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以人的需要為基礎的。為了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首先是讓他們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數學是自然科學之母”,是物理、化學等各門課程的基礎學科,是人們從事科學實驗、生產建設、社會活動等不可缺少的銳利武器。還要讓學生知道:“數學是訓練人類思維的體操”。
關鍵詞:興趣;激發;培養;提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出色的數學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方法,培養、激發、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那么怎樣來培養學生數學的興趣呢?下面是我在實踐中的幾點做法。
一、利用“需要”來刺激興趣
興趣是以人的需要為基礎的。為了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首先是讓他們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讓他們知道“數學是自然科學之母”,是物理、化學等各門課程的基礎學科,是人們從事科學實驗、生產建設、社會活動等不可缺少的銳利武器。還要讓學生知道:“數學是訓練人類數學思維的體操”。要想使你的思維更加敏捷、更靈活、更深刻、更準確、更周密、更具有獨創性和邏輯性,就需要學好數學。
二、利用問題,激發興趣
“問題是數學的靈魂。”問題可以激起人們征服它的欲望。有意義、有趣味的問題有其獨特的魅力,可誘發人們的好奇心,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激發人們的興趣。課堂上如能根據教學內容,適時地、精心地、巧妙地設計一些有意義的問題,則可“一石激起千層之浪”,促使全體學生積極思考、爭先發言、激烈爭論,使學生理解深刻、記憶牢固。
三、利用直觀教學引發興趣
直觀教學是常用的教學方法,直觀教學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引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如,在講授“矩形”這節時,我們可以把事先做好的教具——可以扭動的平行四邊形,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觀察,當把平行四邊形的一個角變成直角時,其他三個角有怎樣的變化,進而給出矩形的定義。此時的教學直觀形象,知識的教學已水到渠成。
四、利用辯論,調動興趣
課堂上要鼓勵學生進行辯論,教師與學生要在平等的立場上參與辯論,這樣對調動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都有很大的好處。提出一些易混概念及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讓學生辯論,這對學生加深理解、增強記憶大有好處,還有助于調動學生興趣,發現數學尖子。
五、把競賽引進課堂,調動興趣
各種競賽,頗受人們歡迎。適時把競賽活動引入課堂,可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當一個章節完成后,可組織一堂學習方法、知識和技能的競賽,作為學生學習和掌握該章節情況的檢查和總結,適當分組、公平記分、當場評分,這種方法對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興趣是十分有效的。
六、利用創新,激發興趣
解題時要力求尋找與常規方法不同的新思路、新方法,要加強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的訓練,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利用知識、技能和方法。當學生有了創造性發現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和表揚,讓學生體驗到在學習數學中的“甘甜”與“成功”的喜悅,滿足他們的成就感。
七、利用風趣精彩的課堂語言調動興趣
風趣幽默的語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精彩生動的課堂語言,好比動聽優美的風景觀光解說詞,令人神往;好比意味深長的抒情詩,令人難以忘懷。如,在講分母有理化這一節時,要把分子分母同時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為了避免學生在做此類問題是漏乘分子,我在講課時是這樣說的:進行分母有理化時,不應“偏心”,即只把分母乘了分母的有理化因式而分子不乘,這樣就產生了極大的錯誤。在這里我用了“偏心”一詞,這一風趣的語言,引起了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對此項知識掌握得準確而牢靠。
八、利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誘發學生的興趣
作為一名教師,要熟悉各種課型的教學方法,靈活地運用演講、啟發、發現、討論等教學方法,而不應該一味地采取某一種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要適時地創造性地不斷變換教學方法,使學生有一種新鮮感,有利于誘發學生的興趣。
總之,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方式和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我在二十幾年教學實踐中,時時把這些做法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孫小禮,張祖貴,鄧東皋.數學與文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02.
(作者單位 吉林省舒蘭市第十六中學)
編輯 王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