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化肥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物資,是農業生產、糧食產量的重要保障,在糧食的增收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化肥施用量的不斷增加,糧食供給也具有逐漸增加的傾向,但增加糧食生產和保護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農民較低的文化程度、環境意識,導致化肥施用量不合理、化肥利用率較低等問題并增加了農戶的農業生產成本,也對土壤、大氣、人體、環境造成了污染。本文主要是采用數據統計的方法,與統計年鑒和文獻資料相結合,對內蒙古東部盟市的農業生產和糧食產量以及化肥施用狀況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同時總結了化肥施用對環境的影響;最后針對農民不合理施肥行為,提出了注意化肥的施用量,以及提高農民的環境問題的保護意識等。
關鍵詞:東部盟市 化肥施用 環境影響
一、引言
(一)問題的提出
近些年來,化肥施用對農民高產量、穩產量有著積極作用,是發展農業生產和提高糧食產量以及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在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化肥的不合理以及過度施用,會給人類生活帶來各種的疾病和環境污染問題。但是,化肥的合理使用已經成為在農業生產與環境發展當中必須改善的一個重大問題。
隨著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農業化肥的施用量也在不斷增加。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雖然人們已經認識到化肥的不合理施用情況對土壤和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以及對人體健康的損害,但還沒有有效的措施解決這樣的損害。因此,必須引導農民合理施肥,提高農民的環境意識,有效地降低并且解決化肥過量和不合理施用所帶來的環境、大氣、人體等問題,最終實現環境優化以及提高種植效率。
(二)研究目的與意義
農民必須在固定的耕地面積上合理施肥,同時要提高糧食產量,還要保護和改善環境,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以及質量。如何用好化肥,充分發揮化肥的作用,一來能降低農民的生產成本,二來也能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本研究主要是以農村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為目標,在糧食產量中化肥起著重要作用的基礎上,根據呼倫貝爾盟、通遼市的化肥施用情況,對化肥施用現狀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通過本次調查,減輕因不合理施肥而造成的不利影響,同時降低化肥成本,促進農民的增收。
二、東部盟市化肥施用現狀分析
(一)陳巴爾虎旗
1.糧食作物播種面積與化肥施用量的關系
本文以東部盟的若干盟市一切入點,運用1995-2010年內蒙古統計年鑒的數據來分析化肥施用與糧食產量關系。結果表明,化肥施用量與糧食產量之間存在較強的正比關系。化肥施用是影響糧食產量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以呼倫貝爾盟陳巴爾虎旗的數據來分析。
圖1 反映的是呼倫貝爾盟陳巴爾虎旗的糧食作物播種面積與化肥施用量的關系。從圖1可以看出,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逐年較強的增長趨勢,同時化肥施用量也具有增長的趨勢。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由1999年的24658公頃增加到2010年的39613公頃。化肥施用量由1995年的2601噸增加到2010年的6266噸。數據統計結果顯示,該旗的化肥施用量隨著耕地面積的增加而增加。
2.糧食產量與化肥施用量的關系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糧食,化肥又是糧食的糧食,2010年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416805噸,2010年化肥累計施用(折純)為73310噸,看看糧食與化肥的產量比例,這表明兩大問題:化肥為糧食的增產作出巨大的貢獻,同時人們每年不得不被動地間接吃掉大量的化肥,這也危害著人類的健康。
糧食是農業生產的基礎。從糧食產量的角度來看,化肥施用量與糧食產量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關關系。圖2給出陳巴爾虎旗1995-2010年糧食產量與化肥施用量之間的關系。從圖中可以看出,化肥施用量保持穩步增長的趨勢,相應的糧食產量也保持了較強的增長趨勢。1995-2003年陳巴爾虎旗的糧食產量逐年下降,化肥施用量比較穩定。2004年開始糧食產量都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化肥施用量也由2004年的4850噸增加到2010年6266噸,年均增長率為29.2%。糧食產量由2003年的7086噸增加到2009年的165178噸。隨著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持續提高,農業生產投入逐年增加,每年每畝農作物的化肥折純用量將繼續上升,但增長趨于穩定。這說明,化肥施用量與糧食產量之間有著較強的相關關系,化肥施用量越多,糧食產量也越高。
(二)阿魯科爾沁旗
1.阿魯科爾沁旗農業生產經營特點
⑴ 農民人均收入動態分析
阿魯科爾沁旗也是一個以牧業為主型的經濟發展地區。而如今收入來源為多樣化的阿魯科爾沁旗的大多部分蘇木、嘎查的農村以種植業為主。所謂的農民人均收入是指在農村常住的農民在一定時期內的總收入當中,扣除在生產、經營中所使用的全部支出費用之后剩余的一部分收入。阿魯科爾沁旗的農民人均收入增長情況如圖:
從圖3可見,阿魯科爾沁旗的農民人均收入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5-1999年間農民平均收入不穩定,在此有種種原因:受自然條件的影響、灌溉問題、化肥施用問題等等。
第二階段:2000-2010年間農民收入呈現出快速增長得趨勢。平均收入從1995年的975元猛增到2010年的4251元。
⑵ 農業生產基本情況
①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與化肥施用量的關系
化肥不僅保證糧食產量的增加,也能保證農民農產品品質的營養水平大幅度提高。下面用阿魯科爾沁旗1995-2010年內蒙古統計年鑒的數據來分析化肥施用與糧食產量的增長。結果表明,化肥施用量與糧食產量之間存在較強的正比關系。
圖4 反映的是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的糧食作物播種面積與化肥施用量的關系。從圖中可以看出,從1999年開始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逐年較強的增長趨勢,但2006年明顯下降,2007年又迅速增加直到2010年。2007年的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由97165公頃增加到2010年的110737公頃。化肥折純量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95-2000年之間逐漸減少,1995年的2361噸減少到2000年的1020噸;第二階段,2000年開始迅速增加。化肥施用量由2000年的1020噸增加到2010年的19989噸。數據統計結果顯示,該旗的化肥施用量隨著耕地面積的增加而增加。同時化肥施用量也具有增長的趨勢。
② 糧食產量與化肥施用量的關系
化肥施用對我國糧食安全起到著不可代替的保障作用。本文以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來分析化肥施用與糧食產量增長之間的關系,運用1995-2010年內蒙古統計年鑒的數據來測算化肥施用與糧食產量的增長。在糧食產量的進程中,很多因素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最直接影響糧食的播種面積、單位產量的是化肥施用、農業技巧農業機械化等。其中,化肥的功勞作用非常明顯。糧食總產量由1995-2010年的49372噸增加到286600噸,增長480%,同期化肥施用量從2361噸增加到19989噸,增長747%。
圖5給出阿魯科爾沁旗1995-2010年糧食產量與化肥
施用量之間的關系。從圖中可以看出,1995-2010年化肥施用量保持穩步增長的趨勢,相應的糧食產量也保持了增長趨勢。最明顯的是,在2000年由于化肥施用折純量突然地減少,導致了糧食產量的遞減。雖然糧食產量的波動較大,但是最終糧食產量也達到了高點,2010年增加到286600噸。這說明,化肥施用量與糧食產量之間有著較強的相關關系,化肥施用量越多,糧食產量也越高,所以化肥的作用很明顯影響著糧食產量增長。
結合陳巴爾虎旗和阿魯科爾沁旗的化肥施用量情況,可以看出,化肥在農戶的糧食產量增加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化肥施用量逐年有所上升,糧食產量也逐漸上升,兩者之間形成了正比關系。
三、化肥施用對環境影響分析
(一)化肥施用和環境污染
從上述的結果可以看出,近些年來,化肥施用量的增長速度非常快,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從而不斷增加了糧食高產量,逐漸提高了農民生活水平。對土壤來說,施用化肥不僅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的性狀,而且還能對植物創造生長的環境,從而提高農產品的高產,這是化肥所帶來的好處。但是,化肥也有它的不足,化肥施用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來說,各種作物對化肥的平均利用率,氮為40-50%、磷為10-20%、鉀為30-40%。任何事物必須要適度。化肥施用量過高,不僅對種植沒有好處,而且對環境的影像也很大,從而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程度越來越嚴重。化肥、重用輕養,會導致耕地質量、農作物的抵抗能力下降和環境污染等不良后果。必須讓農民了解現有的施肥結果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資源浪費嚴重、生產成本較高的現狀;改變傳統的觀念,提高生態意識,增強環保觀念,促進農業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二)化肥對人體的影響
現代社會,一邊是高速運轉的農藥市場,幾乎不用農藥,化肥就無法運轉。農藥的毒素在人體內流入后,各種各樣的怪病就會普遍爆發,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癌癥等疾病幾乎成為常見病;而另一邊是化肥、農藥會給人類帶來困境是必然的。
(三)施用與土壤生態環境
長期施用化肥對土壤的酸度有較大的影響,會導致土壤肥力下降,使土壤的膠體分散,土壤結構被破壞,最終導致土壤板結。直接影響農業生產成本以及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生產力也慢慢降低。由各種不同鹽類組成的尿素、二銨、復合肥等肥料,進入土壤之后,就會使土壤溶液的濃度越來越增加,從而產生土壤形狀的破壞,土壤肥力下降。農作物的根從土壤溶液中不能吸收水源的,將細胞質中的水分倒流入土壤溶液中,直接導致農作物的 “燒苗”, 從而影響作物生長。
(四)化肥施用與大氣環境
化肥對大氣環境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氮肥上。隨著化肥的大量施用,大氣中氮氧化物含量不斷增加。在種植農作物上施用氮肥之后,一部分的氮肥直接從土壤表面上揮發成氣體,進入大氣。另一部分氮肥以無機或有機氮肥形態進入土壤,在土壤的微生物作用下會從難溶態、吸附態和水溶態的氮化合物轉化成氮和氮氧化物,進入大氣,使空氣質量惡化。
四、結論
本文主要是以1995-2010年的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的陳巴爾虎旗以及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為例分析了化肥施用現狀以及化肥施用量與糧食產量之間的關系。調查結果表明: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耕地面積持續加大,糧食作物播種面積也迅速上升。同時,化肥使用量慢慢增加。直到現在,化肥在農戶的糧食產量增加的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巨大作用。化肥施用量逐年有所上升,從而糧食產量也逐漸上升。化肥對農作物、糧食產量的作用特別明顯,兩者之間成了正比關系
總得來說,雖然化肥對糧食生產、糧食增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對環境、人體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隨著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流失到環境中數量也就越來越多,環境的污染程度越來越高。對人體來說,跟環境的遭遇其實一樣的。如果想改變這種現狀,必須從價值觀做起,正確全面地認識化肥。
參考文獻:
[1]鮑先碗.化肥、環境與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J].統計與決策,2007(1).
[2]林葆,林繼雄,李家康.長期施肥的作物產量和土壤肥力變化[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6.
[3]王圣瑞.陜西省和北京市主要施肥狀況的評價[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2.
[4]屈寶項.農業中的化肥使用與環境影響[J].環境保護,1994(8).
[5]內蒙古統計年鑒.內蒙古出版社,1995-2010.
責任編輯: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