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05年牛津高中英語在江蘇使用以來,英語課程改革進入了一個關鍵階段,同時也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學的難度一下子加大了。如何順應潮流,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是每個英語教學者必須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現狀;思考
一、現狀分析
我省于2005年秋季開始全面啟用牛津高中英語Advance with English教材,從此我省的英語課程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重要的發展階段。2010年起又陸續對該教材進行了全面的修訂并增加了部分內容。
整套教材共十一個模塊,其中模塊一至模塊五,每模塊共三個單元,模塊六至模塊十一,每模塊四個單元。每單元含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Reading strategy,Word power,Grammar and usage,Task,Project以及Wordlist等內容,總詞匯量超過了5,000個。該教材實用性強,富有很強的時代精神。語言素材典型,內容貼近現實生活,表達規范,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和當今學生的特點,從而更容易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英語基礎較好及立志報考英語專業的學生尤為喜歡。他們覺得該教材與英美教材更為接近,語言地道,能真正學到所期待的英語知識。同時,該教材也具有內容多、難度大、詞匯量廣、信息面寬等特點。每個環節的處理都需要花大量時間,很多環節的處理很繁、生詞太多,學生甚至連弄懂題意都很困難,因此教學的難度很大,對后進生和條件較差的農村中學生來說更是致命的。有些學生由于跟不上教學節奏,上課發呆或睡覺等現象時有發生。農村學校教學條件有限,有些教學環節幾乎無法開展。隨著教學難度的進一步加大,勢必會影響和打擊這部分學生的學習信心,造成嚴重的兩極分化。另外,該教材由于編寫倉促,也出現一些不同程度的錯誤。
除此之外,教材還配有專門的練習冊、學習評價手冊等,很多學校還會配置一兩套練習,另外教師自己也要編一些題目,這些題目難度都很大,有的干脆一上來就是“高考鏈接”。學生還有其他八門課,幾乎每門課都有類似英語這樣的情況。由于時間得不到保證,教師的教學思路得不到貫徹實施,有時為了趕進度,某些環節只能草草了之或跳過。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該教材的實施不是減輕了學生的負擔,而是加重了學生的負擔。這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實際問題。
經過幾年的探索,廣大英語教師大膽改革,勇于創新,逐步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教學中的問題依然很多,如,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形式多樣化及增加學生討論、活動內容是英語新課改的必要途徑,但目前英語教學上主要存在兩種極端:(1)受高考指揮棒影響,很多教師認為最重要的還是高考要拿分。他們雖然嘴上也天天講課堂改革,但實際上還是沿用老一套,重知識傳授,輕智力開發和能力培養,對要求學生積極參與的討論和活動這樣的“無用功”盡量少做或堅決不做,而以大量的筆頭練習或測驗取而代之。另一些青年教師為了“教改”,單憑新奇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刺激學生的興趣,認為用多媒體上課就是教改。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盲目追求形式,用新奇的形式激發和占有學生的注意力,只會削減或分散學生對教學內容和目標的注意,降低教學效率。
二、教學思考
鑒于以上現狀,結合自己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就如何上好牛津高中英語有幾點不成熟的思考和同行們分享。
1.調整教學心態,做好學前指導
該教材不僅學生感到吃力,教師自身也處在摸索階段,也需調整好心態,勇于面對現實,以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接受挑戰。
高一階段,不要一上來就急于上新課,可以向上過牛津初中英語的初中教師了解教學情況,探討教學上的得失;讓學生熟悉高中英語的課程設置模式、課程目標和課程結構等,閱讀教材編寫體例和單元話題內容,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法指導,幫助其消除恐懼心理,讓他們盡快進入角色,要求學生配備一本《牛津中級英漢雙解詞典》。第一模塊應盡可能上得慢一些,讓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2.更新教學思路,改變學生學習習慣
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死板的傳授式教學,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上,讓學生學會學習。采用“先學后教、先練后講、以練代講”的教學原則,做到少講、精講,講學生最需要講的內容,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學生。
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能力,使學生逐步養成主動獲取信息的習慣,給學生提供相互探討問題的機會,如,教材上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可先發動學生討論,教師再根據其反饋的信息,進行歸納和總結。要為學生搭建展示才華的平臺,張揚學生的個性特長,例如小組討論后要及時組織學生交流,展示小組研討的成果,隨后及時給予激勵性評價。
3.嚴格執行新課標,狠抓詞匯和閱讀教學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為我們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標準,這是高考的一個重要依據。因此,不管高考怎樣變化,只要我們嚴格按照新課程標準扎扎實實地上好每一堂課,我們就會做到心里不慌,從容應對。同時,應狠抓“雙基”不放松,加強詞匯和閱讀教學,忽視了基本功的教學,沒有一定的詞匯量和閱讀量做鋪墊,一切都是空話。從一開始就要強化詞匯和閱讀教學,課堂以外,要讓學生養成勤記單詞、定期閱讀的好習慣。要求每個學生制訂單詞記憶及閱讀計劃,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完成規定的量。教師定期督促和檢查。
4.減輕學習負擔,因材施教
教師的任務就是將復雜煩瑣,學生難以接受的東西變成簡單明確,學生樂于接受的東西。課前一定要做好歸納整理和篩選工作,教學中的難點、重點,教師心中應有一本賬,做到不自亂陣腳,心中有數,在最恰當的時機給予學生及時的點撥。某些復雜的環節,如Welcome to the unit,Discussion等,處理前可提供一些關鍵的詞或句子,讓學生有話可講或能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對于詞匯表中提供的詞匯,應要求學生無條件記住,而對Reading strategy,Word power,Grammar and usage,Task等環節中的生詞及某些專有名詞或術語則要求能記則記,不能記了解一下就行了。另外,教師一定要嚴把練習質量關,注意精選,不要盲目引進成套練習,切忌讓學生陷入題海戰,穿新鞋走老路。
尊重學困生,了解他們的心態和苦衷,除了多關心鼓勵外,課后還應做好學法指導,指導他們抓好課前預習,學會課堂聽講,教學中碰到較容易的問題,可適時讓他們回答,課后盡量布置一些他們能做的作業,并堅持面批。對于基礎薄弱的農村中學,教師應根據實際,做到變中求穩,循序漸進,切忌“假”“大”“空”充斥課堂。
5.徹底轉變教學觀念,發揮網絡資源優勢
課程改革對教師來說是挑戰,同時也是機遇,教師應認真學習新課標、研究新學情,反思和總結以前的教學得失,勇于摒棄一些傳統的、過時的東西。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學生,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學生,要善于傾聽學生的呼聲,適時調整和改進教學。
上文提到,新教材知識面廣,信息量大,許多內容教師也是第一次碰到或了解不夠全面,單憑一己之力是遠遠不夠的,如Yeti,UFO,Loch Ness Monster,Stonehenge,the Great Pyramid等,只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才能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教師除了更多地收集網上信息,還應更多地應用網絡教育,發揮多媒體教育的優勢,給學生一個直觀的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無疑勝過空洞的說教,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教學內容可做取舍,不必面面俱到
不同的學校教學條件、師資及生源等各不相同,新課程標準也明確規定了學習要求,故各校可結合當地教學實際,對教學內容做一些必要的取舍。并非每個環節都需要詳細講解或操練,尤其到了模塊八以后,取舍的力度還可以加大一些,當然也必須把握好一定的度,比如高考規定的詞匯,沒有任何打折的余地。
以上筆者就牛津高中英語的教學現狀及設想提出了幾點不成熟的看法。需要說明的是,文中提到的某些問題,筆者自己也存在,所提建議也并非全是本人經驗之談。新課標的實施對每個英語教學者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但成功只青睞于勇于探索、不斷進取的人,本人愿意攜手各位同仁接受這個挑戰。
參考文獻:
曹瑞珍.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特色分析[J].基礎教育課程,2006(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高淳高級中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