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座海拔1500米的小城寂靜在越南的崇山峻嶺之中,湖光山色所包圍的法式風情更激蕩了大自然賜予的藍天和鮮花。歷史上的大叻,1893年被法國探險家Alexandre Yersin發現,此后陸續到來了一批法國著名建筑師,日漸醞釀出這座東方城市特有的歐式風格。千余棟旅館、別墅、行宮和私人庭院組成了這里蔚為壯觀的歐式別墅群。顯而易見的是,這座城多么適合讓人漫無目地瞎逛亂竄呵!它的規模不大不小,山坡不疾不徐,在黃昏的風里溫柔又清爽。
大叻的名字Dalat源自拉丁文縮寫,意為“將喜悅與清新施與他人”。它更出名的稱號是 Le Petit Paris,法語意為“小巴黎”。除了法式建筑風情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路邊的鐵塔。它不及巴黎鐵塔高大,也不曾擁有巴黎鐵塔夜的璀璨,更沒有塔下眾多小販的大呼小叫和橫沖直撞。與優雅大氣的巴黎鐵塔比起來,大叻的鐵塔自有一份小家碧玉的撩人風情。
一大早從城市邊緣的旅館出發,隨山坡往下走,米線店差不多到了開門的光景。人們迷蒙著眼,把白菜撕成小塊,扔在飄著油花和牛肉片豬肉片的湯米線里,再加上一大盤洋蔥和豆芽,最后用食指和拇指捏起一片檸檬,往湯里擠出幾滴最新鮮不過的檸檬汁。
依坡而建的歐式別墅形態顏色各異,恍惚間會有置身歐洲小鎮的感覺。只是,隨處可見的電線就在頭頂穿梭,政府張貼的背景為胡志明的宣傳畫意識形態濃烈。
連綿不絕的摩托車從身邊飛馳而過,車上一般會坐兩至三人,飛馳產生的巨大氣流把他們的衣服高高鼓起,像翅膀一樣,路邊的我們便看著他們燕子般奔赴日復一日的生活。
城里最特別的房子是屬于Dang Viet Nga的 Crazy House,傳說這位美麗又傳奇的女性是前越南共和國總統的女兒,在蘇聯取得建筑學博士學位后,返回越南在大叻買下一棟法式別墅,并把它改造成了今天的樣子——長頸鹿脖子樓梯、樹洞般的房間、狗熊和老虎守衛在門前、蟒蛇盤錯的藤條連接著的古堡似的餐廳。今天,這座童話之屋早已遠遠超過了它居家住客的最初功能,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努力攀爬著狹窄的階梯,冀望有一刻能回到童年。它仍對游客開放住宿,如果你真愿意花上好幾倍的價錢,住在像蜘蛛網結出的房間里,并被一大早來訪的游客參觀的話。
而小城最美的房子,當然屬于教堂。受殖民影響,教堂在大叻多到幾乎記不住名字。建于1931年的天主教堂是大叻最出名的教堂。園子里有一處雕塑,頭朝花冠的圣女與信徒兩兩對望,綠樹鮮花中鳥鳴盈耳,心由此獲得片刻的恬靜。
大叻整座城基本是環繞著春香湖的一個圓,圓的終點是歷史久遠的火車站。古老的木軌連接著小城的遠方,同樣古老的火車前,越南新娘們隨風揚起頭上的婚紗定格了小城的喜悅。
1.從胡志明市搭乘城際公交可到達大叻,車程約6小時。The Sinh Tourist 等公交公司每天都有數個班次前往。
2.大叻早晚溫差較大,外出記得帶外套。
3.大叻美食眾多,沿街隨處可見越南米粉攤位,小火鍋也值得一試。街邊有許多小車售賣改良過的法棍,夾奶酪、腌肉和菜,搭配滴漏咖啡就是一餐。城中心有個老市場,海鮮、水果及各種小吃都能在那兒找到,晚上尤為熱鬧。老市場內有一家銷售農產品的商店,大叻出產的果醬、紅酒、肉干均品質上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