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語感的培養,使學生的語感在反復的實踐活動中,得到螺旋式上升。教師應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天天所學到的知識及學習反映出的情感、態度做出評價,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我在教學中做了幾點嘗試:
一、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勤學苦練
學英語沒有捷徑可走,要真正掌握英語,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非下苦功夫不可。下苦功夫就是要進行大量的聽、說、讀、寫訓練,使各項技能達到純熟的地步。語言知識應該了解,但不下苦功在聽、說、讀、寫上練習,僅靠死記硬背一些孤立的單詞、一些語法條條,是很難掌握英語這一交際工具的。就像學游泳、跳芭蕾舞一樣,對其理論掌握再好,不通過反復訓練是永遠也學不會的,要持之以恒。學習英語既然是練功夫的過程,就并不是那么輕松。要不怕困難,堅持學習;要日積月累,付出長期的努力。
二、要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過語感關
語音是學習英語的第一關。不掌握正確的發音,就不敢大聲朗讀和對話,句子不能上口,后續的訓練就難以進行。要仔細聽教師的發音和錄音帶,大膽實踐,反復模仿,對比糾正;不要怕出錯。對中國學生來說,要達到發音完全正確并非一日之功,要有信心,有耐心就一定能夠成功。
1.搞好組織教學
語感的培養離不開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環境,中國學生缺少自然的英語環境,因此要增強語感,必須多創設英語環境,尤其是英語聽說環境,讓學生時刻沉浸在英語的海洋中。在日常教學中我充分利用現成的教學資源,如,錄音機、多媒體、教學課件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聽說環境,逐步提高學生語感。
2.開展語音語調訓練
教學中,我結合單詞教學進行適當的音標教學,運用彩色粉筆分別寫出單詞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組合以及與此相對應的音標,形象地幫助學生把字母與讀音聯系起來,以加強音形聯系。在課堂上,我們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朗讀活動。反復地跟讀比較,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達到訓練語感的目的。分角色朗讀,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表演欲,也有助于創設真實的會話情景,讓學生在運用中進一步感受語言語感。
三、拓展英語思維培養,督促學生平時積累
用英語想英語,用英語做事情。在課堂內外,我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在各種真實的感觸性很強的情景中進一步感悟、運用語言,使自己的語感得到訓練。在閱讀理解中,通過圖片、上下文推測一些單詞的意思,提高理解能力。
積累的目的就在于使知識活學活用,學生正是在不斷的積累中,通過感受和體驗形成屬于自己的語感的。朗讀背誦正是積累的最好方法。我要求學生每天利用早晚15分鐘的時間朗讀或背誦,組長負責檢查,教師負責監督。每天上課我也要求集體背誦,有氣勢,利于協調,可以促進語感較差的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力,形成屬于自己的語感的。
四、強化教師課堂語言,注重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堅持盡量使用英語的原則。利用學生已學的英語來解釋或介紹新的教學內容,以便在真實的教學情景中增強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給學生鮮活、生動的語言示范,使學生享受到良好的語言熏陶。在教語法和講解抽象名詞時,可適當利用母語。
1.對比式
語言文化背景的不同,對語言產生巨大的影響。英語和漢語相比,具有潛在的觀念差異以及心理因素、社會習俗造成的文化差異等等。因此,學習英語一定要深入學習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并在交流中自覺運用,才能使交流達到水乳交融。通過讓學生了解外國文化、異域風情,不僅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能開闊他們的視野。
2.引導發現式
在語音教學時,只能以教師引導,學生發現為主,在讀音正確的基礎上猜猜看、說一說,跟著語感走,讓學生自己體驗成功的快樂。這種方法尤其適用于輔音的辨音,學生一讀就會了。成功之后的感覺尤為激動,記憶的效果也尤為深刻。
3.歌唱式
音樂是通向思維的高速公路。同時,欣賞音樂又可使人的性情得到陶冶,使人得到美的享受,讓疲勞的神經得到休息。在教學中,我常常利用英語歌曲復習舊知,這樣就避免了機械性操練使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讓他們快樂地復習舊知。我還經常在課中讓學生復習所學歌曲,活躍課堂氣氛、調整學生疲勞的腦神經。下課前,我還經常回放學過的歌曲,這樣既能鞏固歌曲的演唱,更能鞏固歌曲中所包含的話題、英語知識點,還能保持他們自發學習英語的動力。學生有時興奮起來還會自己改歌詞,同桌對唱;有的還會自編歌詞、邊歌邊舞呢!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能使課堂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氛圍,也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在高中英語語感教學中,教師要轉變學生的心理,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是教學的基礎,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才是教學的目的。只要我們不懈地深入研究,勇于實踐與探索,就一定能夠把高中英語教學工作做好,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 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第一中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