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教學都有自身的專業知識特點,數學教學也要為職業實用性服務,同時職業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數學基礎薄弱的情況。鑒于此,通過對職業學校數學教學中如何根據學生特點通過問題情境讓數學與生活、社會、世界有機地聯系起來,引導學生主動懷疑、思考,調動學習積極性進行了討論和研究。
關鍵詞:問題情境;職業數學;認知規律
數學作為職業學校必學的基礎課程,是提高數學素養,為學生進入社會生活、經濟建設提供基礎知識的重要課程,同時也是學習其他專業的基礎學科。數學作為邏輯性、抽象性、想象力、精確性、創造力于一體的學科,加上職業學校學生基礎普遍較差,在雙重影響下,很多學生選擇逃避。因此,職業學校老師在遵循教學要求的同時,必須打破課程體系,拓展教學資源,讓數學與生活、社會、世界有機地聯系起來,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激發他學主動學習欲望。在設置問題時,老師必須根據學生特點,引導學生主動懷疑、思考,調動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對數學問題情境教學含義的理解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掌握的知識量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怎樣掌握知識,所以探究性學習逐漸成為當今社會公認的學習過程與方式。探究性學習能不斷提高學生觀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性學習作為一個積極的學習過程,不僅能為學生發展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同時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探究精神。
二、職業學校數學問題情境教學含義案例
數學作為人類生活必需的工具,學生生活經驗與數學知識具有密切的聯系,為了更好地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老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添設情境,將教學工作生活化、課堂化、試驗化,從而將數學知識轉化成易于理解、生動有趣的事物。
如,在“二次函數”應用中,可以先從橋梁設計師的角度出發,讓學生主動思考數學與橋梁設計師的關系,由橋形引入拋物線,在自然而然的切入主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探討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的關系,進而為解決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該題的石拱橋會自然形成拋物線,拱高為25米,跨度為40米,在距離水面16米的高度求橋拱跨度?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在探討二次函數與問題關系時,應該鼓勵學生發表見解,將小組解題思路與答案進行對比,從而得到正確答案,又能激發學生思維。在立體幾何異面直線構成的角、與平面和直線構成的角的關系特征學習中,直線a、b為異面直線,經過任一點O就可以引出a//a′,b//b′,此時我們就可以講a′與b′形成的銳角或者直角叫做異面直線a與b形成的角。而平面射影與平面斜線構成的銳角,就是平面與直線生成的角,它們的主要特點是將三維空間轉換成二維空間。
三、提高職業學校數學問題情境教學的建議
良好的問題情境,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參與的動機與學習欲望,還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問題探究與交流合作中,進而掌握學習難點與重點。從目前我省的職業院校數學教學過程來看,雖然在新課改的壓力下,很多老師想創設問題情境,但是受傳統教育模式影響嚴重,忽視了問題情境的實效性與目的性,這種神離形似的設計,不僅和教學理念存在偏差,在教學情境中也存在很多偏差。
在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不只是將學生從整體結構引到語言運用與理解中,還必須注重語言表達的直觀性,在拓展學生思維的同時,讓學生情感態度、思考能力與價值觀念都得到有效提升。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節拍,問題情境的創設不能完全依賴于教材,在以教材知識重點為核心的過程中,從學生知識經驗以及發展水平出發,在不同的探討方式、表達方式中,滿足多元化的學習要求。
針對上述現象,為了進一步提高問題情境教學成效,在情境設計中,必須明確教學目標,根據數學內部矛盾以及社會需求,從數學本身出發,構建對應的社會背景,在實際情境中學習。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問題情境創設必須注重實效性,不能只做表面文章,既不能太拘泥于非數學性的信息,也不能干擾數學技能學習以及數學思維。數學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它獨特的魅力在于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在學生擁有一定品質的過程中,根據問題不斷思考。
另外,在創設問題時,還必須保障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在既不脫離現實,又不生搬硬套的過程中,讓數學教學既有趣味性,也有科學性,和學生實際水平、年齡特征以及興趣愛好都能達到吻合。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為了進一步提高職業學校學生學習熱情,在創設問題的同時,不僅要正確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更要讓學生學會怎樣獲取知識。在求真、求實的教學情境中,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金鑫.職業學校數學課堂問題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中,2011(12).
[2]傅瑜.情境教學在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堂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啟東中等專業學校)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