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性多種多樣,幽默感是優美的。
關鍵詞:語言藝術;幽默感;情趣
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數學是一門呆板、生硬的學科。在小學時有一些動手的知識點,比如說,求一些有規律的數的排列、圖形的認知等,學生還是有一些興趣,但到了高中,需要記憶的內容增多,學生感覺越來越枯燥,這時就需要教師運用語言的藝術和幽默感來調節課堂的氣氛。
一、態度親切和善,感情豐富真摯
教學語言是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紐帶,親切和善的語言能使學生保持積極舒暢的學習心情,從而產生正能量,喚起求知的欲望。對待學困生,更應維護他們的自尊心,激勵他們的斗志。如果對學生的錯誤一味地批評、責罰,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信心,由討厭數學教師到討厭數學學科。
二、教學語言要活潑生動、通俗易懂
教學語言既不能一味地用書面用語,又不能都是口頭用語,要通俗明了,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教師應該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深奧的知識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教學素養給學生學習數學點起前行的燈,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數學浩瀚的海洋里翱翔。
三、教學語言要幽默風趣、生活化
幽默不是惡搞,不是嘩眾取寵,它是一種較高的語言境界,它引人思索,加深記憶,數學教師的語言幽默是多方面的。
1.可以讓課堂氣氛活躍
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學生心情愉悅的學習和機械的“填鴨式”學習,其效果是大不一樣的。
2.能調和師生間的關系
在我上課時有這樣的感覺,如果教師冷若冰霜,學生就呆若木雞。如果教師面帶笑容,學生就思緒敏捷。
3.能開啟學生的求知欲
學生在課堂上很容易疲憊、溜號。如果教師能在數學課堂中適時來點幽默,就猶如給學生一劑“興奮劑”。
四、教學語言要準確規范
數學教師對定義、定理的敘述要準確,不能出現歧義。如,講述等差數列的概念時,必須強調“從第二項起”“同一個常數”等,必須用科學的術語來授課,不能用白話和方言來表達概念。
五、無聲語言——手勢和表情
我們可以用眼睛表達高興、氣憤、贊許、反對,用嚴肅的目光去審視不注意聽課的學生,比大聲訓斥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在課堂中,手勢使用得當可以增強語言力度,吸引學生的眼光,增添色彩和活力。
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性是多種多樣的,幽默感是優美的,它們給枯燥的數學知識披上一層絢麗的色彩,使學生如沐春風。教師一個會意的微笑,一個簡單的動作,都可以折射出智慧之光,讓數學課堂更生動多彩。
參考文獻:
陳小龍.論數學教學中的語言藝術.學苑教育,2013(07).
(作者單位 吉林省乾安縣第七中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