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以來,銀行間債券市場價格指數先揚后抑,債券發行規模與存量規模穩步擴大,公司信用類債券繼續快速增長,回購交易保持活躍,現券交易下降,銀行間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不斷增強。
中債指數先揚后抑
2013年上半年,中債指數走勢一波三折,總體上表現為先揚后抑。一季度,市場資金面整體相對寬松,1-3月中債綜合指數(凈價)均保持小幅上揚,4月上旬,流動性仍較寬松,中債綜合指數(凈價)快速上揚,中旬受債券市場清查等因素影響,出現一定下行,4月下旬和5月份,在流動性整體仍相對寬松的背景下,保持小幅上漲,進入6月份后,受財政稅款上繳、存款準備金補繳、銀行補充外匯頭寸及外匯占款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市場資金面異常緊張,貨幣市場利率創出歷史新高,帶動債券市場價格快速下行,6月下旬,公開市場資金凈投放緩解了資金面持續緊張的狀況,在貨幣市場資金利率全線回落、市場流動性不斷改善的情況下,債市現回暖跡象,中債綜合指數(凈價)出現反彈。
6月末,中債綜合指數(凈價)收于101.0674,比年初的100.6882上升了0.38%,上半年內,中債綜合指數(凈價)最高點為5月28日的101.7512,最低點為6月24日的100.4578。上半年,中債銀行間債券總指數(凈價)與中債綜合指數(凈價)保持了高度同步性,二者相關系數達到0.9996。6月末中債銀行間債券總指數(凈價)收于116.0279,比年初的115.6286上升了0.35%。此外,6月末中債綜合指數(財富)和中債銀行間總指數(財富)分別收于150.0084和147.9801,分別比年初上漲了2.36%和2.30%。
一級市場特點分析
(一)債券發行量大幅增長
2013年上半年,銀行間債券市場累計發行債券4.09萬億元,同比增長19.76%,增幅較上年高15.94個百分點。其中,公司信用類債券1發行規模為18460.68億元,同比增長39.11%,占到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總規模的45.09%。
表1 2013年上半年銀行間債券市場主要券種發行情況
注:政府支持機構債目前包括匯金公司發行的債券、2013年以來鐵路總公司發行的債券及原鐵道部發行的所有債券,計算同比增長時將2012年上半年的政府支持機構債券和政府支持債券進行了合并(下同);非銀行金融機構債券含證券公司債、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金融租賃公司金融債、汽車金融公司金融債、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債、資產管理公司金融債;集合票據含中小企業區域集優票據。2012年上半年,央票、信貸資產支持證券、資產支持票據、國際機構債券均無發行。
數據來源: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從發行規模的券種分布看,政策性銀行債占比最高,而非銀行金融機構債券增幅最大。2013年上半年,發行額占比居前四位的分別是政策性銀行債、國債、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市場占比分別為23.52%、20.37%、10.46%和10.44%;發行規模同比增幅居前四位的分別是非銀行金融機構債券、非公開債務融資定向工具、政府支持機構債券和超短期融資券,分別同比增長1730.00%、126.01%、100.00%和80.83%。(見表1)
從發行規模的期限分布看,短期品種占比上升,長期品種占比下降。2013年上半年,1年期以下和1-3年期限品種發行占比分別為32.98%和19.39%,與上年相比分別上升6.21和6.49個百分點;3-5年、5-7年、7-10年和10年以上期限品種占比分別為19.27%、17.22%、8.92%和2.22%,與上年相比分別下降2.31、2.19、3.60和4.61個百分點。(見圖1)
圖1 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期限結構
注:期限不含下限,含上限。
數據來源: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請將~改為-)
(二)債券余額穩步擴大
2013年6月末,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余額達到26.61萬億元,同比增長18.76%,增幅比上年高1.84個百分點。其中,公司信用類債券余額為6.65萬億元,同比增長38.65%,占到銀行間債券市場總余額的24.99%。(見表2)
表2 2013年上半年銀行間債券市場主要券種余額
注:非銀行金融機構債券含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和資產管理公司金融債,集合票據含中小企業區域集優票據。
數據來源: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從債券余額的券種分布看,政策性銀行債占比最高,而非銀行金融機構債券增幅最大。2013年上半年,債券余額占比居前四位的分別是政策性銀行債、國債、中期票據和企業債券,市場占比分別為31.56%、28.48%、10.37%和6.72%;債券余額同比增幅居前四位的分別是非銀行金融機構債券、非公開債務融資定向工具、政府支持機構債券和短期融資券,分別同比增長10277.78%、713.55%、264.02%和111.13%。
從債券余額的期限分布看,2013年6月末,各期限債券余額占比與上年末基本持平,3-5年待償期的債券仍為余額最高的品種,市場占比為22.54%。(見圖2)
圖2 銀行間債券市場余額期限結構
(請美編將~改為-)注:統計數據包含中央結算公司全部數據和上海清算所部分數據,上海清算所列入統計的為超短期融資券、短期融資券和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期限不含下限,含上限。
數據來源: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二級市場特點分析
(一)回購交易活躍
2013年上半年,銀行間債券回購市場交易規模繼續增長,質押式回購和買斷式回購共計成交79.53萬億元,同比增長13.29%。其中,質押式回購累計成交76.92萬億元,同比增長13.80%;買斷式回購累計成交2.61萬億元,同比增長0.17%。(見圖3)
圖3 銀行間債券回購市場月交易額與加權利率(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
上半年,銀行間債券回購市場質押式回購利率與買斷式回購利率走勢基本一致,整體利率水平高于2012年。其中,質押式回購日加權平均利率為3.27%,比2012年上升36個基點;買斷式回購日加權平均利率為3.53%,比2012年上升31個基點。
在交易標的券種方面,以政府信用類(國債、地方政府債券、央票)和準政府信用類(政策性銀行債、政府支持機構債券、政府支持債券)為標的券種的質押式回購交易合計占比82.06%,以公司信用類債券為標的券種的質押式回購交易合計占比16.10%;買斷式回購中,以政府信用類和準政府信用類債券為標的券種的交易占比49.98%,以公司信用類債券為標的券種的交易占比49.39%。
在交易期限結構方面,7天以內的質押式回購交易在質押式回購總成交量中占比達到92.88%,比2012年減少0.92個百分點。其中,隔夜品種成交繼續活躍,占比81.49%,比2012年增加0.29個百分點;7天品種成交量占比11.39%,比2012年下降1.21個百分點。
從上半年銀行間債券回購市場的凈融資方向來看,大型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信托類機構分列資金凈融出的前四位,合計占到凈融出總額的99.99%;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聯社、證券公司和農村商業銀行分列資金凈融入的前四位,合計占到凈融入總額的76.95%。
(二)現券交易量下降
2013年上半年,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累計成交金額為32.36萬億元,同比減少3.79%(見表3)。從各月成交情況看,3月份成交額最高,達到8.50萬億元,1月份成交額同比增長最快,為159.50%;6月份成交額和同比增速均為最低,成交1.18萬億元,同比下降81.11%(見圖4)。
表3 2013年上半年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成交情況
數據來源: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圖4 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交易月度成交情況(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
從交易券種來看,2013年上半年現券成交排名前三位的券種為政策性銀行債、中期票據和企業債券,成交占比分別為29.46%、19.60%和17.26%。與2012年相比,央行票據成交占比由10.91%進一步下降到3.18%,下降了7.73個百分點;企業債券成交占比則由11.97%提升到17.26%,上升了5.29個百分點。
從換手率來看,2013年上半年銀行間債券市場平均換手率為121.65%,低于上年同期150.15%的水平;公司信用類債券換手率245.28%,同樣低于上年同期314.32%的水平。在具體券種上,國際機構債券換手率最高,達到634.34%;短期融資券、企業債券、中期票據和超短期融資券的換手率較高,分別為356.87%、312.54%、229.97%和201.16%(見表3)。
從機構買賣情況來看,2013年上半年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交易買入量與賣出量排名前三位的機構均為城市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和農村商業銀行,三家機構合計買入量占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交易總買入量的56.06%,合計賣出量占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交易總賣出量的57.61%。從凈買入和凈賣出情況看,2013年上半年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交易凈買入量排名前兩位的機構分別是大型商業銀行和外資機構,二者合計凈買入量占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交易凈買入總量的47.48%;現券交易凈賣出量排名前兩位的機構分別是城市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二者合計凈賣出量占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交易凈賣出總量的57.36%。
衍生品市場特點分析
(一)利率互換交易量大幅增長
上半年,人民幣利率互換累計成交12540筆,名義本金額達1.53萬億元,同比增長30.69%,增速比上年提高22.48個百分點。從各月成交情況看,2月份成交最少,名義本金額為1955.68億元,其他各月成交的名義本金額均在2000億元以上,其中6月份成交達到3181.19億元。在交易期限結構方面,1年及1年期以下交易的名義本金額占比為77.19%,比上年下降0.33個百分點;1-5年期品種成交量占比為12.56%,比上年下降1.92個百分點;5-10年期品種成交量占比為10.26%,比上年上升2.26個百分點。從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的浮動端參考利率來看,與7天回購定盤利率掛鉤的交易量占比為61.49%,比上年上升16.16個百分點;與Shibor和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利率掛鉤的交易量占比分別為37.23%和1.28%,分別比上年下降12.78和3.39個百分點。
(二)債券遠期成交量下降
2013年上半年,債券遠期僅在1月份達成一筆成交,成交券種為短期融資券,成交期限為2-7天品種,成交金額為1.01億元,呈加速下降態勢。
在其他衍生品市場方面,上半年債券借貸業務共有81筆交易發生,標的債券面額為224.2億元,同比增長近131倍;上半年遠期利率協議無成交;上半年內無新達成信用風險緩釋合約(CRMA)交易,無新增創設信用風險緩釋憑證(CRMW)。
債券市場運行特點分析
(一)市場震蕩加劇
2013年上半年,中債收益率曲線震蕩變化,先是陡峭化下行,之后中長端持續下行、短端平坦化上行繼而陡峭化走高。1至4月中上旬,受資金面整體寬松影響,國債、利率債和信用債均呈現陡峭化下行,4月末和5月份,資金利率在財政存款和個別稅種上繳等因素影響下短暫攀升,債券市場各品種短端收益率均有所上行,進入6月份后,受資金面持續緊張影響,利率債和信用債收益率普遍上行,尤其是短端出現大幅上行并呈“倒掛”形態,6月最后一周,在市場資金面緊張預期有所緩解的情況下,利率債和信用債收益率均有所回落,短端仍呈“倒掛”形態但幅度有一定程度減小。
整體來看,不考慮隔夜收益率,6月末銀行間固定利率國債、銀行間固定利率政策性銀行債、銀行間固定利率企業債(AAA)和銀行間中短期票據(AAA)各關鍵期限點收益率較年初分別平均上行34.12BP、31.98BP、20.33BP和25.84BP,其中,6月末1、3、5、7、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為3.4812%、3.2033%、3.2909%、3.3852%和3.5125%(見表4),1、3、5年期分別比年初上升56.23BP、6.73BP和1.86BP,7、10年期分別比年初下降11.77BP和9.37BP。
表4 6月末中債銀行間市場收益率曲線較年初漲跌(單位:BP)
注:各收益率均為到期收益率。
數據來源:中國債券信息網
(二)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不斷增強
2013年上半年,銀行間債券市場通過發行各種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有效增強了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
上半年,銀行間債券市場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量達18460.68億元,同比增長39.11%;6月末余額達66477.09億元,同比增長38.65%。上半年,企業債券融資達1.22萬億元,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12.1%。(見圖5)
圖5 銀行間市場公司信用類債券發展情況(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
在總量擴大的同時,銀行間債券市場在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服務中小企業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上半年,銀行間債券市場共有231家十大振興類企業發行320只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融資規模達4521.41億元;共有209家戰略型新興產業類企業發行296只非金融企業短期融資工具,融資規模達4521.25億元;共有77家中小企業發行了25期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和區域集優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累計募集資金57.70億元;共有64家涉農企業發行了82只涉農企業債務融資產品,累計募集資金837.86億元。此外,上半年銀行間債券市場還通過發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累計為46家文化類企業募集資金2272.89億元,為222家現代服務類企業募集資金3710.40億元。
注:1. 含超短期融資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企業債券、集合票據、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和資產支持票據。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金融市場管理部
責任編輯:夏宇寧 廖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