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剪輯是個近些年興起的行當,由“高效瘋癲”的香港電影人那里流傳過來,用來應付臨時起意要看粗剪的導演和演員。在膠片和數字拍攝的過渡期,轉素材格式要消耗大量時間,而這些瑣碎的工作,也由現場剪輯師回酒店于后半夜完成。沒有人知道,他們每天能睡幾個小時。
三年前初遇小畢,她還只是個現場剪輯,現在事業上早已擔正,個人生活也啟動了幸福模式。我和她在騰沖、山西、北京,不同的場合處處碰面,莫名的緣分,讓她成為了幾個劇組解散后,少數進駐我生活的一位好友。我們帶著各自好友組織飯局,規模漸漸浩大,里面有執行制片、剪輯師、宣傳人員、明星助理、海報設計師……我們稱這個飯局為“青基會”,全稱是我靈光一閃被她吐槽不已的“青年基層電影人聯誼會”。
一、 騰沖·工作狂
在騰沖,劇組住的酒店叫雙虹酒店,因為在這個距緬甸車程只有兩小時的小縣城上空,常可看到兩條彩虹交織在一起。在飛機上遙望,大地是一片觸目驚心的紅色土壤。所有人都像浮萍,在陡峭的黑魚河,在遍布墳墓的草原上,人顯得渺小,無立錐之地的感覺常從心底生出來。
但小畢不同,即便在草原上,她也能有個單獨的帳篷做剪輯房。零下的溫度,為了不讓來看粗剪的導演和演員凍壞,她的帳篷里總有個“小太陽”(電磁暖爐)。開大夜的晚上,我便進去取暖,趕上主演“萬歲”(演員請客),就有香噴噴的雞翅啃。小畢總是很隨和,小屋里蹭煙的、蹭零食、蹭看片的絡繹不絕,她是個有求必應的好人。
除了繁重的本職工作,她還要給一位年輕的香港“神剪”做助理,為這個有點社交恐懼的剪輯師打點組內各種人事。每天出工前,她為“神剪”準備好各種零食和早餐、午飯,咖啡袋放在水杯旁,方便面倒好調味料后裝在飯盒里。有次劇組通宵拍攝,小畢到次日晚上才回酒店,一整天沒進食的“神剪”獨自在機房里,扭過頭來委屈地說:“我好餓。”
“忙到翻天覆地,只有上廁所時,能想想私事。”小畢如是說。忙到連血小板都不正常時,她想到了轉行。剪輯師的身體之差,在整個電影行業里當屬“佼佼者”。因為長年晝夜顛倒,不曬太陽,多數人都有骨質疏松的毛病,摔一跤就骨折的前輩比比皆是。
小畢講過一個苦澀的段子:剪輯師們群居在不寬敞的剪輯房里,某夜終于完工,一個人坐在電腦前悠悠地念叨:“我們每天吃盒飯,睡兩個小時,為的是什么?”本來已經爬上床,準備睡覺了的剪輯師們,也都一個個坐起來在那里想。小畢說:“每次回憶起這個,我就崩潰了。”
二、山西·驚魂記
在山西的那個劇組,從導演、策劃、制片到花絮師都是酒鬼。那時,小畢已可以向制片提要求不去現場,剪輯房成了酒庫,香港人買了很多藍方和紅酒放在里面。勞累的工作,因為酒精也有了值得期待的部分。我到剪輯房盯過幾次宣傳片,坐在沙發上不停喝酒,等著看成片,小畢也喝一點點,她從不誤事,但酒量不佳的我,有時就直接睡倒在沙發上。她則自顧自繼續剪輯,片子有了雛形后叫醒我,交換意見,然后我繼續睡覺,她繼續修改,如此幾個通宵。
轉場到橫店后,我和小畢住在同一房間,剪輯室在走廊盡頭,她常一整夜待在里面。有次,我連續兩天在劇組里開大夜,40多小時未眠,回到房間后倒頭就睡。早上五點多,聽到房間里有動靜,坐起來發現小畢正以一種十分痛苦的姿勢蜷縮在床上。“胃痛。”她從嘴里擠出兩個字,“已經吐了四五次。”我一邊起床穿衣一邊責怪她不叫醒我。吃了很多胃藥,她的疼痛有增無減,嘔吐物開始泛綠,那是膽汁的顏色。
我迅速把她送到醫院,醫生診斷她的癥狀非常像膽囊炎,詢問有無病史,小畢搖搖頭:“不清楚,已經三年沒有做過體檢。”于是,她熬著病痛做定向檢查,躺在車上穿梭在醫院的幾個診室,中途大口地吐綠水,車稍有顛簸,都會帶給她一陣疼痛或嘔吐。推著車,我覺得自己手冰冷。
檢查結果,當然是膽囊炎,輸了對癥的藥液,她的情況略有好轉,躺在床上,又能跟我聊些“想轉行”的話題。而我把她送回酒店后,再次出發到拍攝現場,臨走前,反復叮囑她不要工作,好好休息。
晚上回到酒店,小畢果然很乖地在房間里休息。第二天早上醒來時,她卻不見了。我去剪輯房找她,發現她在,問詢之下竟然發現,她在膽囊炎發作的當夜通宵工作。“過兩天就殺青了,我得把這些片子對完。”小畢笑嘻嘻地說。而作為朋友的我,恨不得揍她一頓。
殺青回到北京后,我第一時間給自己預定了體檢,小畢忍受病痛做檢查的樣子,震懾了也有點不太愛惜自己的我。小畢聽從醫生建議戒了酒,有時我在飯桌上會忘記這一點,她會含笑提醒我,我便一陣愧疚。
可能,很難再和她暢飲了,但對她對我,也許這都是好事呢。
末、北京·幸福生活
回到北京,因為工作又和小畢有了些接觸。為了我這個朋友,她連續一個月坐在寂寞的機房里剪片,每天凌晨三點站在冬季嚴寒的街頭打車回家。因為剪輯分歧,我也口不擇言地指責過她……現在想起來,心里充滿了不安、愧疚和感激。
如今,嚷嚷轉行好幾年的小畢,依舊做著剪刀手的工作。但日子總算一年比一年有盼頭,她可以有選擇余地,對太辛苦的、太無聊的say no,也可做一段、歇一段,張弛有度地處理工作。甚至,她把家搬到了臨近北京電影學院的地方,偶爾去聽聽課,彌補半路出家的遺憾。
有了閑情,她整個人的狀態都不同,我看在眼里,也為她高興。哪日,“青基會”飯局上,我一定要親口告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