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早讀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應引起教師和學生的重視。但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對早讀課放任自流,造成早讀課效率低下、不受學生歡迎的困境。其實,對于早讀課,如果能充分認識其意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那么它對打造語文高效課堂亦是十分有用的。
關鍵詞:早讀課;意義;開發利用;高效課堂
早讀課是語文課堂的延伸與補充,是培養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絕佳時間。但如今早讀課的形式和質量都不盡如人意,這從早讀課出現的一些現象可見一斑:早讀時班主任找學生談話,搞衛生;學生只是齊讀或剛開始大聲、漸漸小聲以致最后無聲;只會機械背誦等。之所以出現這些現象,是因為學生和部分教師不清楚早讀課的意義與形式。為了更有效地開展早讀課,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淺薄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早讀課的重要性
1.積累知識
語文的知識體系龐大而雜亂,非一日之功可以形成,因此需要不斷進行知識的梳理與積累。利用早讀課可以系統地完成漢字音形義、成語、寫作素材的積累等。
2.提高能力
語文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讀在四種能力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早讀課應該倡導學生大聲朗讀,這是提高學生上述四種能力,特別是讀的能力的捷徑。中國文字的音、形、義皆美,需讀來細細品味。對于文言文、詩、詞、賦、曲來說,唯有讀才更能品出它的內在美。
3.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早讀課是培養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絕佳時間。有效的朗讀可以激發興趣,燃起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幫助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對于高考的大閱讀,很多學生失分嚴重,主要就是他們不能靜下心來認真閱讀,而早讀課正好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經過訓練,即使在不是很安靜的環境下都能認真閱讀,那么,在考場上遇到試題又怎會因緊張而頭腦空白呢?
4.愉悅身心,陶冶情操
漢語言文字本身的整飭美、回環美、抑揚美,需讀來細細玩味。漢語言作品,尤其需要通過出聲朗讀才能領悟其曼妙優雅。利用好早讀課可以形成至美境界,可以愉悅身心。《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重視提高人文素養,也主張靠熏陶、感染、潛移默化達到目的。
二、提升早讀課效率的措施
1.目標明確,全員參與
早讀任務應該具體化,最好具體到每一節課。同時要有硬性規定的人人都必須落實的目標,最好由教師以文件的形式打印出來分發給學生,并督促學生及時完成當日的目標。本人所執教的學校每周都有一套基礎訓練題,上面明確規定了每節早讀課的背誦篇目,并附有相應的檢測題,便于教師督促落實背誦任務。
2.管理到位,及時檢測
要分工明確,確保任務的具體落實。可把班上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小組長負責督促檢查。另外,教師最好利用早讀時間進行抽查抽背,另外,還要一周或一月以筆試的形式檢測一次,以便掌握真實的情況,同時也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
3.精心選材,全程指導
高中學生缺乏素材鑒別能力,他們并不知道什么適合閱讀。所以教師應該針對整個高中三年以及高中語文知識體系,認真選擇文質兼備的真正適合誦讀的材料,編制一套系統的語文早讀教材,既要有大綱要求背誦的篇目或者經典佳作,也要有語文基礎知識或者學生習作。這個工程浩大,最好學校語文組教師全員參與。本人執教的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這項活動已有時日,甚有成效。教研組長通常提前兩周安排一名教師開始搜集資料,然后篩選整合后印發成稿,向全年級學生發放,科任教師自行安排時間督促學生閱讀。
4.以思導讀,讀寫結合
除了高考背誦篇目,本人還整理了許多關于作文開頭、結尾、論據等早讀素材,一周安排一節早讀課讓學生專門誦讀這些作文素材,然后指導他們如何用于考場作文上。當他們的作文成績逐漸提升時,他們才會更加熱愛朗讀,愛上早讀課。
三、開展靈活多樣的朗讀形式
千篇一律的早讀形式會使許多學生產生朗讀疲勞現象,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可以開展靈活多樣的朗讀形式以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
下面介紹幾種可操作的朗讀形式:
1.早讀課以讀為主
但教師如果一味地強調學生去讀去背,那么過不了多久,學生就會產生疲勞感和枯燥感,甚至是逆反心理,這樣勢必影響早讀課的效果。教師假如能根據學生的這一生理和心理特點,要求學生動用多種感官參與早讀,做到“心到、眼到、口到”,采用邊讀邊記、背誦后及時默寫、請同桌讀自己默寫等形式,這樣才能大大調動學生早讀的積極性。
2.聲情并茂的范讀
在早讀課中,教師要做好范讀和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去把握朗讀不同作品的語氣,讓學生體驗到朗讀的藝術魅力。對一些文質兼美、感情充沛的課文,教師要仔細揣摩,認真體味,為學生提供準確清晰、洪亮流暢、激情澎湃的示范性朗讀,這不僅有助于避免學生讀錯字、讀破句,而且有助于學生更深刻透徹地理解課文,誘發情感共鳴,激發學生感悟蘊涵在文中的文字美、語言美、情感美。
3.詩情畫意地配樂讀
文學與音樂有著不解之緣,音樂以特有的旋律和節奏塑造藝術形象,把人們帶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喚起人們的情感。當文字與情調相吻合的音樂交相輝映時,便會產生和諧共振的效果。如,在讀《荷塘月色》時,播放貝多芬的《月光曲》,在音樂中朗讀能更好體味月光的輕柔、飄緲、朦朧。在誦讀《琵琶行》時,播放林海的《琵琶語》,使學生驚嘆白居易的高超筆法。
總之,教師不僅應該善于觀察和總結早讀課效率低下的原因,也要知曉早讀課的意義,還要創新早讀課形式。早讀課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早讀才能持之以恒。早讀課切實提高學生朗讀水平,促進聽、說、寫的進步,才會使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有一個質的飛躍。
(作者單位 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茚旺高中)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