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的理念預示著語文課堂教學將是以充分激發學生求知興趣,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我在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讓“閱讀”課堂真正變成“悅讀”的樂園。
一、生動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樂”學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應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教學《姥姥的剪紙》一課時,我先在課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種剪紙的圖片,在導入新課時,我采用了故事導入法,告訴學生剪紙的來歷,然后出示剪紙的圖片,把它們貼在黑板上,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被激起,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入情入境,展開想象,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的學習之門。
二、多種朗讀方法讓學生“活”學
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文質兼美,其精妙的語言、深邃的思想、獨到的見解,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誦讀,如,組織讀書會、表演課本劇、寫讀后感等,以發揮學生的一技之長,發掘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在朗讀過程中,理解內容、積累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如,在教學《負荊請罪》一課時,主要引導學生對劇中人物的語言進行反復誦讀,以悟出他們內心的想法。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課后自編自演了課本劇,他們那豐富生動的話語、形象逼真的表演手法,體現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的教學讓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得到升華。
三、學生在放飛思維中“互”學
教學建議中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如,在教學《山谷中的謎底》一課時,揭示課題后,我先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把開始時的問題答案在文中標注出來,不明白的地方用問號圈出。要求學生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促使學生在最大限度里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學完后問學生:“學了這個故事,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學生都回答了遇到困難要適時退讓才能成功。可有一個學生卻回答得不同,他說:“為什么以前老師家長都要求我們遇到難事不屈不撓,一定要克服呢?”他的回答激起千層浪,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并列舉了抗戰時期的地道戰等事例。最后,我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作了全面的總結,使他們對課文的寓意有了比較正確的理解。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四、調動感官激發學生拓展“延”學
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如,在教學《大自然的文字》一課后,有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除了文中提到的,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文字?”教師隨機應變,發動學生,說:“你們想想吧!看誰知道?”學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見,我問:“你們怎么知道的?”“我是在《小哥白尼》上讀到的。”“我是在《科普畫報》上知道的。”由于學生多看課外書,既提高了閱讀能力又增加了科學知識,激勵學生廣泛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途徑。平時,我就注意適當地介紹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讀物讓他們閱讀,還啟發學生運用教學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閱讀。因此,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五、收獲成功,學生自然“悅”學
著名作家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如何有效地提高弱勢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呢?在教學中我實行分層施教,幫助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水平,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然后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學習困難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另外,對于學困生我還經常作出一些激勵性的評價。不但承認了學生的進步,而且強化了學生的進步,并使學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進步。由此喜歡上語文老師,也喜歡上語文課。
總之,要讓我們的語文閱讀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讓“閱讀”課堂真正成為“悅讀”的樂園。
(作者單位 江蘇省濱海縣通榆中心小學)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