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蒙古上市公司發展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經濟的不斷完善,上市公司的角色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地方經濟中貢獻巨大。內蒙古自1994年5月20日第一家上市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至今已有近20年的歷史。上市公司對于緩解內蒙古資金困難,加快內蒙古經濟結構的合理調整和優化組合,帶動內蒙古經濟持續、快速和健康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時,內蒙古上市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限制了內蒙古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中國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總數達2342家,中東部地區上市公司占80%之多;而西部地區上市公司占比不足20%。其中,青海、內蒙古、西藏、寧夏、甘肅、貴州等西部省份在各省上市公司數量排名中靠后。由此看出,內蒙古上市公司發行步伐相對于全國很緩慢。
表1 內蒙古上市公司與國內上市規模對比表
資料來源:《內蒙古統計年鑒2011》。
由表1可知,2012年底全國境內上市公司已達2494家,而內蒙古僅有25家,占國內上市公司總數的0.1%,在西部各省區排名較后,遠遠落后全國發達城市。內蒙古上市公司的總資產為2305.60億元,僅占國內上市公司總資產的0.24%;凈資產為137.71億元,占國內上市公司凈資產的0.92%。以上分析可知,內蒙古上市公司在數量上、發行規模上遠遠落后于國內上市公司。
(一)內蒙古上市公司行業分布
內蒙古上市公司的產業分布十分狹窄,全區25家上市公司大部分集中在資源和制造業上。(見表2)
表2 內蒙古上市公司產業分布表 (單位:家)
數據來源:中國證券網。
內蒙古地區能源富集、優勢突出,擁有煤炭、電力、石油、天然氣、稀土等重要資源,能源礦產品種齊全,資源儲備豐富。內蒙古在境內上市的25家上市公司產業主要分布在煤炭開采、有色金屬、鋼鐵、電力、生物制藥等領域,如上市公司鄂爾多斯主營業務涉及煤炭、電石、多晶硅、硅鐵、硅錳等多個領域,與能源基地建設和發展資源深加工、戰略性新興產業密切相關。內蒙古君正以原煤和原鹽資源為基礎,以PVC生產為核心,綜合利用廢氣廢渣,形成了國內較為完整的“煤-電-氯堿化工”和“煤-電-特色冶金”一體化的循環經濟產業鏈。但在上市公司快速發展中,我們要認識到,資源不能作為企業持續不斷的競爭力,而要以科技作為企業生存的法寶。
(二)內蒙古上市公司地區分布
從地區分布來看,內蒙古地區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金三角地區。這三個地區的上市公司占內蒙古上市公司總數的68%,而呼倫貝爾市、巴彥淖爾市、錫林郭勒盟、興安盟4個盟市到2012年12月31日為止尚沒有一家上市公司。這是地區經濟發展的結果。因為,呼和浩特、包頭以及鄂爾多斯三地經濟發展比較快、經濟和文化比較發達、資源相對較豐富。上市公司快速發展可以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同時,上市公司的發展也是地區經濟發展的結果,但是內蒙古上市公司與發達地區上市公司的發展仍存在很大差距,必須不斷提高上市公司自身的發展,更好地促進地區經濟的增長。
表3 內蒙古上市公司地區分布表 (單位:家)
數據來源:同花順網站。
二、內蒙古上市公司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區域分布過于集中
內蒙古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呼包鄂地區,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位于內蒙古中部,區位優越,資源豐富,人口相對密集,是國內首屈一指的資源富集區。鄂爾多斯市80%的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其煤炭儲量大、埋藏淺、易開采、品種全、質量好,素以“三高一低”即低硫、低磷、低灰分和高發熱量而著稱。鄂爾多斯的天然氣資源豐富,2000年發現的蘇里格氣田,面積大,儲量多,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和開發前景。包頭的礦產資源具有種類多、儲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于開采的特點,尤以金屬礦產得天獨厚,其中,稀土儲量占全國的87%,世界的40%,已發現礦物74種,礦產類型14個。這些為上市公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上市公司的發展也能帶動地區經濟快速發展。但是,這種過分集中的分布對拉動經濟的作用比較單一,將制約著內蒙古經濟的全面發展。
(二)產業分布十分狹窄
內蒙古上市公司產業分布十分狹窄,這也是阻礙內蒙古經濟發展的一個因素。內蒙古也存在地區差距,與呼和浩特、包頭和鄂爾多斯等地相比較,通遼、赤峰、興安盟及錫林郭勒等地區的經濟就較為落后。內蒙古的優勢資源主要集中在這些發達地區,如能源、冶金、化工、電力、農畜產品等,依托資源的發展雖然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由于自然資源會逐步減少,企業的發展會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而高科技、旅游等產業還沒有上市公司。這種分布使得第二產業快速發展,第三產業發展緩慢,導致自治區經濟的不均衡發展。
(三)股權結構不合理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不存在一個真正完善的資本市場。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直接影響著公司的行為和價值,也影響投資者的利益和決策。內蒙古的上市公司具有4個明顯的特點:首先是非流通股過于集中,其次是流通股所占比重較低,然后是很少的流通也較為分散,最后就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非自然人。這些導致國家干預企業的成分過多,使企業政治化,其結果就是企業與政府角色模糊,政府職能錯位使用,或出現內部人士控制,使一些小股東的權益無法實現最大化。這樣就使得權力過于集中,結果一些普通的股東無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對企業的監督力度不夠,嚴重損害了上市公司的利益。
三、改進內蒙古上市公司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內蒙古上市公司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與內蒙古金融生態環境較差有關。內蒙古在地區經濟發展中,一些地方政府雖然重視招商引資, 但沒有意識到通過證券市場來募集資金。以證券化為載體的融資方式融資成本低,實施難度小,而內蒙古在發展中各類經濟主體金融意識淡薄, 對金融功能的理解和運用僅僅局限于傳統的信貸融資。此外,區內熟悉證券市場運作的專業人員少,部分企業缺乏對證券市場的認識和總體把握。因此,金融生態環境的建設必須重視上市公司的發展,政府要做好支持工作,積極組織各個部門舉辦正規的培訓和人才交流會,促進上市公司金融環境的發展,并積極發現這方面的專業人才。
(二)完善企業制度,提升企業素質
企業上市是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提升企業整體素質的重要手段, 但這不是上市公司長期生存發展的方法。想要做強做大上市公司,首先,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決策,根據環境和自身情況,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加強改革內部管理機制,降低成本和效率,促進質量效益穩步提高。其次,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特別是優化公司的股權結構,真正解決國有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問題。最后,完善公司管理層人員的建設,一個公司董事會的好壞決定著這個公司未來的走向和發展。
(三)集中資源優勢,加大技術開發的投資力度
內蒙古上市公司的明顯特點是以資源為基礎,資源優勢十分明顯。因此,上市公司在以資源優勢發展的同時,應提高產品加工深度,提高產品技術含量,而不只是作為原材料的主要供應商。所以,我們應集中內蒙古的優勢資源,提高優勢資源的生產、投資和技術開發,以促進上市公司持續穩步的發展,更好地帶動內蒙古經濟有效、健康、快速的發展。
(四)出臺促進上市公司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支持上市公司做大做強
支持企業做大做強,自治區必須出臺相關政策扶持。要調整企業的融資和再融資市場,調整結構性戰略,給予寬松的條件,鼓勵企業的發展,可以采用資產注入、置換等方式達到“捆綁上市”或“借殼上市”的目的,以促進更多有潛力的公司上市。同時,企業在發展中要把握國家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機遇。政府要鼓勵和支持企業上市,同時加強監管,規范證券中介機構,提高執業質量。
參考文獻:
[1]胡書東.中國經濟現代化透視[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汪莉,祝源.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內江科技,2012(01).
[3]張萌萌,李皓敏.淺談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J].企業技術開發,2011(18).
[4]馮明黎.我國上市公司融資行為與資本結構分析[J].西部金融,2011(06).
[5]范文娟,張心靈.內蒙古上市公司與當地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會計之友,2010 (03).
責任編輯:楊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