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農村小學從事語文教學20多年了,一直在嘗試著培養農村孩子的課外閱讀能力。通過多年的努力實踐,總結出了以下幾點經驗:
一、課內精讀與課外閱讀有機聯系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學生能夠舉一反三。”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材分析的時候就應該考慮怎樣引導學生從教材中想開去。課外進行有計劃地擴大范圍的閱讀,這樣做建立課內精讀與課外閱讀之間的有機聯系,既通過拓展閱讀加深對課內知識的理解,又豐富學生的讀書生活,擴大知識面,提高自學能力。可是在農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調查中不難看出有很多學生并沒有運用所學習到的閱讀方法進行課外閱讀。他們的課外閱讀變成了一種簡單的瀏覽,至于其中蘊含的初衷卻很少去考慮與琢磨。閱讀能力與效果也始終停留在淺層的水平,難以提高。對于這點,我是這樣嘗試的。(1)對照式。如,學習《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時,學生對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產生了欽佩之情,此時不妨趁熱打鐵,拿此文與《雞毛信》等作品對照,要求他們分析人物性格,往往受益匪淺,這種方法對學生來說更有吸引力。(2)擴大式。有些語文是根據原作改編或刪選的,要求學生找到原作把整本書讀完。如,學習了課文《景陽岡》后,要求將長篇小說《水滸傳》看完,因學生已有讀懂課文的基礎,再讀原作不會有太大困難,往往特別有興趣。(3)薦讀式。教師在課內適時推薦與課文有關的書給學生,讓大家課外去暢讀。如,學習了豐子愷的《白鵝》,向學生介紹豐子愷的有關情況和其他文章,達到加深認識、擴充閱讀面的目的。
二、推薦好書,拓展閱讀范圍
1.推薦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書籍
課外閱讀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我們推薦讀物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如,上完了《丑小鴨》,我們可以讓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選》;學習了《全神貫注》,可以向學生推薦《世界上下五千年》。
2.推薦與學生年齡特點相適宜的書籍
小學六年,跨度很大。我們推薦讀物時,不能一刀切,必須根據不同年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向學生推薦書籍名單。如,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可向他們推薦帶連環畫、注音的成語故事、童話故事之類的書;而三、四年級學生擁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具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可以向他們推薦《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十萬個為什么》等書籍;而高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鑒賞能力和觀察事物的獨特視角,可向學生介紹一些世界中外名著的簡縮本,優秀的古典詩詞,及一些時事新聞報道等。
三、拓展學生課外閱讀的途徑
當今世界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高速公路正在全球迅速延伸,學生也被各類信息包圍著。作為教師,要積極拓展渠道,為學生的課外閱讀保駕護航;要讓學生明白當今社會要學會通過各種媒介接受大量信息,課外閱讀不能僅限于課本,除了書籍之外,還可以借助網絡、電視里的一些優秀欄目獲取知識。
1.加強家校配合,營造讀書氛圍
課外閱讀是一種在課外學生獨立操縱情況下,靠一種自愿自覺的意念支配的一種閱讀方式,它脫離了教師的直接指導。可見,課外閱讀的進行與家長的監督與影響密不可分。只有有了家長得力的支持,我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才會得到有力的保障。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與家長進行這方面的溝通。雖然由于農村家長的文化素質較低,思想意識還很落后,但是經過艱苦的努力,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愿意和孩子一起閱讀。
2.充分利用學校圖書資源
近年來國家對農村教育加大了投入力度,為各個學校都逐年配備了一定數量的圖書。學校要懂得閱讀對培養人的意義,盡可能地開放圖書室。各位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到圖書室借閱,還可發動學生從家里拿來自己的書籍,用開展“圖書角”的方法為班級制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太山鎮躍進小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