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而其中,語文是一門充滿趣味的引人入勝的學科。語文學科就好比一個“聚寶盆”,語文學科里所散發的魅力讓人著迷。僅拿教材來說,它匯聚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蘊含了極其廣泛、極其深刻和極其豐富的內容。通過語文學科這個媒介去感受世界文化、中國文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受益匪淺,同時,這對促進教學改革、推動學校素質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語文教材;趣味性所在;學科意義
語文這門學科長久以來作為考試中的一支主力軍,我想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只看到了語文可以在取得理想的分數中的砝碼作用,卻忽視了語文這門學科對我們的真正意義。它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增長我們的見識,激發我們的想象力。因此,理解語文的本質,探索語文的奧秘,感受語文帶給我們的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樂趣是尤其重要的。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美的事物”
這涉及我們應該有怎樣的語文觀。如果單純地認為美的事物就是幾篇課文,那是非常片面的,只能勉強算作是小語文觀。語文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它不僅僅是課文,不僅僅是文章,還有語言和言語,這才能算得上是大語文觀。高中語文課文里薈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大作。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國度的審美情趣、審美要求和審美理念,內涵極其豐富和極其廣泛的美育資源,我們可以利用這一海量的美育資源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其次,是言語方面,要多聽多讀,才能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審美能力。還有一點就是對漢字本身的審美培養。我們的方塊字能發展成獨步中外的藝術,絕對是與它具有美的特質是分不開的。
二、在寫字課中體驗漢字的非凡魅力
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且一直使用到現在的唯一的文字。中華民族創造的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如,政治、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方面的重大成果都是靠漢字記錄的,流傳到現在,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的財富。漢字除了傳承歷史文化外,還有陶冶情操的功能。漢字外形是很形象和具有美感的。
有句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在語文學習中去認真發覺探索語文本身的趣味性,才能德、智、體、美共同發展。總之,只有做到學習與興趣的有機結合,在語文學習中善于發現樂趣,抱著探索與欣賞的心態,才能陶冶情操,培養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增強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凡愛萍.淺談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以情激趣”[J].學周刊,2011(34).
(作者單位 甘肅省涇川縣第三中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