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優酷出品“2013大師微電影上線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大師微電影”其中兩部影片《新年頭老日子》、《一維》在發布會上進行了展映,影片導演吳念真、呂樂以及著名電影編劇蘆葦、《電影藝術》雜志主編吳冠平、影評人張小北出席活動。
“大師微電影”引領行業亞洲頂級大師再度集結
《新年頭老日子》25日登陸優酷、土豆雙平臺,不僅是吳念真闊別電影十余年重拾導筒的回歸之作,同時也標志著優酷出品“大師微電影”2013年再度重磅席卷歸來,開啟大師們帶來的不同凡響的視聽盛宴。“2013大師微電影”依舊延續去年亞洲頂級電影創作大師的規格,力邀來自內地、香港、臺灣和日本的亞洲著名導演呂樂、張婉婷和羅啟銳夫婦、吳念真、黑澤清親歷執導,由金燕玲、林美秀、羅北安等來自四地的實力派演員加盟出演。
“大師微電影”首部上線作品《新年頭老日子》的導演吳念真被譽為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無論是文字還是影像,他始終如一地堅持記錄臺灣本土小人物的故事,為小人物代言,此次執導的微電影《新年頭老日子》同樣聚焦本土小人物的生活。影片刻畫大城市小人物面對的中年危機,不斷在夢想與現實、個人與家庭中尋求平衡的一隅。金馬獎、金鐘獎最佳女配角林美秀及去年臺灣熱播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的演員羅北安傾情出演。
《新年頭老日子》憑借戲劇化的風格、幽默溫馨的臺詞與表演一經上線便受到了網友的熱愛,24小時內播放量破百萬,為“大師微電影”打響了頭炮。據統計,截止目前,《新年頭老日子》播放量近300萬,評論量5000條。網友h a p p y o c t留言道:“羅北安的臺詞和表演比較有劇場感,中年人真實的內心獨白、美秀生活化的碎碎念,這種對撞正和身份設置呼應,最后一分鐘簡直是神來之筆。”而在微博上,該片以另外一種方式爆紅,《新年頭老日子》中,主角老羅跟家人反目后,女兒發微博說“自己家庭快破裂了”,結果三十幾個人點贊。這一小細節,網友深有同感,一夜之間,點贊黨話題進入熱門話題榜引發4萬多人參與討論。
發布會現場放映的“大師微電影”另一部作品《一維》則是由內地著名攝影師、導演呂樂執導。《一維》改編自鹿橋先生的小說集《人子》,以古喻今開放式探討如何分辨人性的善惡。曾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的他是馮小剛、張藝謀導演的御用攝影師,無論是商業片的明快流暢,還是藝術片的文藝細膩,在他的鏡頭下都能游刃有余地貼近主題。在“影像玩家”的執導下,《一維》全片拍攝極具實驗風格,巧妙融合了中國水墨畫神韻以及皮影戲元素。呂樂在現場透露此片雖然時長短,但是后期制作卻耗時2個月之久,“有水的地方還是會復雜一點,因為要動起來。整部片子制作完,有的朋友說是二維,其實我的出發點是一維,一維是宗教對待善惡的觀點,所以起這個名字。”據了解,《一維》的幕后團隊皆為馮小剛導演御用原班人馬。
去年,由顧長衛執導的紀錄微電影《龍頭》,許鞍華執導、吳鎮宇主演的變性題材作品《我的路》;蔡明亮解構禪意人生的《行者》及韓國金泰勇詮釋凄美邂逅的《你何止美麗》組成的“大師微電影”,總播放量2000萬,評論超過6.3萬條,被轉發逾52萬條,超過十周占據優酷電影排行榜首位。上線以來,“大師微電影”以其新穎的內容策劃、高品質的制作水準、國際化專業創作班底在業界得到了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先后獲得包括戛納國際電影節、溫哥華國際電影節、釜山國際電影節等40多個國際電影節青睞。“大師微電影”全面提升了微電影品質、使得微電影擺脫“草根”標簽,引導行業向優質、精品化升級,確立了優酷出品行業絕對領先地位。
《新年頭老日子》、《一維》內地首映好評如潮
《新年頭老日子》、《一維》今天都是首次在內地進行公開展映,受到了著名電影編劇蘆葦、《電影藝術》雜志主編吳冠平、影評人張小北三位電影專家的一致好評及嘉獎。號稱吳念真忠實粉絲的蘆葦評價道:“一聽到說吳念真要來就特別激動,專程從西安坐飛機趕過來,一定要見心中向往、非常崇敬的人。他說:“這兩部片子都極具強烈的個人風格。呂樂拍的《一維》是一個二維空間單色的,其中有一些現代的風格,具有真正古典意義風格的電影,用了黑白兩色的剪紙效果,讓人耳目一新。而且片子意味深長、讓人可以有很多感慨和感想。吳念真的片子從戲劇的角度來說他的功力很深,一個空間一場大戲演完了一個家庭的悲喜劇。” 對于這兩部作品,吳冠平同樣給予了高度評價:“兩部短片非常鮮明了體現了兩位創作者各自的老本行,一個是人間故事,一個是讓人思考的歷史寓言。從創作角度來講,一個嚴肅的短片電影創作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可能更能夠回歸電影本體或者本質,微言大義是這兩部微電影告訴我們最有建設性的意見。”
吳念真與呂樂也分別對對方的影片進行了點評。吳念真說道:“第一次是在香港發布會看的,看完的時候就覺得整部影片細節處理非常細致。影片討論的判斷善惡的問題,我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這個放在現代社會同樣是非常難。”對于講述中年危機的《新年頭老日子》,呂樂表示:“非常喜歡吳導的作品。到了這個年齡,就想到了自己的家庭和周圍朋友的家庭,看到了人對家庭、情感、責任的擔當和最后的困惑。”
兩位大師首次執導微電影呂樂感嘆“很難”
微電影是近幾年來新興的影像形式,吳念真則是首次執導微電影。對于這種新的形式,吳念真表示:“希望是拍一部20-25分鐘的影片,所以要在這個框架內完成。而舞臺劇就完全不一樣了,影像可以有特寫,可以強調某種情感,舞臺劇所需要凝聚的情感更強。”
同樣是首次執導微電影的呂樂感嘆拍攝微電影很難:“微電影、短片,我覺得其實跟長篇差不多費勁。它是一個構思的東西,可能里面的起承轉合少一些。尤其是像看了吳念真老師片子之后就知道,故事怎么發生,沖突起來,孩子參與進來,然后妻子的沖突和他最后吐露心聲,最后抖包袱,我覺得對一個微電影來說是很難,其實跟長篇一樣難。”
因為時長短、門檻低而受到了廣大青年導演的熱衷,越來越多的青年導演選擇以微電影開始自己的導演夢。對于青年導演,兩位導演也表達了自己的期望。吳念真說道:“每個時代拿到的資源、面對的觀眾都不同,但任何創作一定要有感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