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會課是縮短師生距離,加強師生溝通、加深相互了解、增進彼此情感的好方式。利用好這一形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有著特殊的意義。
關鍵詞:班會;勤溝通;意義
班會課,是我們教師和學生進行總結、溝通的一種特殊方式。經過我的長時間多階段考察和圖書網絡查詢,發現真正好的班會,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互動性比較強,學生的參與性比較高。那么是什么方法呢?溝通!通過實踐,我發現這種方式讓我和學生間的距離縮短了,感情深厚了,溝通容易了,當然最重要的是教育水平上去了。
2012年我是五年級班主任,我班的祁富鵬同學幫同學打架。針對這種情況,我召開主題班會“我們該交怎樣的朋友”,首先我講了幾件附近高中發生的“同學為哥們義氣,幫其他同學教訓低年級的同學,最后捅傷了人被開除”的事。接著又讓其他學生談自己親身經歷的,或者聽到的,看到的交不好的朋友和良師益友型朋友的例子,各導致的不同結果。最后,我告訴他們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會替你高興,但不會瓜分你的快樂和榮譽。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卻會第一時間伸出援助的手。真正的朋友是不計較得失的。”古人云:“觀其人必先觀其友。”我讓祁富鵬同學上臺談談打架的原因和后果,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借此教育其他學生交益友、良友。
我們班的徐紫燕同學是年級組第一名,但一段時間后,在月考中下滑到第十名,通過觀察,我發現她并沒有早戀,上課也認真聽講。我先私下里找她了解情況,原來是由于其他同學的嫉妒,故意孤立她,她就故意考低。針對這種情況,我召開主題班會“團結才有力量”,先問:當發大水時,一大群螞蟻安然無恙,它們是怎么做到的?大家積極交流,七嘴八舌地說:“爬上樹。”“趴在木頭上。”“往高處爬。”我又問:“大水來得很猛烈怎么辦?”同學們沉默了,因為來不及,最后我揭曉了謎底:螞蟻抱成團,漂在水面上,被風吹到岸邊,才得救的。雖然外面幾層的螞蟻淹死了,但大部分螞蟻在這次浩劫中存活了下來。再問:“它們靠什么呀?”這次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是團結的力量!”然后自然引到班級的管理,我問:“你們大家愿意在最差的班里嗎?”大家都說不愿意,“那怎么做才能讓班級好起來?”大家又各抒己見,我見時機成熟,說:“徐紫燕同學是年級組第一名,又在演講比賽和辯論賽中為班級爭了光,你們又是怎么對待她的呢?”這時,大家都慚愧地低下了頭,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經過這次溝通,徐紫燕放下了包袱,又成了尖子生,班級的同學之間團結得更緊密了。
班會課可以面對全體學生,進行大規模的集體主題班會,對共性的問題及時處理,糾正錯誤;也可以利用班會課個別談話,了解班級動態、學生心理、家庭問題,進行心理輔導等。
(作者單位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甘河灘鎮坡家學校)
編輯 張 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