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和健康課堂管理兩者巧妙地結合,創建一個有意義的、真正能滿足師生需要的積極課堂環境,才能確保師生做出符合教學目標導向的行為,形成積極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勤奮學習,做出得體行為。
創建具有情緒安全感和支持性的學習環境
要創建積極課堂環境,首先要讓學生有足夠的情緒安全感,使學生有勇氣應對學習的挑戰。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會越來越不愿意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無知或錯誤。有的老師意識到了這種變化,在課堂上承認自己知識的漏洞或教學中的過錯,給學生創建一個充滿安全感的學習環境。
以一年級數學課《位置與順序》為例,本課的核心概念是:在具體的活動中,體驗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培養空間觀念,逐步養成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可是一個學生發現,老師的PPT中“左、右”位置方向寫反了!老師沒有放過這個“課堂生成”,大膽地向學生認錯:“同學們,我們這次能夠找到引發錯誤的問題,應該歸功于張同學的堅持,讓我們對他表示誠摯的謝意。同時這件事也讓老師認識到自己在備課過程中出現的疏忽,今后我一定要更認真仔細地備課,讓你們再也找不到老師的錯誤了。”全班響起了掌聲。
承認自己的未知并非難堪的事,事實上,這本身也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如果教師可以輕松自如地khcaP8BeQRU0fWJ6ZbbJEA==承認自己的未知鄰域或教學過錯,不但有助于教師的成長,也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認知。
建立師生相互接納的學習場所
以一年級英語課為例,老師在講授Food and drink一課的句型What do you like的運用時,設計了學生去快餐店點餐的情境,當學生在教師的提問下答出自己喜歡的食物和飲料從而得到了相應的食物教具時,學生的原有生活經驗、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這時,老師趁熱打鐵,帶學生去了另一家不同特色的快餐店,但是這個快餐店需要口令才能進入,學生的“內需”被極大地調動了起來。老師順勢引出了本節課的問句What do you like?這時,快餐店的大門打開了,并從里面飛出來5種不同食物。
把課堂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才會使課堂充滿趣味,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老師對學生的“文化”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可能把課程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
滿足學生的歸屬需要
歸屬感是一個強大的動力因素,而接納是最有效的激發方式之一,它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尊心、適應能力及其他健康品質。因此,教師應努力通過恰當的行動和語言幫助每一位學生建立一種被接納和有歸屬的感覺;要仔細傾聽學生的話,運用簡單的手勢傳達對學生的認同、接納和關心的信息;要經常組織一些使學生相互接納的活動,營造學生之間相互關心和幫助的積極氛圍。
以一年級品德與生活課《多彩的秋天》為例,授課前老師結合“十一”長假,給學生們設計了一次充滿游戲化情境的實踐活動——“做秋天的小使者”,讓學生們利用假期在蔬菜、水果中找秋天,把找到的秋天帶到課堂上來,并給學生提出了要求:發言要能吸引所有的人,要能說出所找的蔬菜、水果最能代表秋天的原因。
在學生們盼望了七天的課堂上,老師以一名魔術師的身份帶學生們走入《收獲的秋天》一課。學生們跟著神奇的魔法棒來到果園、菜園、莊稼地,在“魔法師”的引導下“小使者”介紹自己的發現,這種生活化、活動化的課堂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游戲、比賽、小組配合等體驗活動中,學生們輕松獲得了知識、生活經驗,拉近了他們與自然、與社會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