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有意識地滲透情感教育,以促使學生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親情;愛國
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發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真正成為品德、智力、體質、美感及勞動態度和習慣都得到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立足于教材內容,充分發揮語文的價值,以促使學生獲得綜合性的發展。
一、親情教育的滲透
oJpIIprmSKbPq1ROaxPfFqSnyD2I4vcAQ+nSew7J5Fg=隨著獨生子女的越來越多,一些家長的過分溺愛讓學生感受不到親情的價值,不懂得何為感恩,使大部分學生認為,家長供自己上學、供自己吃好的、穿好的、玩高級的手機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我們在感慨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想一想,我們的教育是不是也出問題了,我們灌輸的親情教育難道只是為了讓學生應對考試嗎?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重塑教學理念,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中,滲透親情教育,以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例如,在教學《父母的心》時,我采取的是先學后教的教學法,首先,我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本,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2)你認為父親和母親所找的那些理由是真正的理由嗎?(3)我們的父母這樣深深地愛著我們,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父母呢?接著讓學生把在自學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我,然后,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以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讓學生切身體會文中平實語言中飽含的深情。
二、愛國教育的滲透
愛國主義精神是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反過來又給予中華民族歷史發展以重大的影響。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我們要充分發揮語文教材的價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如,教學《始終眷戀著祖國》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文本所包含的愛國、報國的赤子深情。在授課的時候,我采取的是小組討論學習的模式,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重點詞句進行理解分析,如,他認為:“錢學森無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他曾經說:“我寧肯槍斃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國。”這兩句話說明了什么?“為了減少朋友們的麻煩,整整五年,錢學森處在與世隔絕的境地。”這句話表達了什么意思?等等。這樣引導學生結合文本內容進行思考,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加強小組之間的合作,更主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讓學生學會用科學文化知識來充實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確保語文課堂的高效進行。
總之,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充分展示語文教材的價值,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的同時,也促使學生的情感教育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劉翠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M].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5).
(作者單位 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八巨初級中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