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國家《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中小型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普及率達到 60 %以上,鼓勵面向產業集群和區域特色產業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發展,幫助中小企業通過電子商務提高競爭力。本文通過對河北省部分縣域特色產業的電子商務發展情況進行的調研,發現電子商務對推動河北省特色產業發展作用明顯,但整體應用不足。建議把加速推動電子商務與特色產業融合發展作為河北省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力。
關鍵詞:電子商務 改進策略 河北省 特色產業
一、電子商務對河北省區域特色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河北省各區域特色產業歷經多年發展,已初具規模,產品種類多、銷量大、分布地域廣,單純依靠傳統的營銷手段已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以電子商務為主的營銷模式符合特色產業拓展市場的客觀需要。通過對河北省縣級企業的調研,發現電子商務對促進縣域特色產業發展作用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電子商務助推產業發展。電子商務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傳統的商務流程電子化、數字化,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通過電子商務,電子流代替了實物流,減少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例如,沙河玻璃企業通過應用電子商務,成本普遍降低了20-40%。此外,電子商務的應用還可以拓寬營銷渠道。企業通過網絡平臺發布供求信息,尋求客戶,實現與國外客戶的直接對話,拓寬銷售空間。該市的玻璃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將產品銷售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安平縣各類絲網產品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遠銷1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2年,安平絲網企業接待國外客商1000多人次,其中近一半的國外客商是通過網絡和電子商務加深了對安平的了解。同時,安平企業在國外開設的門店、工廠已有32家,部分企業已經在國外市場進行商標注冊。
(二)電子商務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加深與國內外客商的接觸,了解最新產品信息和發展趨勢,開闊眼界,轉變發展理念,堅定轉型的決心,加快轉型步伐。例如清河羊絨企業實現了網上網下互補,使每年數千噸紗線、數百萬件羊絨衫褲通過電子商務網店銷往全國7LIYSZ2NmS2gYPJgmLhcsQiSEjD7jqbfZkxW2mjxQ/M=各地,推動了羊絨企業向深加工的轉變。
(三)電子商務促進產業集聚。電子商務平臺不僅匯聚了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信息和最新的行業資訊,同時也匯聚產業信息、技術信息、物流信息和相關服務,引導行業有序規范發展,使信息服務企業和傳統企業自然向特色區域內集聚,推動區域經濟走融合發展模式。例如安平的鶴煌網業、英凱模等20家龍頭企業對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帶動了企業管理信息化的普及,適應了安平絲網生產的集群特征,使眾多絲網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二、河北省區域產業在應用電子商務方面的不足
雖然電子商務在促進河北省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全省在應用電子商務發展中,多數企業處在信息化向電子商務應用提升的初級階段。據調查,全省雖然85%的大中型制造企業建立了企業門戶網站,但應用電子商務的不到一半;344個產業集群中,電子商務應用很不普遍,應用到電子支付、網上購銷管理、客戶管理和物流管理等電子商務高級階段的很少。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一)電子商務應用意識不強。很多企業對于電子商務的認識不夠深入,不了解電子商務的理念和運行,影響了企業電子商務的開展和進行。很多企業仍采用傳統市場營銷策略、發展意識、經營理念,運營體制不適應信息化發展要求,難以發揮現代管理技術優勢。同時,很多企業存在觀望心態,風險意識不足,希望追隨成功者。另外,由于網絡誠信問題,企業通過電子平臺交易的熱情不高。
(二)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大。推動電子商務是一個系統工程,資金支持和政策引導必不可少。目前河北省沒有電子商務省級專項資金,電子商務企業在征地、辦證、場地租賃以及工商、稅務、質檢、網絡等方面沒有給予優惠、減免,一些重點工程的推動還停留在規劃階段。
(三)缺少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在河北省,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少,電子商務企業自建平臺較多,特別是缺乏大型的、國內知名的公共電子商務平臺,電子商務公共配套服務還需要加大引進、建設的力度。同時,還缺少引導電子商務企業集聚發展,改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促進產學研交流與合作,增強應用創新能力的服務機構。
(四)電子商務支撐體系不完善。與電子商務各環節相配套的支撐措施不完善。由于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尚未建立,缺乏統一信用評估標準和信用征集、評估、發布渠道,企業與個人信用監督約束機制尚未形成,產生了在線支付的風險。此外,由于通信設備與技術水平的限制,推高了電子商務企業在網絡接入、服務器托管等費用。
(五)電子商務綜合技能型人才缺乏。互聯網企業特別是電子商務企業,需要的大多是綜合技能型人才。這些人才不僅要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具有較強的操作能力,也要掌握與企業經營相關的法律、金融、外貿、財務、網絡營銷和物流等方面的知識。財力不足的中小企業難以聘請到高水平的專業人才。
(六)電子商務的法律保障體系不健全。電子商務系統復雜,完整的電子商務涉及產權、侵權、信息安全、稅收等眾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有相關的法律條文。雖然我國出臺了一些法律法規,但還是不夠完善,尤其是在跨國、跨地區、跨部門協調方面還沒有相應的完善規定。
(七)電子商務對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影響力不夠。河北省縣域特色產業多是歷經多年自發發展的結果,缺少規劃和功能劃分,仍屬于原生型和傳統型產業集群。電子商務在集群中應用不深入,沒能發揮其產業集聚和促進分工細化的作用。
三、對電子商務推動特色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通過鼓勵應用提高對電子商務的認知。政府及相關部門應適時、定期組織企業參加各種電子商務會展活動,同時通過新聞報道、政策解讀等形式,充分宣傳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和優秀電子商務企業,普及電子商務應用知識,引導企業更好地應用電子商務;特別要增強龍頭企業的認識,以示范、帶動行業或區域內企業發展。加大推廣應用電子商務的力度,積極引導推動企業參與電子商務,鼓勵試點,取得經驗,逐步推開。
(二)完善電子商務政策環境。盡快制定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具體實施意見、獎勵和鼓勵政策,對電子商務企業在征地、辦證、場地租賃以及工商、稅務、質檢、網絡等方面費用給予優惠。同時出臺品牌推廣、網站建設等方面的相關扶持政策。鼓勵、幫助條件成熟的縣(市)爭創國家電子商務名城、名園,協調國家有關部門加快認定工作。
(三)建設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電子商務的繁榮需要有形市場的支撐,更需要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引領和帶動。一是大力支持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指導升級改造,擴展服務功能,鼓勵中小企業積極參與電子商務應用和實踐。幫助、扶持生命力強、商業價值高的企業自建的電子商務平臺向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轉型。加強與國內、國際知名的第三方電子平臺企業、協會合作,來設立辦事機構。二是建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為提升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應用水平服務,為企業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解決共性問題的環境,減少企業的基礎投入,實現共性基礎資源共享,促進產業鏈各方交流合作,促進電子商務產業鏈的快速形成,助力電子商務企業成長壯大。
(四)建立、健全電子商務支撐體系。一是著力健全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和市場化運作模式相結合的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統一信用評估標準和信用征集、評估、發布渠道,建立有效的企業與個人信用監督約束機制。二是發展多種形式的安全的在線支付。依托現有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在線支付平臺,在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推廣網上支付、電話支付和移動支付等多種形式的電子支付。三是優化通信環境。重點加強光纖接入網、無線接入網建設,適度降低電子商務企業網絡接入、服務器托管等費用,推動“無線市場”建設。
(五)大力引進和培養電子商務人才。聯合高校、科研機構、電子商務企業共同培養新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對企業人員進行各類培訓。制定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引進措施,以優惠條件吸引急需人才。
(六)構建良好的法制環境。制定相關法律規章,保障電子商務發展順暢。一是保障交易安全。制定能夠保證網上交易合同的有效性、加強數據保護、保證用戶的個人隱私權的法規,以解決電子商務上發生的各種糾紛,防止詐騙,保證消費者在電子商務活動中的合法權益。二是保障電子支付安全。需明確電子支付的當事人(包括付款人、收款人和銀行)之間的法律關系,制定相關的電子支付法律制度,認可電子簽名的合法性,同時還應出臺對于電子支付數據的偽造、變造、更改、涂銷問題的處理辦法。三是完善法律法規。應根據電子商務的發展,對部分現行法律法規補充、修改和完善。如對票據法如何適用于電子商務憑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如何保護網上購物的消費者權益,知識產權法如何保護網上知識產權,廣告法如何管理控制網絡廣告等。
(七)加快電子商務園區建設。重點圍繞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傳統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規劃建設整體性強、關聯度大、資源可以共享的電子商務園區。吸收網絡基礎運營商,建設網絡基礎設施,通過規模運營服務,降低網絡使用費用,提高速度。鼓勵院校、校企合作,提供電子商務和管理人才培訓、實訓、大學生實習,幫助電子商務企業建立人才梯隊。
參考文獻:
[1]仲偉俊,吳金南,梅姝娥. 電子商務應用能力——理論構建與實證檢驗 [J].管理科學學報, 2010(13).
[2]李政世. 韓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研究 [J]. 戰略決策研究, 2011(5).
[3]吳學軍. 加快山東區域性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思考 [J]. 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1(3).
[4]陳愛國. 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 [J]. 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7(1).
[5]金江軍.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趨勢與對策研究 [J]. 中國管理信息化, 2006(2).
[6] 李琪. 中國電子商務星火燎原-電子商務發展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J]. 計算機與網絡, 2000(1).
責任編輯:曉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