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質量和班級管理的前提,因而處理好師生關系是教師的首要任務。而今課堂中的師生關系,要么就是教師過于嚴厲,學生見到教師如老鼠見了貓。另外一種就是教師過于隨意,導致班上的學生調皮搗蛋的較多,課堂紀律較差。
關鍵詞:師生關系;融洽;交流
隨著素質教育強調的新型師生關系,很多教師都會為如何處理師生關系發愁,因為現在的孩子心理年齡要比原來的孩子成長得更早,主要是因為他們很早就接觸了電腦等信息化設備,導致很多學生的想法越來越豐富,如果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就很有可能將師生關系變得比較尷尬,影響教學質量。那么,該如何處理好師生關系呢?
一、了解師生關系不融洽的原因
課堂上,有的班級的學生很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認真地聽講且積極地回答問題。但也有部分班級的學生在課堂上一言不發,只有教師在臺上唱獨角戲。存在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對學生的態度。要么是學生怕教師,要么是教師沒有花時間去走近學生。
二、“蹲”下身子熱心與學生交流
新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一直強調要轉化角色。在一次評選“學習之星”時,我沒有征求學生的同意,自己做決定評出了“學習之星”,結果有學生說不公平,說評出的“學習之星”中有的成績好,但是不愿意幫助別人,沒有資格評選。這以后的每次評選我都讓學生親自參加,讓他們感覺到教師和他們是朋友,也會尊重他們的決定。
三、尊重學生表達的個人觀點
作為教師,我們不能把自己的主觀意識強加給學生。學生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觀意見。在課堂上,要讓學生敢于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正確觀點,不要因為有點不合教師的思路就否定了他們的答案。同時在課外,學生有什么好的建議,或是有什么喜歡的事情,我們教師都可以酌情考慮讓學生參加。
四、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
想的決定做的。有一次,在我所管理的班級中我狠批了因上網而導致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的一個學生,在幾天以后,他上課都是睡覺,仿佛是和我賭氣,結果考試下來成績急速下滑。經了解,原來他父母不在身邊,由奶奶監管,他上網是因為想爸爸媽媽,與他們聊天。當我了解情況后,我表揚他有孝心,同時告訴他,如果按時交作業,用心學習,取得好成績,父母就會更高興。此后,他都會按時完成作業,成績也上去了,臉上浮現出了笑容,他過得很開心。
總之,要想師生關系變得融洽,我們就必須了解學生,學會用心與學生交流。那樣學生就會全身心地和教師交流,會對我們的班級起著較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成有信.教育學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單位 江西省南康市橫市中學)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