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民族主義思潮的興起,日元下挫,5月9日,美元對日元匯率突破1比100大關。時隔4年之后重新回到100日元兌1美元以下。
1:100,具有極強的象征意義。
這是7國同意的結果,5月10日這一天,正值G7國家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召開。日本外相表示,其他國家未對日本政府持批評態度。各國在經濟弱復蘇、取得平衡的狀態下,對日本干預貨幣導致日元貶值眼開眼閉,這是日本經濟沉淪30年后,西方各國尤其是美國與德國對日本的一次放生行動。
今年4月,日本央行宣布在兩年內將基礎貨幣量擴大一倍,以實現2%的通脹目標,幫助日本經濟走出“通貨緊縮”泥潭。無論是日本央行的紙幣印刷,還是歐美各國的綏靖政策,并不能幫助日本走出困境。否則,日本經濟早就借由巨債走出困境。
現在的安倍像當年的小泉一樣,受到日本國內企業與投資市場人士的歡迎。日經225指數創下近5年來的新高,最近6個月日經指數累計漲逾60%,其中外國投資者在日本股市砸入8萬億日元;從去年11月至今,日元對美元匯率的貶值幅度已經接近30%。
市場信號如此明確,全球對沖基金再次迎來盛宴,全球對沖基金行業分析信息機構Hedge Fund Research(HFR)估計,有近370家對沖基金機構主要投資于日本市場,包括股票、債券和貨幣交易。現在,交易員們每賺一筆錢,都會說一聲“感謝安倍”,他們應該換個說法:感謝紙幣。無限寬松的貨幣可以推高資本與貨幣市場,不僅日本,美國的主要指數也連創新高。
日本股市上升,豐田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大企業功不可沒。但僅有豐田是不夠的,日本疲弱的經濟與既利的利益格局,必須進行根本性改革。
日元貶值,進一步增加中國外圍的嚴峻形勢。
首先,日本政壇傾向于加入美國提倡的自由貿易圈。日本鷹派首相安倍晉三承諾參與《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而非中國提倡的中日韓自貿區,是巨大的變化。
TPP提議甫出,曾讓日本國內陷入激烈紛爭,從國會、政界、行業到學者,觀點截然對立。2011年10月,政治勢力強大的日本農協就向參眾兩院提交議案,反對加入TPP,簽名支持的國會議員多達356名,其中201名自民黨眾參議員中166人署名,408名民主黨眾參議員中124人署名。日本內閣府測算顯示TPP將使日本10年內GDP增加2.4到3.2萬億日元,而農林水產省認為將損失約11.6萬億日元,且將導致約340萬人失業;經產省則認為,日本若不參加TPP,韓國一旦同美、中或歐盟簽署FTA協議,日本GDP將損失10.5萬億,失業人口增加81.2萬。
安倍力主TPP,日美經濟進一步密切,可能是美國默許日元貶值的根本原因。
其次,截至2011年底,中國官方儲備中持有的2300億美元的日本國債,占我國全部外匯儲備的7%。中國與日韓等國形成貿易鏈條,技術上受制于人,低端制造業升級到中端制造業,離不開暢通的技術與資源進口。僅就貨幣而論,我國面臨的外部環境極差,由于應對失據,還會進一步惡化。
第三,美元歐元的匯率處于有進有退的和諧區間;美國最近允許日元大幅貶值,韓元一直保持自己的策略巋然不動,與美元之間保持大幅上升態勢的,只有人民幣。這還是在資本項目沒有完全放開的情況下,一旦徹底放開,資金大進大出,情況可想而知。
近期,人民幣對日元匯率創15年來新高,美元兌日元匯率飆升,兌人民幣價格卻跌至9年來新低,這使中國低端出口環境惡化,而高端技術進口又受到封鎖。
匯率情況可以反映出,中國面臨的全球經濟環境十分糟糕,此時,只有沉著應對,有分有合,才能維持基本的生存環境。民粹,或者反市場的大叫大嚷,不會讓我們的生存環境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