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長沙中院執行了一樁死刑。曾成杰案的主要材料已經呈現在網上。這客觀上使它成為一個公開程度最高的案例。但是,長沙中院以及它的上級法院,或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許是很不在乎,依然按照案件最初發動的軌跡走下去,甚至到了最近幾個月,加快了處死曾成杰的步伐。
按照現行法律,“民間集資”是非法的,“集資詐騙”可以處死。但集資不等于詐騙?,F在公開的材料表明,曾成杰“集資詐騙案”,先有政府鼓勵和官員參與,集資合約有公證機關認可。也就是說,“案發”時政府和官員不僅是知情者,而且是參與者。后來,政府認定它是犯罪行為,又是官員坐在拍賣臺上作主,在法庭審判前,就把曾成杰公司財產“拍賣”給了政府的公司。律師指出,它甚至沒有資產評估,此后的兩級法院庭審中,都沒有出示評估報告……據此,當地政府和某些官員既涉嫌非法行政,也成了刑案的涉案者。理當受到追究。就這樣,曾成杰被定為犯“集資詐騙罪”,判處死刑。而相關官員卻安然無事。
到執行前,曾成杰死刑復核已經在最高院擱了一年多。人們普遍猜測或將不會被核準。因為新任最高法院院長出身法律專業,不會留下漏洞百出的案子。核準曾成杰死刑勢必遭致強烈負面評價。正面的例子有吳英死刑被最高院阻止,并由此獲得好評。更重要的是,律師還正在向最高院遞交有利于曾成杰的新證據。就在此時,死刑被核準。
除了以上案情,曾成杰案特別令人震驚的,是死刑的核準和執行環節。根據長沙中院的說法,最高院的死刑核準日期是6月14日。那么,從核準到7月12日執行,中間有將近一個月,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就在6月14日死刑核準下達當天,最高院死刑復核庭法官還接見了曾成杰的女兒,向后者表達的是獨立判案,人死不能復生,一定會審慎云云。真是高深莫測。
直到7月12日長沙中院執行曾成杰死刑后,其家人都沒有得到通知。這是網絡憤慨的引發點。長沙中院的答復則成了對憤慨的火上澆油。它說,在對曾成杰“驗明正身時”,曾成杰并沒有提出此要求!又說,“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對犯人執行死刑時,犯人必須跟親人見面?!逼婀值氖?,長沙中院的微博上,還掛出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二十三條,這一條款恰恰要求法院“應當”通知家屬。

7月14日,還是星期天,湖南高院急了,出面為下級法院說話,稱沒有曾成杰近親屬的“聯系方式”。這就更離譜了。法院找不到將要處死的犯人親屬的“聯系方式”,還不知道聯系其律師!與此同時,最高人民法院機關報《人民法院報》,周末則連續發出多條微博,從“民憤”角度申述死刑的合法性,仿佛罪不由法定,而是由民憤定似的。
“硬靠上去”的詐騙,嚴重的程序違法,“秘密”的處決方式,極度的冷血表態,違背法律的辯護,一個錯誤連著另一個錯誤。這就是三級法院呈現給我們的曾成杰案。他們將如何給家屬進一步的交待,如何最后說服公眾,實在是令人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