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旅游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如何保證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質量已成為影響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因素。目前,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實習中普遍面臨著實習基地單一、實習崗位選擇較少、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等問題。要提高實習效果應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明確學生自我定位和完善實習管理制度。
關鍵詞:旅游管理 專業實習 高等院校
一、高等院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實習的重要性
為了培養適應旅游業發展所需的各類人才,我國已形成了完善的旅游教育體系。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側重于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并存的應用型高素質旅游管理人才。這不僅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因此,旅游管理本科專業的實踐教學應該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而不僅僅是滿足驗證理論教學的成果。通過實習可以讓學生理論聯系實踐,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習也可以讓學生積累實踐知識,培養學生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將來踏入社會打下良好基礎。對學校而言,還可以通過實習歸納出教學環節中的缺陷與不足,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對實習單位而言,利用實習生資源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充實企業人力資源庫,所以,科學規范的實習對學生、學校、實習單位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存在的問題
(一)實習基地單一
由于旅游企業中旅游景區、旅游局、旅行社等企業能提供的實習崗位太少,學生之間的選擇不好協調,且學生過于分散導致學校管理困難,所以目前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實習一般都以酒店實習為主。酒店實習是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實現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和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但實習單位僅限于酒店就顯得過于單一,也忽略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部分學生可能未想過將來的工作方向是往酒店方面發展。
(二)實習崗位選擇較少
學校在實習生的崗位設置方面希望實習酒店提供比較全面的實習崗位,使實習生盡可能多地了解酒店的管理模式和運營狀況。大部分學生也青睞于酒店前廳部、銷售部、人力資源管理部。面對學校和實習生實際需求,酒店卻無法提供有利的實習條件。在校企合作中,學校不可避免地處于弱勢地位,難以要求實習企業按照學校的培養目標、學生的需求與期望安排實習。因此,目前絕大多數旅游單位給學生提供的實習崗位都是工作量大、技術含量低、流動性大、留人率低的一線崗位,學生對于實習崗位選擇較少。
(三)認知偏差
長期以來形成的天之驕子的思想,以及社會、家庭的各種影響,使部分大學生很難接觸酒店一線工作的事實,沒有意識到基層崗位的重要性,也沒把實習納入自身的職業規劃,經常抱怨實習時間長、內容單調,對基層崗位的理解和適應能力不強。另外,從安逸的學習環境到艱苦的工作環境使學生有很大的心理變化,開始學生普遍產生一定的新鮮感和緊張感,等到工作流程逐步熟悉以后,實習生們會感覺酒店服務工作是一種機械的、枯燥乏味的,高強度的體力勞動,這時會產生巨大的”落差感”,從而會降低工作熱情。部分學生還會認為實習期短,酒店的經營效益與自身收益無太大關系,出現懈怠與推脫,不全身心投入工作,甚至對酒店行業產生認知偏差。
(四)師資力量相對薄弱
旅游管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目前高等院校所配備的專業教學設備明顯不足,使得本該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課程無法提供相應的操作環境,學生到了實際工作崗位實習時眼高手低,無法下手,也致使實習單位對本科學生產生消極看法。另外,許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老師非“雙師”型,缺乏旅游業實踐經驗,理論教學與實踐的脫節往往會不同程度的打擊實習生的積極性。此外,高等院校對實習生指定帶隊老師,帶隊老師兼顧實習指導。由于實習地點分散、距離相隔較遠,教師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困難,對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是應急指導。
三、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提高實習效果的途徑
(一)實習基地建設方面
首先,高等院校應有計劃地擴大實習基地的選擇范圍,不要僅限于酒店??梢栽诼眯猩?、旅游景區建立實習點。針對這些單位所需人員不多的問題,可以挑選一個旅游業發達地區,選擇多家單位,組成區域實習空間。實習生分布在各個點,但又集中于一個區,指派專門老師集中管理。其次,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實習不是一項短期行為,實習基地選擇的意義不言而喻。在選擇實習基地時要做好充分的考察,一是看實習基地相應的設備設施、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企業文化是否與高等院校相匹配;二是看實習基地客源是否充足穩定,能否保證學生實習時間;三是看實習基地是否愿意支付合理的費用及相應合理的福利;最后是要對實習基地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是否安全進行全面考察??傊?,在建設實習基地時,要充分考察各個環節,保證實習質量。
(二)學校教育教學方面
目前,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教育重理論、輕實踐,在旅游實踐知識不斷更新變化的背景下,學生僅靠書本知識已無法應對旅游業發展的需要。以能力為中心的教學計劃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前提和保證。這要求高等院校明確旅游市場人才需求,合理選擇自己的市場定位,制定針對性的培養目標。其次,高等院校要進一步培養雙師型教師,以緩解當前許多旅游管理專業教師缺乏旅游實踐經驗,僅依靠教材教學的狀況。一方面,學校應安排專業老師到相關旅游企業培訓鍛煉交流。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聘請酒店職業經理人來校開展授課或講座。最后,學校要抓好實驗課教學工作。如客房管理、餐飲管理、導游實務等課程安排足夠的實訓,為學生盡可能提供校內實踐操作的機會。
(三)學生自我定位方面
旅游管理專業的大學生要調整心態,實習前做好角色轉變,同時要做好面對挫折、迎接挑戰的心理準備。端正態度,積極面對實習,不管處于何種崗位,要把實習當作學習、磨練和自我發展的機會。實習生在新的工作環境和崗位上,可以從實習單位提供的培訓以及領導、同事的諸多指導中積累豐富的實踐知識和經驗,學到許多在學校未曾接觸的知識,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在工作中,通過對行業實際人才需求的了解,及時調整今后的職業目標。一方面努力學習與時俱進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改變不切實際過于理想化的想法,注重實踐磨礪,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傊?,要調整心態,在實習中做好角色轉變,盡快拉近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更好更早地融入到實習中去。
(四)實習管理制度方面
學生與實習單位之間、學生與學校之間、實習單位與學校之間以及與帶隊老師之間都要保持經常性的聯系與溝通,及時傳遞有關實習的各種信息。學校應傾聽實習單位的建議和學生的合理要求,做出有利于實習工作的決定,要在實習指導中分工明確、協作有力,不斷完善實習管理制度。學校的學生實習效果評價系統應與酒店人力資源績效評估系統保持一致。學校還應建立健全實習檔案,保存實習生的實習報告、評定實習生總體表現情況等。
參考文獻:
[1]吳云超,馮鐘民.旅游管理專業本科生就業供需分析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05).
[2]冀東怡.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酒店實習創新模式的實踐與探討[J].廣西大學學報,2008(09).
責任編輯:楊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