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乘著新課改的這股“春風”,小學數學教師也在這“春風”中試圖尋找課堂教學的突破口,以實現有效或高效課堂。但在對新舊教學模式對比思索之后發現:無論是分層教學,還是新課程理念,都離不開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發。通過以“情境創設”調動興趣、以“問題設計”激發思維、以“課堂需要”安排討論三個方面,闡述了以主動性培養小學生數學素養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主動性;培養;素養
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素養就是指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良好的數學思維和對數學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自從新課程改革成為廣大中小學教師的討論話題以來,關于課堂教學的方法與策略的探討,就一直成為教育界的研究熱點。其實,無論是原先的“分層教學”“因材施教”,還是“新課程理念”“杜郎口模式”,這些教學思想、理論、策略,都是為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而提出。所以,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將是一個永恒的課題。而影響學生數學素養的因素也有很多,其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新課程也要求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數學活動。因此,在當今有效教學又一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之際,探討以主動性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就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近兩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策略。
一、以“情境創設”調動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要想激發起學生對數學課堂學習的主動性,最要緊的事應當是調動學生的興趣。而《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體驗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征,獲得一些經驗。”由此可見,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離不開一定的教學情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來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
通過這樣的情境創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得到有效的激發,能夠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對分數更深入的探索中去,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大大提高。
二、以“問題設計”激發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問題設計”非常關鍵,如果設計得巧妙,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潛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否則,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同樣是學習“小數的性質”,有兩位教師分別進行了不同的設計:
案例甲:設計由教師提出問題。
師:大家在購買學習用具時,遇到過小數嗎?(學生有些不知所措)
(教師進一步提示物品標簽上的價格)
生:我遇到過,我這支鋼筆標價是3.50元。
師:那你買這支鋼筆時花了多少錢?
生:我花了三塊五,也就是3.5元。
師: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3.50=3.5。那么,這兩個數為什么相等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案例乙:設計由學生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都買過東西吧,你們還記得它們的標價和實際花的錢嗎?
生:我記得一包干脆面的標價是1.60元,我買時花了1.6元。
師:干脆面的標價是1.60元,而你買時花了1.6元,店老板不虧本嗎?
生:不會虧本的,因為1.60元=1.6元。
師:其他同學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呢?
生:我遇到過2.90元=2.9元。
……
師:看來生活中還存在很多類似的事情。同學們有疑惑嗎?
生:為什么1.60元=1.6元、2.90元=2.9元呢?是不是后面的零可以去掉呢?
師:同學們提出的疑問是有道理的,生活中有許多看似簡單的現象,背后卻隱藏著某種數學規律。那么,今天的這個規律是什么呢?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從上面兩個案例的比較中可以發現:在案例甲中,教師讓學生交流購買學習用具時的小數,問題范圍較大,學生沒有明確的思考目標,而且沒有沒有利用好生成的資源3.50元=3.5元,去進行課題導入的問題設計,學生思維沒有得到充分挖掘,更談不上主動性的調動和激發。而在案例乙中,教師以問題“干脆面的標價是1.60元,而你買時花了1.6元,店老板不虧本嗎”,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擴散,也使得學生在課堂教學習中能夠主動參與。
三、以“課堂需要”安排討論
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以“課堂需要”安排討論,安排兩個練習:(1)“分數加法”;(2)“分數減法”。對于這兩個小題,由前面的同分母加法的計算經驗和教師在黑板上的例題板書,學生不存在什么困難,所以沒必要安排課堂討論再去完成解答。而在學生解答時,考慮到學生對前面的異分母分數的加法還沒掌握好,所以安排了小組討論,以小組為單位來解答這個題目。結果是:學生參與熱情高,主動要求到黑板前板演解題過程,課堂教學效果很好。由此可見,在課堂教學中,切不可不顧實際需要而亂安排學生討論,只有學生需要的,才是最好的,也只有以“課堂需要”安排討論,學生的主動性才能得以調動。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只注重表象層面的新課改追隨者,而忽視課堂教學的實質內涵,就會使數學課堂變得“無味”而沒有光彩。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依據新課程理念,通過適當的情境創設來調動興趣,以巧妙的問題設計激發思維,并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安排課堂討論,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他們良好的數學素養,從而給課堂以鮮活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李存江.略談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的途徑[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1(28).
[2]陳麗英.淺談小學數學開放性問題的設計[J].中華少年:教學世界,2010(6).
[3]章穎.小學數學有效問題設計策略[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1(Z3).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新華實驗小學)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