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筷子使用超過3個月或誘發肝癌”的微博在網上熱傳。該微博的內容,據稱是來自央視的一則調查報道。央視報道稱,調查發現,普通筷子在使用3~6個月時,本身的顏色會隨著時間和使用的頻率變深或變淺,變色的筷子要趕緊換。超期使用的筷子會滋生各種霉菌,輕者可能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疾病。嚴重發霉的筷子會滋生“黃曲霉素”,可誘發肝癌。
真實情況真是如此嗎?專家表示,筷子使用一段時間后的確最好是更換,但使用超過3個月或誘發肝癌的說法則有點夸張。
超期使用的家用筷子,含水量特別高。因為家用筷子使用頻率高,且長期用水洗滌,很容易成為細菌生長的溫床,如黃色葡萄菌、大腸桿菌等。長期將筷子擺放在櫥柜內,則可能讓筷子變質的幾率提高5倍以上。而筷子顏色發生變化,表示材質本身出現了問題。造成顏色變化的因素通常就是使用過程中食物、洗滌劑及空氣、餐柜內殘留物附著而導致。細菌的長期堆積也是發生顏色變化的主要因素。
筷子只要做到洗干凈、保持干燥,一般來說不會產8b5e0eef8a8a3c1beff7a22160b938e5生黃曲霉素。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不要讓筷子始終處于潮濕的環境中,而應放在通風好的地方,以便盡快晾干。經常曬曬太陽也是一個不錯的殺菌方式。最好每周將筷子放入沸水中煮半小時后,放置在空氣中晾曬干燥再使用,這樣還是能達到很好的消毒作用的。使用時,如果發現筷子表面附著斑點,特別是霉斑,就必須趕緊換掉。
此外,筷子的挑選也大有講究。比較理想的筷子是竹筷子和未染色的木筷子。竹筷是首選,無毒害,還可以選擇本色的木筷。但是,由于材質的原因,竹筷、木筷不容易清洗,會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所以應注意經常煮沸消毒。
除了筷子材質的選擇,在日常生活中,筷子的正確使用和保養也非常重要。
首先,家中有消化道傳染病者,盡量不要混用筷子。因為混用的話,容易造成一些疾病的交叉傳染。筷子最好做到專人專用。
其次,清洗要徹底。許多中國家庭洗筷子都很“豪爽”,整把的筷子放在水龍頭下搓,之后往筷子筒里一插就算洗好了。殊不知,這樣筷子上很容易滋生細菌,危害健康。正確的洗法應該是:用洗潔精仔細搓洗筷子,并用清水沖洗干凈,瀝干水后,再放進筷子筒。而且,筷子筒應該選擇鏤空、底部不積水的,并做到經常清洗、消毒。
最后,盡量半年一換。在不少家庭中,一把筷子使用兩三年是常有的事。但筷子一旦用久了,表面就不再光滑,而且經常搓洗也容易使筷子變粗糙,出現許多細小的凹槽,非常容易殘留細菌。
(摘自《健康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