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沒有退步,那就不能有點進步嗎?客觀地說,有前五部的探索錘煉,《鄉6》(《鄉村愛情變奏曲》)日漸成熟。
駕馭一部幾十個人物的大戲,對“鄉村愛情”這部系列劇的導演來說是最大考驗。劇情線索層次分明,是《鄉6》的進步之一。盡管劇中加入了新的人物,卻并未給劇情添亂。永強、小蒙和廣坤一家因傳宗接代悲喜交織;謝大腳與常貴因常貴被“高大全”處境尷尬;趙四一家因玉田“官拜”村主任發生變化;王大拿遭遇詐騙,巨款失而復得驚喜交加……《鄉6》一改以往劇情因瑣碎帶來的主次不分和令人眼花繚亂的發散性橋段。盡管該劇運用鏡頭處理劇情的手法單一,但因為有幾個清晰的故事線索鋪墊,導演可以熟練地進行場景切換而保持敘事完整。
由于“鄉愛”系列的演員班底大多來自趙家班,難免帶有二人轉與小品演出的特點。“表演夸張”經常在前幾部劇中被觀眾詬病,再加上劇集以人物語言特色演繹劇情發展,與當下東北農村客觀現實有所脫離,貌似不接地氣。然在《鄉6》中,演員似乎一夜之間放下舞臺架子,變得松弛自然貼近了角色本身。對此趙本山在談本劇時也不忘夸講幾位演員情到深處的表演。而“四小”(王小利飾演的劉能、王小虎飾演的李大國、王小寶飾演的長貴、劉小光飾演的趙四)的演技也日臻成熟,不再是電視劇版的小品集了。
《鄉6》是一部東北農村題材的輕喜劇,地方語言奠定了其歡樂元素的基礎。早期兩部由趙本山和范偉搭檔,后期由于范偉離開,該劇不得不在趙四、廣坤和劉能等角色語言和戲劇化沖突上下工夫,乃至后面增加了不少小沈陽(飾演王天來)和劉流(飾演劉大腦袋)的戲份,使得喜劇成分得以延續。
該劇的角色處理“亦正亦邪”:象牙山的爺們兒說話做事不按常理出牌,顯得“歪”,而象牙山的女人個個明白事理并不斷地“撥亂反正”。
究竟這部鄉村愛情戲能否演下去,趙本山本人信心滿滿,言稱能拍到第10部。此劇播出時,正值趙本山缺席央視春晚,宣布告別小品舞臺,老趙的粉絲自然追到電視劇中。盡管這里有討巧宣傳之嫌,但本山傳媒打造的連續劇的生命力在于市場需求。放眼今日大大小小的屏,農村題材鳳毛麟角,再加幾位當紅人物出鏡,至少有收視保證;而除了題材稀缺,制作也愈發精良,劇中的山清水秀田間生活更讓眾多觀眾產生無盡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