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要求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對中小學及各類專業學校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們加強培訓并確保培訓的長期開展,建立學習共同體,創造良好發展環境,開展實踐研究,加速教師專業發展,借助行動研究,強化反思意識,它將深刻影響著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育實踐;開展
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要求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信息技術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學習資源的擴展、交流空間的延伸,它還改變了人才成長的環境。信息技術教師是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執行者,也是學校信息化建設和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整合的實際操作者,是學校建設的中堅力量。中小學及各類中等專業學校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影響著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一、加強培訓并確保培訓的長期開展
1.重視職前培訓
科學地調整課程結構,提高學生專業水平和信息化教學能力,使未來信息技術教師在上崗前接受職前培訓,具備就業需求的信息技術專業能力和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力,并加強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現代教學理論的理解和認識的能力。
2.重視繼續教育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漫長的過程,要堅持對在職教師的培訓并確保培訓長期開展下去。培訓內容和形式要適應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提高培訓效率。在關注信息技術專業知識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信息技術教學理論和方法的培訓,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
3.開展校本培訓
校本信息技術教育培訓是利用學校的資源,以本校為基地開展的培訓,以提高本校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水平,增強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實踐技能和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引導其持續的專業發展的一項宏偉工程。校本信息技術教育培訓注重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切合學校實際,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有利于解決學校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有利于加強信息技術教師之間的交流。校本培訓要緊密結合學校實際,使培訓滲透到教師的日常教學中,具體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問題。
二、建立學習共同體,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教師的專業發展不是教師個人的事,而是有賴于教師群體形成的“教師文化”。教師不應該是孤獨的奉獻者,而應是專業團隊中的重要成員。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合作,然而長期以來,信息技術教師人數較少,有的學校只有一位信息技術教師,同學科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很難實現,這不利于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除了在學校中建立多種學習共同體,比如,青年教師與資深教師之間、同一教研組教師之間、不同學科教師之間,各種學習共同體成員之間的合作、互動等途徑外,還要開展基于虛擬社區的學習,如,利用的網絡工具有專題學習網站、教師博客(微博)、BBS論壇、E-mail、QQ群、微信等。虛擬學習社區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快捷平臺,學習共同體,可以幫助教師擴展知識,交流經驗,解決問題。信息技術教師不再是孤單的個體,有了團體的支持和幫助,凝聚集體的力量,能大大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開展實踐研究,加速教師專業發展
教育實踐能力是衡量教師專業能力與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是教師專業能力中的核心內容,信息技術教育實踐是職前教師將所學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和教育理論轉化為實際教學活動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師獲得專業能力的重要途徑。
1.以競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競賽獲勝和取得榮譽是人們追求的一種高級需要,是激勵人積極進取、努力向上的一種精神力量,它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不過我們也不能過分宣揚競賽的社會、政治價值,還是要以促進教師實踐、促進學生發展為第一要義,重視其專業價值,以免導致出現功利主義、形式主義。
2.以公開課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公開課縮短了教師專業發展的時間,提升了教師的專業實踐。公開課中的同伴互助提高了合作學習能力和反思品質,公開課中的自我反思是科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公開課的學術氛圍拓展了教師的眼界。執教公開課的教師最大的收獲不是最后的獲獎結果,而是其準備過程。執教者在承擔公開課任務后,他們在不辭辛勞地“打磨”公開課的同時,公開課也在“打磨”自身。執教者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和改進,不斷地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就是一次專業提升的過程。
四、借助行動研究,強化反思意識
教學反思是教師借助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探究自身教學中各方面存在的教學問題,設計修正方案,并在教學實踐中嘗試解決問題,實現教學的優化,使自己成長為創新型教師、學者型教師的過程。教學活動不是簡單的重復,教師應該對教學過程、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等進行“審視、慎思、明辨”。反思是中小學教師獲得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是使其成為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的必由之路。波斯納就曾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反思=成長。
反思是內省的過程,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一名成功的教師,必定不只是經驗豐富,而且是善于對自身的教育實踐經驗自覺進行積極反思的教師。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全面深化、冷靜思考和總結,再反過來促進教學。通過強化教師的反思意識,可以激發教師的創新意識,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而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總之,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終身的、持續的過程,社會和學校及教師個人都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以全面提升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水平來促進信息技術教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教育部印發,2001.
[2][美]韋斯林.來自美國最優秀教師的建議.王正林,譯.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郵電技工學校)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