑道:“我們是執行任務,也沒有同情不同情。政治上他(右派)有錯誤,有言論嘛,沒有右派言論咋打成右派呢?”

紀錄片《大堡小勞教》的導演謝貽卉圖/曹中文

直到我臨走的時候,胡德光才跟我坦承,他其實也覺得不對頭,“人家提點意見,硬給人家打成右派了。”只是,在那個荒唐的年代,“每個月都在搞‘(政治)運動’,真話哪個敢說?想都不敢想。”

兩個小時后,我從胡德光家出來,老警察谷保中竟在樓下等我。他用那只顫抖的左手緊拉著我,一定要把我帶到家里訴說他的冤情。

谷說,1957年他從單位去公安學校進修,因為在“大鳴大放”運動中得罪了班主任,被對方在檔案中塞進一份“黑材料”。從此,他的升遷取消,調到峨邊,此后人生又幾次因為這份材料遭遇不公。

“右派有平反,我沒有。”45年后,谷保中已說不清那份材料究竟寫著什么。他那只冰冷的手攥著我的手,顫抖著不肯放開,我才開始明白,那個年代,即使藏在檔案中的只是張白紙,也足以讓他心驚膽戰——無論他是警察,還是囚犯。

痕跡

1961年,幸存者被轉移,崩潰的作業區被廢棄,場長被判15年。

小勞教們的故事卻未終結。李世元幫干部上山砍柴,錯過第一批“清放”,此后“四清”、“文革”的沖擊,更讓他無法逃脫深山。活著的人都說“勞改有期,勞教無期”。

公安廳調查組來到沙坪時,李世元被叫去宋家山(另一個作業區,主要集中成年右派),為埋葬死人的土堆胡亂插上名牌。后來當地人在那里種南瓜,南瓜長得又大又實,人們便叫這里“南瓜山”。

大堡作業區5個中隊的墓地,野草茂密。50年過去,當年小勞教們種下的茶樹野蠻生長,救命充饑的蕨菜成了出口外銷的好東西。

命運的錯愕在這座小縣城隨處可見。出發前,李世元帶我去見一位朋友。他在縣城擺了個小攤,賣收音機和山寨蘋果產品。當年他正是因“投機倒把”被送來勞教的。

最后一站到達重慶,顏嘉森有些猶豫——《大堡小勞教》放到網上,同樣經歷動蕩年代的妻子,不再愿意讓他接受采訪。不過他還是背著妻子偷偷把我領到家里,“不想讓這段歷史消失”。謝貽卉曾在手記里寫道:“我不止一次被這個群體直面過去的誠實和勇氣打動。我為自己沒能力給予他們更多幫助而慚愧。這個國家,虧欠他們。”

直到“文革”調到成都,顏嘉森才明白,勞教往事給他的,不只是死里逃生:作為曾經的勞教人員,他發現自己其實并無無選舉權。

還沒來得及翻案,另一場政治風波就席卷而來。北京紅衛兵來到四川,打出 “炮轟西南局,火燒省市委”標語。顏嘉森被關在工廠里,他工作兢兢業業,仍被罵“勞改犯”。

大堡死里逃生教會小勞教們生存法則。顏嘉森避免卷入運動,挨打絕不還嘴。那次浩劫沖擊下,連曾為毛澤東堅定追隨者的李井泉,也被視為領袖的敵人,“打倒”。

70年代,顏嘉森回到重慶,他找到當年負責他案件的民警,拉著對方領子說,“我死了,現在活過來,閻王都不要。”對方只能說,當年政治高壓,沒辦法。直到1979年國家平反冤假錯案,顏嘉森才被平反,拿到那張決定命運的紙條。

重慶其他的小勞教們,也大都在70年代初回到城市。由于身份特殊、缺少文化,他們被當作社會渣子。找不到單位接收,就去做最低賤的“力工”(苦力)。1980年代,他們中的一些人做起了生意。

李久弟在歷經新中國幾乎所有政治運動后,回到溫江干起個體,成了溫江首批買上摩托車的人。后來幾次重回大堡祭奠歲月。

2006年,沙坪勞教農場(已更名為沙坪茶場)搬去眉山,變成戒毒所,只給峨邊留下些難以抹去的痕跡。農場撤離后,峨邊縣曾幾次找到農場協商歸還縣里的土地。

對于一輩子留在沙坪的李世元來說,這痕跡是永遠無法摘掉“勞教就業人員”的帽子。作為曾經的“專對象”,他常感到低人一等。沒有職工身份,如今他依然領著比正式工人少六七百塊的退休金。

對于回到重慶生活的陳桐均來說,這痕跡是領了十幾年幾百塊錢的低保。兩年前,他這樣下崗失業的小勞教們才發現,自己到了退休年齡仍然沒有社保。他們不得不選擇上訪,又請林憲君給時任重慶市委領導寫了幾封信,才解決了問題。

如今,每月18號,陳桐均會和重慶的小勞教們聚會,談論當年的苦難,懷念已經印象模糊的同伴。

但這些痕跡,注定也將被時間抹去。彝族向導冉拉阿布說,隨著林地承包,山上那些埋葬“小勞教”的土堆將不復存在。

回到重慶的“右派”林憲君從省團校副教授位置上退休。耄耋之年,他喜歡去廣場上跳舞,一把年紀,仍步履輕盈。幾年前,這座城市的廣場上突然又唱起“紅歌”——歌唱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林憲君有時候也會加入,但其中一些曲目他會拒絕。

伙伴們不知所措,“那你說唱什么?”

“ 《團結就是力量》!”

曾伯炎(中)與大堡的“小勞教”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选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页|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无码有码中文字幕|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 第一页|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第九页|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www.91在线播放|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综合亚洲网|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精品少妇三级亚洲|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自视频|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日本在线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国产爽妇精品| 久久特级毛片|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啪在线| 国产第一页亚洲|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亚洲a免费|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青涩在线|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久久福利网|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高清|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欧美日本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中文无码伦av中文字幕| 国产黑丝一区| 日韩天堂网| 日韩第九页| 亚洲色图另类| 色香蕉影院| 久久国产av麻豆| 在线观看亚洲天堂|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午夜爽爽视频| 国产91麻豆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538国产视频| 99久视频| 在线毛片网站|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伊人成人在线| www.youjizz.com久久|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97狠狠操|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