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大學教育也不例外。各高校推行人文素質教學,大學語文是集哲學、文學、倫理和道德等思想的綜合學科,對于提高大學生語文能力和文化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的大學語文教學來看,大學語文日益走向了邊緣化。從大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大學語文教學改革對策。
關鍵詞:教育改革;大學;人文素質;語文;邊緣
大學語文作為高校基礎公共課,是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基礎學科。高校開設大學語文這門課程是提高大學生人文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大多數人的觀念里,語文是中小學的主要學科,而在大學階段,與專業課程相比,顯得微不足道,這也是大學語文逐漸地被邊緣化的原因之一。一些大學對大學語文課程也從設置到取消再到設置,不斷地變化,這從側面體現了大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
一、大學語文課程的重要性
對于大學語文的重要性,可以說大學語文承載了太多的責任,其內容與教學實踐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文能力、人文素質、道德水準等各個方面,而它對學生的社會化作用是凌駕于其他學科之上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大學語文有利于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大學語文的課程內容與教師的教學工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文能力,而這個語文能力是學生學習、生活、工作等的必需品,是學生日后走向社會與社會溝通交流的能力,因此,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2)大學語文是一門有著先進文化背景和深厚底蘊的學科,對于塑造學生“三觀”有重要意義。大學語文蘊含著我國優秀的文化精髓,并融合了高尚的道德倫理觀念,對于個人品行和思想影響深刻,在大學生中體現得更為突出。(3)大學語文對于培養學生人文素質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在大學階段,大學生除了獲得專業知識外還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有利于其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從而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培養兼具專業知識與人文素養的新型大學生也是國家所倡導的。
二、大學語文課程面臨的問題
1.高校對大學語文重視不夠
大學語文在高校開設的時間較早,經歷了開設、取消、再開設的過程,表現出高校對大學語文地位與作用的不確定性。尤其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應用性科學更受到社會各界的追捧,而作為基礎課程的語文教育逐漸邊緣化,也影響著大學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因此,大學語文處于極為尷尬的境地。
2.大學語文教學手段和方法滯后
縱觀我國高校的大學語文教學,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較為單一,與初高中語文教學相差不大。教師依舊是“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整個課堂氛圍死氣沉沉,學生聽起來枯燥無味,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而缺乏主Yx+5kEBk8VOZjxkZ4v/gEbStX8p1bkcENhEcMukdhqo=動學習和探究的積極性。
3.大學語文教學觀念有待更新
信息時代下的大學生一方面接受著中國教學知識,一方面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在思想上更加多元化,他們更加注重自我意識的表達,然而,目前的大學語文課堂只是局限在教材上進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堅持以課件為準,高高在上,大學生得不到自我表達的權利,這樣的課堂教學也滿足不了學生全方位的文化需求,因此,從教師角度來講,其教學觀念有待更新。
三、大學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的可行性對策
1.科學定位大學語文課程地位,奠定堅實的教學基礎
大學語文應是全面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課程,而當今的大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表現出來的道德缺失、文化知識薄弱等現象,急需中國傳統文化及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必須給予大學語文科學合理的定位,重視大學語文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學校的重視,提高師資力量,增加教師的交流和培訓,有了雄厚的師資力量就為大學語文教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教師自身對教學工作的實踐與創新,教師可通過啟發式教學使語文回歸它的本質,讓學生對語文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2.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大學語文應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改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1)計算機作為各高校普遍采用的教學手段,應將大學語文與其進行有效地聯系。從教師的教學課件開始,教師充分利用計算機音、圖等優勢,進行大學語文教學內容的講授。(2)將大學語文教學內容與大學生的生活體驗相聯系,即讓學生帶著語文知識去實踐。例如,學生學到個人道德與品行塑造時,教師可組織學生走向社會,去觀察身邊的一些個人道德品行較差的行為,并讓學生自我思考,采用怎樣的手段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3)學習還可開設大學語文網上學習頻道,其下設詩詞鑒賞、小說閱讀、秘書寫作、申論輔導等專題性課程供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
3.更新教學觀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
教師作為大學語文教育的重要傳遞者,必須更新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中心,從大學生所處階段所具有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進行語文教學。面對大學生接受知識的國際化和全面性,教師應根據大學語文教材進行科學的延伸,不再局限于本學科本民族文化,讓學生從宏觀的角度把握中國優秀的歷史文化,通過跨學科、跨國界來重新審視和解讀各國的文化現象和文化活動。同時,現代社會也要求大學語文教學觀念更具有現代化,教師可將網絡文學、影視文化、卡通動漫等納入大學語文研究的范圍內,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將這些現代文化與我國傳統文化有機地聯系起來,既抓住了學生的眼球,增加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又一定程度上弘揚了我國的傳統文化,更培養了學生科學的邏輯能力和人文素養。
總之,大學語文教育中所體現出來的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高校應該重視并大力宣傳和鼓勵的,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玲.大學語文教學改革.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
[2]袁泉.論如何提高大學語文教學效果.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0(04).
(作者單位 寧夏伊斯蘭教經學院)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