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是一門藝術。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課前深入研究教材,學生課前認真準備,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
關鍵詞:培養興趣;研究教材;學習動機
歷史學反映過去的客觀事實,而這種客觀事實既不能重演,更不能通過實踐去感知。因此,一個教師枯燥的教學方法會引起學生學習枯燥,沒有興趣,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課堂教學效率不高。主觀和客觀因素導致課堂教學難點,如何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迫在眉睫。在新課堂的形勢下,高效的課堂越來越引起教師的重視,歷史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講出盡可能多的精華,困難的問題能夠深入淺出的直白講出,使學生很容易地聽明白獲得了知識,也提高了教學效率。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了興趣就像船沒有了漿,是永遠航行不了的。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可想而知效率是不高的。相反,學生對他們感興趣的學科,將專門研究,努力探索,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運用多種途徑豐富歷史課堂,能讓歷史“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讓歷史人物“站起來”,使學生印象深刻,有效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對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是學習歷史的主要動力,這種動力能使學生刻苦鉆研。楊振寧曾經說過:“成功的真正秘訣就是興趣。”學生一旦發生興趣,就會發揮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學習歷史要想學、愛學,才能是學好歷史的重中之重。所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首要前提,也是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之處。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要帶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枯燥的課程變得有樂趣,學生也要跟著老師的步伐走。
二、課前深入研究教材及認真備課
只有在課下深入地研究教材,精心為學生準備,我們才能確定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并且有一個針對性,采取有效的策略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實施,使學生掌握知識點,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1.深入研究教材
我們應該進一步研究課程標準,上課之前,明確教學目標,這是大部分學校的要求;從不同的角度準確地解析材料,教師要深入研究材料,根據學校的教學設備,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地利用好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師可以從多種角度反復閱讀課本內容:教師教什么,如何教;學生學什么,怎么學。
2.課前認真備課
備課,是一個教師在上課之前必須要做的工作之一。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分析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能力如何,喜歡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對教學環節可能出現的困難,教師應學會引導學生打開思路。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確定合理的教學目的、重點和難點,才能使用到教學設備和教學資源,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課上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成為主體
學習動機對學生起著關鍵的作用,把握正確的學習動機,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學生有了良好的學習動機,才能積極,認真思考,主動去探索未知的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著名教育家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的。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參與解決問題,研究問題,努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成為學習的主體,使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充分發揮活力。
1.提出問題,設置懸念
在課堂中設置問題給學生留下懸念,能激勵學生積極投入探求新知識的活動中。它可以結合教材,教材中把最能引出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以疑問的形式出現,和學生的心密切聯系,喚起他們的好奇心。在課上多設立幾個疑問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他們那種渴望得到答案的求知欲,注意力變得集中了,顯然思維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2.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及時肯定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將使好學生爭取進一步改善,學習較差的學生可能會感覺到“認真學習我也可以的”。學生的精神得到滿足,將進一步提高學習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習質量。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及時的肯定,教師應該考慮合理的分層設置教學任務。讓最優秀的學生繼續保持強烈的興趣學習,讓較差的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高效率課堂的實質是讓學生在固定中學到更多的東西,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教學方法得當,如果教師能夠掌握歷史教學中的規律,可以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開展教學,那么學生將會有更多的收獲。
參考文獻:
[1]李新來.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1(39).
[2]戚雪琴.例談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J].教育與管理,2011(06).
[3]孫俊博.淺談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N].淄博日報,2009(06).
(作者單位 江蘇省大豐市南陽高級中學)
編輯 王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