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份以來,銀行間市場在短短的一個多月內,給大家帶來太多的意外。市場收益率曲線全線飆升,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不知道這是否意味著嶄新的開始。
8月初,10年國債收益率尚在3.70%左右徘徊,繼而各期限利率債收益率開始迅速飆升。由于每天變化太快,15日發行的2年期和7年期進出口債投標上限設置過低,導致意外出現大量流標。20日,在一級市場新發10年國債的推動下,二級市場10年期國債收益率站上4.08%的高位,短短的半個月將近40BP的漲幅,令交易員們措手不及。接下來的一周,市場得到短暫喘息機會,10年國債收益率回到3.96%。但29日傳出敘利亞危機的消息,大家紛紛預測國際油價會大幅反彈、CPI將上升,對債券市場而言可謂雪上加霜。果然,中長期利率債收益率繼續調頭上行,10年國債在9月上旬的最高收益率突破了4.15%;金融債收益率也節節攀升,達到歷史高位。回頭來看,8月末,3年、5年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均較月初上行了約70BP;信用債市場各期限、各信用級別的券種收益率也呈上行趨勢。
圖1 2004年至2012年底10年期國債收益率走勢(單位:%)
資料來源:wind資訊,哈爾濱銀行
翻看中國債券市場的走勢圖,以10年國債收益率來看(見圖1),歷史上其能夠到達4%以上一共發生過4次,分別是2004年3月至2005年4月、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2011年1月至2011年2月和2011年7月至2011年8月,最高點分別為5.41%、4.6%、4.12%和4.13%。本輪市場的上漲幅度和收益率所達到的高度,已經可以載入史冊了。
本次收益率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筆者認為,一是市場流動性不足。7月新增外匯占款為-244.7億元,延續上月下滑走勢,為年內的第二月度負增長。資金面上,央行采取“鎖長放短”的操作,續發央票,短期逆回購與一個月正回購同時詢量,基本沒有寬松流動性的意圖。同時各商業銀行不斷提高備付金率。二是金融機構債券杠桿繼續下降,銀行調整資產負債表。商業銀行用有限的資金來配置收益相對更高的資產,減持流動性相對較好、收益率相對較低的債券。三是短期內債券供過于求。8月份銀行間市場總計發行利率債6600多億元,信用債2000多億元;9月上旬發行更加集中。隨著三季度尾聲的臨近,投資戶參與的熱情遠不及上半年,交易戶幾乎動彈不得。
在債券二級市場遭遇慘痛下跌之際,暫別18年的國債期貨又回來了,并于9月6日正式亮相,成為市場的一個亮點。隨著未來利率市場化不斷深入和完善,國債期貨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也使投資者增加了管理利率風險和投資的新工具。同時,利率市場化的成熟也會使銀行間債券市場迎來一個新的臺階,債券的收益率可能會被重新定價。也許這瘋狂的一個月只是一個新的開始。
作者單位:哈爾濱銀行
責任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