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難點。要解決這個教學的難點,首先,教師應通過對應用題結構的分析去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引導學生理清各種應用題之間的聯系,從而解決問題;其次,教師在教學應用題例題時,可抽取應用題中的某些條件,讓學生根據自身對題意的理解補充條件及解答的應用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實際操作、學生自己編題、抓住關鍵詞語、列方程等方式解決應用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領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數學教學;應用題;解決問題;開放型;列方程
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其困難主要表現在學生感到難學,教師感到難教。那么,如何讓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走出以上困境呢?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注重應用題之間的聯系
溝通各種應用題之間的聯系,對題目結構的分析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關鍵,也是解題的核心。例如,在進行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混合練習時,往往難以判斷一道題是用乘法解答還是用除法解答。其實,分數乘、除法的解題思路是一致的,我們只要溝通乘、除法應用題之間的聯系,重視對數量關系的分析,就不難區別。都是根據條件先判斷哪個數量是單位“1”,并分析它是已知還是未知,再根據數量關系式確定用乘法還是用除法來解答。還有在解決正、反比例的應用題時也是這樣,關鍵在于發現解法,怎樣是用正比例解,怎樣是用反比例解,就在于正確判斷前兩種相關聯的量可乘還是可除,可乘就是反比例,可除就是正比例,就是在“問題—條件”之間找出某種聯系和關系,通過分析題意,明確題目的已知條件,挖掘題目的隱含條件,隱含條件就是會分析前兩種相關聯的量乘出來得什么?除出來得什么?通過分析隱含條件實現由已知到未知的過渡,最終解決問題。
二、把書本上的例題設計成開放型的應用題
為了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解決應用題的能力,我們要有意識地促進學生數理邏輯思維的深層發展,為此可以把例題設計成開放型的應用題。所謂開放型的應用題,就是教師在設計應用題時,不是出示一道完整的“條件—問題”應用題,而是抽取應用題中的某些條件,讓學生根據自身對題意的理解補充條件并且解答的應用題,旨在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與合作交流能力。
三、在操作中學習應用題
我們常說:理論來源于實踐,而又指導實踐,學生的學習也不例外,特別是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是由表象到抽象的一種漸進過程,學生在操作中能夠獲得親身體驗,又在體驗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價值。
四、指導學生自編應用題
一般情況下,我習慣了在學完一種類型的應用題后,指導學生自編應用題,互相解答,能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應用題的結構和特征,激發他們自覺地分析數量間的相依關系,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是檢驗應用題教學效果的好方法。
五、抓住關鍵詞語,列方程解應用題
所謂審題,就是了解題意,搞清楚題目中所給的條件和問題,明確目的要求,它是應用題教學中的重要一步。如,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題意,找出題中數量之間的等量關系,那么怎樣找等量關系列方程呢?常用的方法有:(1)根據常用的數量關系列方程,如,速度×時間=路程、單價×數量=總價等;(2)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語找等量關系列方程,如,一個化肥廠,今年生產化肥2950噸,今年的產量比去年的2倍還多154噸,去年生產化肥多少噸?解:抓住題目中“今年的產量比去年的2倍還多154噸”這一關鍵句進行分析,可以知道:去年產量的2倍+154噸=今年的產量;(3)利用線段圖找等量關系列方程;(4)根據有關公式或概念列方程,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使學生能進一步明確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六、提供充足的時間放手讓學生解決問題
一般的,數學教科書中的例題是學習的范例,學生要通過例題的學習,了解例題所代表的一類知識的規律和理解方法。但這并不是說,只要學生學會了書本上的例題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決與之相似的問題。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特別注意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思考機會,使學生在認識所學的知識、理解所學知識的同時,智力水平也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整個應用題的教學過程始終把學生視為學習的主人,學生要做到自主參與、合作探索。
七、轉化條件,變難為易
根據小學生對應用題都有恐懼的心理特點,遇到解答難題時,要注意把應用題化難為易,轉化已知條件,抓住不變量,并把它看作單位“1”,是解答比較復雜的分數應用題的一種特殊的思考方法,常常能起到變難為易的效果。
以上只是本人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的一些初步探索。還有待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而提高學生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妙趣。
參考文獻:
[1]戴靜珍.小學數學建構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青年教師,2005.
[2]嚴培朝.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體驗學習[J].教育革新,2005.
[3]林六十.數學教育改革的現狀與發展.武昌: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
(作者單位 廣東省云浮市第一小學)
編輯 王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