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以及學生工作體系向高校學生生活社區的不斷延伸,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在大學生成長成才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從五方面進行了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的探索并提出了若干建設啟示。
[關鍵詞]高校;學生生活社區;社區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1 — 0149 — 02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學生生活社區已經成為高校育人的重要陣地,成為大學生踐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重要基地,在大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作為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在生活社區學習生活中積淀下來的為廣大師生廣泛認同的一種生活習慣、文化理念和行為方式。不斷加強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對于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營造健康、文明、高雅、和諧的育人環境,培養大學生樹立良好的人文精神,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目前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不足
隨著高校規模擴大以及新校區的建設,許多高校學生生活社區的硬件設施都有了明顯的改善,但重物質,輕文化建設,文化活動偏少等問題依然存在,影響了高校學生生活社區的文化育人功能。主要表現在:
(一) 理念認識上的片面化。許多高校對于大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的意義認識不夠深刻,僅把高校學生生活社區定位在學生生活的場所,忽視了它的文化育人功能,從而在高校學生生活社區建設的指導思想、規劃布局、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等方面缺少了系統的文化考慮。在學生生活社區的建設中,也出現了重硬件設施,輕文化軟件的傾向,弱化了學生生活社區的教育引導和文化育人功能。
(二)管理隊伍上的缺失化。從高校學生生活社區建設管理部門來看,目前許多高校的學生生活社區建設僅局限于后勤、學工兩個部門,缺少有效的平臺和建設的合力。從管理人員來看,很多學校依然是以宿管員和輔導員管理為主,缺少了學生隊伍尤其是學生骨干的參與,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管理的方式來看,以教師管理為主,缺乏學生的自主管理。
(三)文化活動上的單一化。大學生興趣愛好廣泛,對于學生生活社區的文化活動也有多樣化的需求,目前很多高校學生生活社區的文化活動僅局限于學校固定的幾項活動,難以滿足不同學生個體對于個人成長成才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四)制度建設上的滯后性。目前很多高校都擁有一流的學生生活社區硬件設施,但缺乏完整有效的規章制度,不利于硬件設施功效和育人成效的最大發揮。
二、高校學生生活社區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一)加強研究規劃,深化思想認識
一要將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體系,鼓勵師生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借鑒先進的理念和有益的做法,不斷拓展深化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的理念、思路和途徑。
二要從學校改革發展的角度出發,將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納入學校的整體規劃,并在實際工作中將規劃與學校的改革建設結合起來,互相促動。
三是學校的領導以及領導機構要深化認識,尤其要認識到在目前中國高等教育進入內涵發展階段的今天,學校的硬件建設固然重要,但文化建設更為重要,要將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放在學校育人乃至學校改革發展的重要位置。
(二)加強隊伍建設,形成工作合力
一要建立領導協調機構,加強工作領導。成立學校學生生活社區管理委員會,負責學生生活社區的建設。這一機構由學校學生處、保衛處、宣傳部、團委、網絡中心、后勤公司、校園建設等多個部門組成,從而形成學生生活社區教育、管理、服務和文化建設的工作合力。
二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除了學生生活社區配備有專職的服務管理人員外,還要深入推進思政輔導員進公寓、進社區以及教師聯系學生寢室、聯系學生的“雙聯系”制度。
三要培養一支覆蓋面廣、滲透力強的學生干部隊伍。高校學生生活社區的主體是學生,除了教師的指導管理外,還要注重發揮學生組織、學生個體的自主管理作用,使學生(各類學生組織)成為學生生活社區管理的主力軍。
(三)注重制度建設,推進制度育人
高校學生生活社區制度文化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機構、規章制度和運行機制,是確保學生生活社區文化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2〕高校必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生生活社區規章制度,可以建立譬如《大學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大學生公寓管理條例及考核辦法》、《大學生社區文化活動管理辦法》、《大學生生活社區閱覽室管理條例》、《文明宿舍評選辦法》等制度。
(四)加強硬件建設,實現環境育人
高校學生生活社區物質環境是社區文化的載體,環境建設是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質環境的好壞,不僅關系到能否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場所,還關系到能否建立起良好環境氛圍等問題。筆者認為,在高校學生生活社區物質環境建設過程中尤其要注重增強社區物質環境的文化品位和藝術含量,使學生在有形或無形的文化熏陶中不斷接受教育。
一要在學生公寓內建設一流的學習生活設施。按照人文化、便捷化、現代化的目標建立一批富有人文氣息的硬件設施,比如高標準建設一批洗衣房、活動室、懇談事、閱覽室、自修室等設施。
二要建立健全學生生活社區自主管理服務平臺(簡稱“二家”“五中心”),包括黨員之家、學生之家、大學生活動中心、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大學生辦事中心、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大學生公寓管理中心等平臺,為學生在學生生活社區自主開展文化活動、黨建學習、就業指導、心理咨詢、辦事服務、創新創業提供服務。
三要整體、系統地規劃建設學生生活社區人文景觀。依托地域文化和學校歷史,建設體現紀念性、裝飾性和激勵性的雕塑、文化墻和文化景點;建設若干休閑綠地和庭院,滿足學生活動、交流、讀書、休憩的需要;巧妙布局,精心設計生活社區綠化,使園林植物與建筑物、山石、水體、廣場等其他環境要素相互呼應,營造美麗和諧的景觀帶。
四要注重學生生活社區人文氣息的營造。在社區辦事服務場所和學生寢室走廊的墻壁上懸掛名人畫像、格言警句;在社區人流量較大的地方設置固定的宣傳欄、信息窗;開展校內主要樓、路、橋、廣場等設施的命名,使學生透過設施和細節感受校園文化氣息。
(五)開展特色活動,建設品牌文化
對于大學生來說,文化決定著他們的價值取向,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認識水平。要針對不同年級、專業、性別的特點,開展學生喜聞樂見、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增強社區文化的思想性、教育性、實效性,真正達到社區文化育人的目的。
1.創辦《社區報》,以新穎的欄目、獨特的內涵,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和記錄大學生在思想、文化、生活方面的趣聞軼事,為學生學習交流提供載體。
2.開展講座、研討、交流活動。舉辦大學生文明戀愛報告會,學業適應講座,禮儀文化講座,學習經驗交流會,大學生辯論賽等活動,使學生在充滿文化氛圍的社區環境中受到熏陶、影響和激勵。
3.舉行一年一度的社區文化藝術節。包括大學生社區才藝大PK,校園十佳歌手大賽,夏日納涼晚會,青春舞會,趣味運動會等活動,用極具“家園”特色的形式和內容豐富社區文化。
4.建立社區“家園網”及各公寓樓網頁。網站可以包括心靈驛站、學海揚帆、黨團在線、熱線直通、專題討論等欄目,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網上網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一)樹立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一盤棋”的思想是做好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的前提。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工作作為高校學生工作的延伸,不是某一個或某幾個部門能做好的,涉及到很多部門甚至整個學校,需要集學校的整體力量來做,因此成立學校的統一領導機構非常必要。
(二)建立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的平臺是做好校園文化建設乃至高校學生工作的基礎。在高校學生生活社區建設中要結合各自實際,建立可以充分發揮學生自主管理的高校學生生活社區平臺,為實現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搭建平臺,達到管理育人的目的。
(三)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自主管理作用,調動廣大學生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做好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的關鍵。學生干部是高校學生生活社區建設的主力軍和骨干力量,在學生社區文化建設中,要充分調動校、院、班、寢室四級黨團組織學生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他們來主動組織、引導周圍的學生投身社區文化建設。同時要特別注重寢室長隊伍建設,寢室長作為學生生活社區的最基層管理力量,要進行集中培訓,加強對寢室長工作的檢查指導,發揮他們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
(四)積極調動廣大學生的廣泛參與性是加強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高校學生生活社區除了統一的領導機構,完善的硬件設施,健全的規章制度,一流的管理隊伍,最重要的是要有廣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只有每位學生的積極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才能促進高校社區文化建設取得更好的成效,達到育人的終極目標。
(五)堅持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主旋律是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的方向。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縮影。在加強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中要緊緊圍繞校園文化建設的主旋律,一方面注意傳承學校辦學特色和校園文化,另一方面要發揮社區在高校育人中的作用,充分挖掘其環境育人、管理育人、制度育人、活動育人和文化育人的作用,達到全面育人的成效。〔3〕
(六)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生活社區文化活動是高校學生生活社區文化建設的源泉。豐富多彩的活動,能使人在組織、策劃、管理和參與中得到磨礪和進步,同時也能增強彼此的協作性和團隊精神,通過社區文化節、社區電影節、社區情景劇等主題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學生生活社區文化活動內容,提升文化品位。
〔參 考 文 獻〕
〔1〕 檀寶生.學生社區建設的科學化路徑〔J〕.當代教育論壇,2011,(08).
〔2〕 王朝潔.談新時期高校學生社區文化建設之途徑―深圳大學社區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2007,(03).
〔3〕 俞立峰.高職院校寢室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理論觀察,2012,(03).
〔責任編輯: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