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始終把互動教學、愉快教學作為根本方法,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作為根本基點,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特別是小學英語新版教材的使用,教學任務(wù)涵蓋了聽、說、讀、寫等各方面。但小學英語仍是啟蒙教育,主要還是側(cè)重于聽和說,必須把學生當成主體。因此,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我們就要用英語播種快樂,用快樂傳播知識,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感受學習英語的無限樂趣,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guān)鍵詞]激活;英語;課堂;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1 — 0143 — 02
一、用真愛走近學生
一般來說,小學階段從三年級開始開設(shè)英語,學生由于年齡小,自控力差,聽不懂話,常常把英文字母與漢語拼音混淆。教學中,我們可采用講故事方法,強調(diào)英文字母的字形,唱歌曲,做律動,以加深印象。同時,要想辦法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知道“播種一個行為,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從某種意義上講,“習慣決定命運”。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無非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一旦形成,就會變成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巨大力量,終生受益。因此,教學中,一定要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入手,課上進行趣味教學,多次自制教具、畫圖盡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特別是對心靈稚嫩小學生而言,要想讓他們喜歡你所教的課,首先要讓他們喜歡你這個老師。作為老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用真心去愛每一個學生。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自控力差,上課的時候有說話的,有搞小動作的等特點,老師一堂課下來難免會疲憊不堪,而孩子卻什么也沒聽懂。這里肯定是教師的方法不當。為此,我們就應(yīng)該走進學生的心里,象對自己的孩子一樣與他們交流和溝通。比如,利用課間專門找愛講話和愛做小動作的學生聊天,并告訴他們老師也愛玩,很想和你們在課間一起做游戲,但上課的時候必須好好聽講等等,這就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里,老師要讓孩子樹立信心,讓他們知道自信會讓自己變得很帥、很美。學生在初學英語時都會感到新奇,對學習有一定的興趣,但缺乏意志和毅力,興趣容易因困難和乏味而轉(zhuǎn)移和中斷。只有不斷地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保持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持久性。
上課時,教師直觀、生動、形象的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要了解學生心理,利用英語初學者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善于模仿等特點,把游戲、唱歌、謎語、繞口令等運用到英語教學中。
二、用真情感染學生
不論是英語教學,還是其他學科教學,都不能枯燥無味地去灌輸,必須把情感寓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充滿感情,對教課充滿激情。特別是在課堂上,既是在進行知識傳授,更是在進行情感交流。教師一個默許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句由衷的贊許,都會使學生深切地感覺到教師的關(guān)心、賞識和可敬。這些都促進學生積極的上進心,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增加他們學習的勇氣和信心,從而達到以情促知、以情促教的目的。努力規(guī)范簡化語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把表達的權(quán)利交還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營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同時,要給學生以充分的心理安全,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愿意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為此,教師就要不惜花費時間,鼓勵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發(fā)言,并做到認真傾聽。經(jīng)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就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較以前有顯著進步,尤其是那些學困生,原來說話都不成句Ez8zi85uPVFcbmz8quYk/CfR91VFmi5EcF1loU0J9Mk=的學生現(xiàn)在可以流利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也是教師頗感欣慰之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始終堅信這一點,想方設(shè)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導入到布置作業(yè),設(shè)計力求激趣。具體而言,教師要用自己的青春活力或無限愛心來感染學生,用生動幽默的語言來吸引學生,讓他們從心底里愛上英語課,把上英語課當成一種美的享受。從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入手,讓學生自己尋找學好英語所帶來的樂趣。在字母和單詞教學中,為了便于學生掌握,我門可采取購買實物、精心制作課件等方法輔助教學。但對剛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習來說,學習起來仍然比較難。比如在學習字母“L”時,在領(lǐng)學生朗讀三遍之后,找其他學生進行指名朗讀,還會有少數(shù)學生大聲將[el]讀成語文當中的“l(fā)e”。面對一名初學英語而興趣十足的孩子,教師就要耐煩地告訴學生,英語中26個字母的發(fā)音和語文學科中26個字母的發(fā)音不大一樣,你讀對了一半,如果你試著把你所讀的音調(diào)換一下位置,這樣再來一遍,學生就會很自然地發(fā)出[el]的音了。這樣既掌握了知識也沒有打消積極性。
雖然,對于初學英語的學生容易出現(xiàn)小錯誤,但是,對于那些稍高一點年級的學生也會出現(xiàn)小錯誤。例如:五年級英語下冊教材中有這樣一句話“I have a bad cold.”這是四會句子,要求同學們對聽、說、讀、寫都應(yīng)掌握熟練,也就是能聽懂,而且會看圖說話,當然更能準確無誤地進行讀和寫。“讀準”是非常關(guān)鍵的,因為只有自己“讀準”才能“聽準”,只有“聽準”才能“寫準”,聽錄音跟讀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跟讀之后同樣要進行指名朗讀,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就會出現(xiàn)一些小錯誤。例如,當一名同學站起來,很流利地讀完一遍之后,卻將[b?;d]很自然地就讀成了[bed]了,將四號音[?;]讀成了[e],此時聽出來的學生有了反應(yīng),這時他自己可能意識到出現(xiàn)了讀音上錯誤,但可能不知道哪個單詞讀錯了,一時表現(xiàn)很不自然,這時,老師就不要當場指出學生的錯誤,而且應(yīng)當鼓勵學生正確的地方,并親切地說[bed]一詞是“床”的意思,而[b?;d]確是“壞的”、“嚴重的”的意思,這名同學在家里總是把最好的“床bed”讓給哥哥姐姐和其他長輩,大家說他的做法是不是很好,我們應(yīng)該向他學習,在鼓勵之后告訴他:今天應(yīng)把[bed]讀成[bad]了,然后請他再試一遍,這時他很自然地記住而且準確朗讀,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給他鼓勵,堂課效果很好。正如夸美紐斯曾說過的一句:“孩子們求學的欲望是由老師激發(fā)起來的,假如他們是溫和的,是循循善誘的,不用粗魯?shù)霓k法去使學生疏遠他們,而用仁慈的感情與言語去吸引他們;假如他們和善地對待他們的學生,他們就容易得到學生的好感,學生就寧愿進學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孩子對鼓勵與稱贊的需求如同種子需要水一樣。鼓勵性的語言能讓學生充滿自信,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活動真正成為其主體活動。老師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不要輕描淡寫,一筆帶過,而是用深情的贊許或是熱情的鼓勵,因為,老師的鼓勵能帶給學生無限的快樂和動力。
三、用真知培養(yǎng)學生
教師本身要具備一定的知識水平,就是有人們常說的“要想給人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道理。同時,教師更要有自身講得出來、讓學生學得進去的能力。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教學生們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效果凸顯。教師的職責不僅是傳授正確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如何學習,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由一開始的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由“要我學”到“我要學”,從而真正體會學習帶來的樂趣。例如,英語基礎(chǔ)知識——單詞的學習和記憶,要注意重復和歸納,教給學生基本的構(gòu)詞法,或分類總結(jié)法等學生在初學英語時都會感到新奇,對學習有一定的興趣,但缺乏意志和毅力,興趣容易因困難和乏味而轉(zhuǎn)移和中斷。只有不斷地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保持他們對英語學習的持久性。上課時,教師直觀、生動、形象的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要了解學生心理,利用英語初學者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善于模仿等特點,把故事、游戲、唱歌、謎語、繞口令等運用到英語教學中。例如,在講授單詞“眼睛eye”時,可以讓孩子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空間,把兩個字母“e”看做眼睛,把字母“y”看做鼻子,通過這樣一幅淺顯的畫面,無需死記硬背,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四、用真摯感染學生
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學習效果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他們的自我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好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個曲折復雜的過程,但一經(jīng)養(yǎng)成就會轉(zhuǎn)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使他們受益終身。但小學、初中生自制力較差,教師對學生學習習慣的訓練要有強制性,必須持之以恒。要讓學生明白,只有經(jīng)過長期刻苦的磨練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我經(jīng)常告訴學生一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對課前、課中、課后做具體的指導和要求。例如,課前做好預(yù)習工作,讀熟所有生詞、熟悉課文內(nèi)容,將有疑問的地方做記號。課堂上要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尤其專注于自己有疑惑的地方。課后寫作業(yè)之前一定要進行復習,在弄懂所學知識后獨立完成作業(yè),避免邊翻看課本邊寫作業(yè)等。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英語就如魚得水,困難迎刃而解。
五、 用真心指導學生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提供幫助,進行必要的指導和鼓勵,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例如,在寫英語作文時,要讓孩子們有寫作意識,有可寫對象,鼓勵學生,自己就是個魔術(shù)師,會把字母擴充為單詞,把單詞演變?yōu)榫渥樱馨丫渥娱L成文章,而且要注意語法的準確性。在實際教育教學中,只有會學習的學生、主動學習的學生才能得到自主發(fā)展,才能適應(yīng)社會的需求,跟上時代的步伐,為將來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一個人如果愿意自學、勤于自學,那么,這個人就掌握了一把走向成功的“金鑰匙”。可見,學會學習、會主動學習的人,才能不斷獲取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才能適應(yīng)不斷變化的社會。因此,教師必須以發(fā)展學生的主動思維為宗旨,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zhì)。 總之,教師要把教育當成畢生去完成的事業(yè),而不是應(yīng)付了事或者只是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我們要用充沛的干勁,忙碌在自己的崗位上,與學生共同成長,待到山花爛漫時,期待桃李盡芬芳。
〔責任編輯: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