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邊陲的浦城縣有一座千年古剎——輪藏寺,寺廟里有一座被譽為佛門瑰寶的古建筑——“轉輪藏”。遺憾的是,這一瑰寶在上世紀60年代被拆毀,其基座遺址也隨著歲月的流逝湮沒在廢墟中。
2012年12月,“轉輪藏”基座遺址得以重見天日。“轉輪藏”雖久負盛名,但半個世紀以來,卻無人見得其真面目。“轉輪藏”基座的發現填補了福建省佛教建筑的一個空白,具有很高的調研價值。
浦城縣水北街鎮觀前村西北深山里,千年古寺禪寂寺始建于唐至德年間(756~758年)。史料記載,該寺最珍貴的建筑就是寺內建有輪藏殿,殿中建有“轉輪藏”,故寺廟又名“輪藏寺”。
據了解,宋時期進士、觀前籍“南京光祿大夫”張巨偕妻重修輪藏寺。在現存《張氏宗譜》內,確有兩張“輪藏圖”,一張類似于軸測圖的總圖,另一張類似于正立面的大殿圖。從大殿圖中可以看到,輪藏寺的“輪藏殿”是一座五開間重檐歇山頂建筑,明間室內露出兩棵盤龍柱,柱間有平面為六角形的轉輪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