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由于初中生對英美文化的常識缺乏了解,平時不注意詞匯量的積累,不注重句子結構的合理使用,缺乏系統的閱讀訓練等問題。因此,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如何有效地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巧設問題,激發學生的主體思維
問題設計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幫助學生理解、鑒賞文章,提高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的關鍵切入點。教師設計問題,必須遵循幾個原則。一是實事求是原則。就是根據課文內容,圍繞文章設計出相關問題,要求學生從課本里直接找出問題的答案,這是完成閱讀文章的最直接方式,做到知其內容,了解其意。二是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對文章的細節、中心等方面向學生進行由表及里、由淺至深的教學,教師設計問題時,要緊扣教材,層層推進,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性。通過這樣設計提問,推想出課文中雖然沒有寫到,但又與之密切聯系的若干內容,能使學生加深和拓寬對課文人物刻畫、主題表現的領悟,激起他們去主動思考和探索。在提問、解答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啟發引導,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欲望,幫助學生認知和理解,使學生做題較為順利,從做題的成就感中提高閱讀的興趣與愛好,以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三是要遵循啟發性和趣味性原則。要把問題的設計建立在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之上。初中英語閱讀課文大多篇幅顯得較長,但題材多樣,切合學生生活實際,語言地道鮮活,突出體現初中生的年齡和興趣特點。在教學中精心設計既有啟發性又能激起學生探討興趣的系列問題,可以啟迪學生動腦,激發學生思維,有利于學生心智發展。
二、授之以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傳統的觀點都認為教師的任務就是傳授知識,但是僅僅傳授知識是不夠的。老子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因此,英語閱讀教學中要突出“學”字,從讓學生“學會”轉到培養學生“會學”,授之以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那么,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又怎樣實施這種方法呢?
1.教學生學會如何預習
閱讀課文特點是篇幅長,內容深,整體難度大,句子長,語法現象較復雜。因此,對學生來說,認真預習是極其重要的。如果學生沒任何準備,那么學習必然是被動的,教師講解什么,學生就聽什么;教師演示什么,學生就看什么。這樣的學習有什么主動性呢?預習看起來是學生的事情,但教師精心指導是十分關鍵的。教師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指導學生認真預習,并寫出預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譬如,安排學生針對有關問題做些準備,要求學生課前查閱生詞。了解較為復雜的句型結構,把文章的主要大意通過幾個相關問題來提問,讓學生在找出問題答案的同時,能大體地了解文章的內容。
2.鼓勵學生踴躍參與,給學生創造一個參與的平臺
學生踴躍參與,最關鍵的是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發揮教學民主,為此,教師要妥善引導,要盡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去引導學生參與到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去。為此,要做到下面幾個方面:(1)要為學生營造良好、寬松、和諧、融洽、平等的學習氛圍。(2)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參與時間和空間。教學不要“滿堂灌”,也不能“滿堂問”,學生能講的,要盡量讓學生講;學生能動的,要盡量讓學生動。(3)要創造良好的參與平臺,提供合適的參與機會,組織學生獨立思考與集體討論。在閱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互設情景,就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以小組為單位全班展開討論,以達到全員參與的目的。
三、實踐應用,延伸英語閱讀空間
從培養閱讀能力的角度來看,僅限于課文教材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學生接觸課本以外的閱讀材料,才能拓寬閱讀內容視角,擺脫傳統的英語閱讀教材的束縛。(1)每周可以選擇3~5篇難易適中、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讀物,作為學生課外閱讀素材。(2)開設英語課外輔導訓練活動。首先從材料的選擇上下功夫,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接受能力廣泛開拓題材范圍,從新近出版的英文報刊、雜志上如,China daily或英語沙龍等,精選閱讀材料,也可采用一些有聲讀物和視聽讀物(VCD, MTV,Video tapes,etc)。這些課外閱讀使學生的閱讀空間得到無限的延伸,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閱讀技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長期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教師應耐心地去培養和指導。只要教師方法多樣,指導方法得當,學生堅持不懈地訓練,學生英語閱讀的能力就必然會提高。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西鄉塘區安吉中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