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音樂教育在學校實施素質教育中不僅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還有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的重要作用。而當下的音樂教學中存在著不少問題,阻礙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只有及時反思,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在初中音樂課的教學中實現音樂教育的真正價值。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問題;對策
我從事音樂教學多年,經常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音樂課上,學生們很認真,生怕出錯,面無表情,牙關緊咬,歌唱得沒有毛病,但在歌聲中只有技巧的把握,沒有感情的傳遞。然而在課下,學生神采飛揚,口中的小調唱得很是悠然自得,悠揚動聽,滿滿的歡喜愉悅之情從歌聲中流淌而來。學生們這么愛唱歌,但是在音樂課上為什么不能這樣呢?我們的音樂課到底出現了什么問題呢?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陳舊的觀念很頑固
雖然現如今實行素質教育,摒棄應試教育,要求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校和教師根本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影響,因為目前對學生的甄選依然是通過考試。于是音樂在學校里的副科地位就像纏在頭發上的口香糖,怎么都擺脫不掉,再加上教師本身就對音樂的重視力度也不夠,經常會讓出課堂時間給其他的主科老師或者是讓學生寫作業,自習等。教學因循守舊,不肯變革,使得頑固而又陳舊的教學觀念嚴重影響了音樂教學的變革和發展。
2.音樂教學方式不恰當
教師的教學方法在提高教學質量上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音樂活動的習慣,從而促進學生終身音樂的學習,都離不開老師的教學。傳統教學中,一來教學方式陳舊單一,那種以教師為中心,語言文字的大量解說,卻很少提到音樂語言和感情藝術的教學,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來是對新式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應用不當,在教學中無法真正體現出這些教學方式的優越性。
3.音樂本身無法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
在初中的音樂教材中,大多都是中外音樂中的經典作品,但是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很難滿足他們的心理發展和興趣需求,所以學生在音樂課上自然是得不到音樂的享受和快樂的心情,音樂教學的質量也就無法提高。
二、解決初中音樂教學問題的對策
1.轉變觀念
就像粘在頭發上的口香糖,我們完全可以將頭發剪掉,新的頭發就會順利長出來。但如果我們念舊不舍得,那么陳舊的思想就會牢牢抱住我們的腦袋,改革的思想就無法進來。所以我們要乘著素質教育開展的東風,學校和教師都應該及時轉變觀念,重新認識音樂教學在學校發展和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音樂教學中,圍繞學科的性質、特點和價值,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和態度及審美的能力和情趣,從而給學生更加豐富的感情體驗,促使個性發展,實現素質的全面提高。
2.改善方法
首先,改變陳舊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在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的傳授過程中,改變以往“一言堂”的教學模式,給學生留下更多的空間和實踐機會,重視學生主動性的發揮。教師要多開展一些音樂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做活動的主人,從而能夠自己動手動腦,求疑解惑,解放思想,努力創新。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確,教師作為指導者,應該分析學生的錯誤,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糾正學生的錯誤,使學生得到發展。其次,要更好更合理更恰當地應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深入研讀教材,提高自己,并充分了解學生,把握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充分發揮新式教學方式的優勢,避免教學方式的濫用而影響初中音樂的教學效率。
3.開發資源
現如今,好多音樂教材中的音樂曲目都無法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所以教師要有效開發音樂資源和音樂優勢,對于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改動,而不是一味按教學大綱走。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走近學生,關心學生,了解學生,掌握學生對于音樂類型的喜歡程度,從而對于教材中的教學曲目進行適當的刪減和補充。如學生比較喜歡一些明星的流行歌曲,或是網絡上的一些歌曲,我們就可以從中挑選一些內容積極向上,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歌曲,拿到課堂上。這樣課上課外資源相互結合,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興趣需要,還能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在初中音樂的教學中,需要我們不斷教學,不斷反思,找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能夠針對問題及時轉變我們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使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使初中音樂教學得到改革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金亞文,初中音樂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聶小春,中學音樂課堂教學模式探新[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24).
[3]王梅霞,關于音樂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探微[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3(06).
(作者單位 浙江省浦江縣第四中學)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