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服務貿易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貿易地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且其重要性日漸突出。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服務貿易取得了一定進步,但發展的同時也隱藏著一些問題。本文首先進行簡單的現狀概述,再進一步利用TC指標對服務貿易的競爭力進行分析,接著歸納總結其影響因素,最后提出相關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服務貿易 國際競爭力 影響因素 對策
一、我國服務貿易現狀分析
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化和國際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也日益顯著。
首先,我國的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從2000年的660億美元增長到2011年的4191億美元,占全球服務貿易的比重從2.2%提高到5.2%,而服務貿易出口的世界排名也由第5位上升到了第4位。服務貿易增長率一直處于領先的增長趨勢,不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其次,從結構上看,商務部2000-2011年出口統計資料顯示,旅游、運輸、其他商業服務一直是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的三大主要部門。其中旅游服務出口一直居首位,2011年達到26.6%,運輸服務后來居上,2006年一躍成為服務貿易出口的第二大部門,2011年這一比重達19.5%。與此同時,咨詢業也呈現出了較快的增長態勢,2011年咨詢服務占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例為15.6%。從進口方面來看,運輸、旅游、其他商業服務進口占比表現為先升后降的趨勢,旅游業從2000年的36.6%降至2011年的30.6%,仍然是第一大服務進口部門,其他商業服務所占比重在7.7%-17.1%之間浮動。此外,保險、咨詢、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進口呈現了增長趨勢,2011年所占比重分別達8.3%、7.8%、6.2%。
總的來說,我國服務貿易現狀不容樂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服務貿易雖然取得了迅速發展,但是整體發展水平不高,與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不相適應,其進出口總量不高,結構不盡合理,有待完善。
二、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TC分析
貿易競爭力指數TC(Trade Competitiveness),這一指標用一國某一產業或產品的進出口差額與其進出口貿易總額相比,用來表示該產業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常用測度指標,即TC指數=(出口額-進口額)/(出口額+進口額)。該指標均在-1到1之間,如果TC>0,表明競爭力越強;如果TC=0,表示其競爭力接近于平均水平;該指數小于0,表示競爭力越弱;其值若為-1或1,則表明該產業只有進口或只有出口。
統計資料顯示,2000-2011年我國服務貿易出口額和進口額都在逐漸遞增,進口額增速較快,2011年出口額達到1821億美元,進口額達到2370億美元。2000年到2008年貿易競爭力指數從-0.0879上升到-0.03hVx+FLU1HXIIZxykmSupjA==81,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貿易出口總額由1464億美元下降到1286億美元,下降了178億美元,而進口額變化不大,貿易競爭力指數為-0.1032。但受歐債危機、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的影響,2011年這個指數值有所上升。不過,總的來說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正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另外,從各部門的TC指數來看,各行業貿易競爭力指數基本都出現過負數(見下表),這表明各行業貿易競爭力指數普遍偏低,其中近幾年貿易競爭力指數為正的主要有旅游業、建筑業、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業、廣告宣傳和其他商業服務。盡管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旅游業的貿易競爭力指數在2009年以后為-0.05,-0.09,-0.20,但從總體趨勢來看其競爭力還是較強,并不影響旅游業作為我國服務業支柱之一的地位;建筑業的競爭力來源于我國充足且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屬于我國的傳統優勢產業;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業之所以能保持TC指數為正,主要得益于國家這方面的壟斷政策。這里特別指出運輸服務業,運輸在我國的服務業中占了較大比重,但其競爭力卻不強,主要是因為遠洋集裝箱運輸等先進運輸方式的盛行對我國的傳統優勢造成了沖擊。
三、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
筆者認為,影響中國服務貿易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服務業發展水平、服務貿易市場開放程度、勞動力素質水平、城市化水平方面。
(一)服務業發展水平
服務業屬于第三產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第三產業發展的影響。服務業作為第三產業的核心,更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基本標志,越是經濟發達的國家,服務業就越發達,其發展是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結果。服務貿易要想在世界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最首要的就是服務業的發展,只有服務業發展到了一定程度,水平有了極大提高,才能開拓服務貿易,所提供的服務產品才能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
(二)服務貿易市場開放程度
市場的開放對經濟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先進技術的交流、資源的優化配置、資本的積聚等方面實現的,服務貿易市場的開放能夠促進各經濟體相互交流各自的服務技術,借鑒外國經驗,淘汰本國落后技術,通過積聚的資本更新機器設備,調整資源的配置。短期來說,雖然市場的開放會加劇競爭力,打擊國內服務提供者的信心,但長期來講,對提高本國服務業發展水平,促進服務產品的出口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三)勞動力素質水平
服務業的性質決定了該行業從其生產到提供服務、完成交易的整個過程,人力資本都貫穿其中。作為商品的提供者,其技能、態度、熟練程度、專業水平都會對顧客的滿意程度起到重要作用,甚至是決定作用。
(四)城市化水平
服務業發展水平直接決定了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而決定國內服務業發展水平的因素之一就是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過程中,其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服務功能的實現需要大量的勞動投入,主要是投入第二、三產業。就業率提高了,勞動分工更加合理,從而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第三產業得以發展,服務產品質量提高,結構更加合理,促進經濟增長,而經濟的增長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從而對服務產品的需求也增加,這反過來又會進一步促進服務業的發展。一般來說,城市化水平越高,往往服務業也越發達。
四、提升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服務產品的附加值
就我國服務業目前的發展而言,旅游業和建筑業是我國的優勢服務產業,運輸業在服務業中所占比重較大,他們都屬于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科技含量低,競爭力較弱,不能與國際市場上發達國家的優勢服務業相競爭。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服務業的產業升級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而我國由于在服務領域起步晚、發展慢,只有跟隨世界的潮流,大力發展新型服務業,加大技術的引進,加大這些行業的技術含量、知識含量,才能立足于世界。由前分析,外資的引進和人力資本對服務貿易的影響是極大的,由此應該努力加強服務產品的資本含量、人才含量,引進新的機械設備,甚至改變人們的一些消費觀念,引導他們的消費。
(二)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開拓服務貿易發展的新領域
近年來,我國生產性服務所占比重不斷增加,金融、保險、咨詢、通信等成為服務業的主流。此外,知識服務業開始大量興起,知識服務業具有高聚集性、高附加值和高成長性的特點,日益成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縱觀如今的服務市場,金融、保險、商貿、電子計算機信息服務、咨詢業等所占份額日益增加,且收益明顯,利潤較高,這些應該成為我國以后努力發展的方向。一方面,利用本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自然資源發展傳統服務業,進一步提高這些傳統優勢產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積極促進新興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積極利用創新思維開發其他新領域,引導消費者的消費。
(三)加大教育科研投入,鼓勵各高校畢業生投身服務業
首先,應該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服務業中,服務人員的素質和技能非常重要,服務產品的消費是在其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服務人員和消費者之間有著一定的接觸,服務人員的態度、技術直接決定了顧客的滿意程度,決定了服務產品的質量,這就對服務人員的素質和技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大教育經費的投入,建立服務貿易人才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為服務業輸送大批有素質有技能的勞動力。其次,要轉變現代高效畢業生的擇業就業觀念,引導他們投入到現代服務業中,加快人力資本量的積累和質的提高。
(四)改革管理體制,獲取政府政策上的支持,加大服務市場的開放力度
目前,我國面臨服務貿易方面法律法規政策不健全、立法層次較低的問題,在很多服務貿易問題上缺乏處理依據,應該對我國國際服務貿易實施宏觀管理,關鍵是要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制定全國服務進出口政策、法規和戰略,政府負責與別國進行雙邊或多邊談判,對服務貿易出口企業進行優惠、補貼,加大服務市場的開放程度。
參考文獻:
[1]王秀卿,張貴英,劉盈含.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分析及提升策略[J].商業時代,2012(22).
[2]李捷,邵文.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研究——基于因素分析視角[J].中國商貿,2012(7).
[3]吳雪蓮,李涵.關于提高我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2(10).
[4]韓文麗,李玲慧.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11(7).
[5]王建偉.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影響因素的協整分析[J].時代經貿,2010(6).
責任編輯: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