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美國著名雜技表演家庭“空中飛人瓦倫達”(Flying Wallendas)的第七代成員、現(xiàn)年34歲的尼克·瓦倫達(Nik Wallenda)在科羅拉多大峽谷成功挑戰(zhàn)1500英尺(約457米)高空繩索行走,且過程中無任何保護措施。用時22分54秒。
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對瓦倫達這次生命冒險進行了全程直播,超過1300萬美國觀眾被牢牢吸引在電視機前。搏命冒險換來超高收視率,必然會有更多電視人競相模仿這種吸引眼球的方式。
然而尼克的成功并不能抹去那些失去生命的特技演員為電視蒙上的陰影。其中就包括瓦倫達家族久負盛名的卡爾·瓦倫達,即尼克的祖父。1978年,73歲的卡爾·瓦倫達試圖在波多黎各圣胡安高康達廣場酒店兩座十層高的塔樓間走鋼絲,鋼絲離地37米,因當天風速過大,老人不幸墜落死亡。
電視娛樂節(jié)目中從來不缺少驚人的死亡挑戰(zhàn)。進入數(shù)字時代,隨著人們對緊張興奮的視覺刺激需求的增加,取悅觀眾的壓力驟然提高;電視行業(yè)開始要面對一個重大問題:冒險的底線在哪里?換言之,對于這些要冒生命危險的電視節(jié)目,怎樣的死傷比例才算是可接受的范圍?
或許這聽起來有些冷酷無情又夸大其辭;然而我們始終無法贊成那些單純追求收視率的舉動。洛杉磯一家廣播電視網(wǎng)曾表示擔憂,因為瓦倫達一家大膽的行為和皆大歡喜的結局,又讓這種演出更受追捧。
今年四月,演員沙恩·甘迪(Shain Gandee)與另外兩人意外死亡的消息導致MTV頻道停播了由其主演的真人秀節(jié)目《野外狂歡》(Buckwild)。該真人秀的主題是關于一群生長在西弗吉尼亞州農(nóng)村的年輕人,他們的座右銘是:“無論發(fā)生任何事情,都要聽之任之”。警方事后調查認為甘迪極有可能死于汽車排氣管被泥土堵塞引發(fā)的一氧化碳中毒。雖然意外事件與節(jié)目沒有直接關聯(lián),但也不能排除刻意冒險的可能。
就在幾星期前,全球知名的加拿大馬戲團——太陽劇團(Cirque du Soleil)的高空雜技演員莎拉·古雅-古羅特(Sarah Guyard-Guillot)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表演時從90英尺(約23米)的高空墜落身亡。這是太陽劇團30年來首度在表演中發(fā)生意外死亡事故,這一表演項目自2006年便開始公演,該名舞者也有長達22年的表演經(jīng)驗。如今與太陽劇團這一演出類似的電視挑戰(zhàn)節(jié)目有近20個,這種情況下人們難免要擔心,此類節(jié)目的風險控制能否面對日益嚴峻的挑戰(zhàn)?
BBC頻道剛剛在七月開播一檔名為《鋌而走險》(Dangerman)的新節(jié)目,來自英國的喬納森·古德溫(Jonathan Goodwin)為觀眾表演混合了魔術和雜技在內的各種逃生術,其中包括與毒蛇一起活埋、倒掛在摩天輪下并將繩子點燃、用擲骰子決定憑幾根手指掛在高層建筑邊緣等等冒險行為。
幸運的是《鋌而走險》并非直播節(jié)目,盡管“現(xiàn)場直播”才是這類冒險節(jié)目吸引人氣的不二法門:現(xiàn)場欲罷不能的驚險刺激,結果的不可預測,能最大程度吊起觀眾的好奇,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這類節(jié)目淪為家庭錄像的可能。
NBC新聞主管、負責直播“空中飛人瓦倫達”特別節(jié)目的莎倫·斯科特(Sharon Scott)曾經(jīng)在7月接受采訪時表示:“賭注和恐懼已經(jīng)到了極限,而風險——完全有可能與期望的結果背道而馳。”

盡管如此,出于收視沖動,仍有一系列真人秀節(jié)目將目標對準美國觀眾的神經(jīng)末梢,比如奧地利極限跳傘運動員菲利克斯·鮑姆加特納(Felix Baumgartner)創(chuàng)立的節(jié)目《高空跳躍》(space jump),該節(jié)目同樣在探索頻道播出;比如一些混合了極限運動和軍事訓練內容的現(xiàn)場節(jié)目,制片人們屢出奇招,部分項目的危險程度就連保險公司的承保條款都有些招架不住。
在尼克·瓦倫達高空穿越科羅拉多大峽谷的過程中,他佩戴的貼身麥克風里傳來他每邁出一步時的祈禱:“耶穌,我贊美你。”最終瓦倫達成功征服了大峽谷。那么,電視制片人是否也可以借鑒瓦倫達家族的成功秘訣,向神明祈求幫助,祈禱節(jié)目一切順利,不要因為某個悲催的笨蛋演砸而敗壞他們的名聲?
但是,有一句老話他們應該記住——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