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集歷史大戲《楚漢傳奇》總投資2.4億元,被稱為“史上最貴電視劇”。然而觀眾并不因此買賬,開播至今收視低迷,低于同期開播的《天真遇到現實》、《隋唐英雄》和《平原烽火》。更雪上加霜的是,該劇中很多謬誤被網友一一指出,口碑差到極點。
臺詞:重口味穿插小清新
不知是不是為了配合劇中劉邦的痞氣,《楚漢傳奇》的臺詞都十分“接地氣”。劉邦在與呂雉閃婚后,這段對話完全秒殺時下家庭倫理劇的臺詞,“你可以哭,但以后只能跟我哭;你可以生氣,但以后不能對我生氣。”而劉邦與“情人”曹氏的對話更是露骨:“我說我來了(例假),他非要,糾纏了好久。”“你按我說的做,這事兒(房事)他肯定辦不成!他要,你就給了?!”“沒成,沒給!”
最具喜感的是劉邦與朋友們的對話,句句“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你放屁去吧!”“我姓劉名爹,全稱劉爹,大伙兒叫我爹。”“我要命,我要什么臉哪!”“你就把他當個屁,放了吧!”
與粗鄙的劉邦相反,西楚霸王項羽則是個標準的文藝青年。在與虞姬偶遇之后,項羽立刻瓊瑤附身,對著虞姬發出天問,“你相信一見鐘情嗎?”
有段對白也貽笑大方,有人向趙高匯報,“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了”,網友對此評論道:“放到任何朝代,當政者也不會把‘造反’稱為‘起義’。”網友吐槽更集中在該劇的粗制濫造上,如“秦末居然有阿拉伯數字”,“韓信大人好高科技,竟然不拿漢簡,讀紙書”,如此謬誤在劇中可謂俯拾皆是。
歷史:抱鼎洗衣有違史實
近日,一條“姑娘抱鼎洗衣服”的微博轉發達兩千多次。原來,劇中有一幕民女洗衣服的戲,但洗衣的道具居然是一個頗有分量的鼎。隨即就有“考據癖”網友說:“漢代張衡《西京賦》中,有‘擊鐘鼎食;連騎相過’,形容鼎起到排場檔次的作用,小媳婦抱著百十斤的大鼎,還能如履平地地去洗衣服,只能說明大秦子民一統天下絕非偶然,這體力也太強悍了。”
除此之外,在劇中,竟有儒生在私塾中教孩童們讀《三字經》。在秦朝就讀《三字經》,是令人笑掉大牙的錯誤,《三字經》自宋朝問世以來有700多年歷史,但離2200多年前的秦朝實在是十分遙遠。種種問題,不禁讓網友們大呼:“拍古裝片的導演和編劇一定要加強歷史和文化知識方面的修養,以免誤導全國觀眾。”
編劇稱劇組修改劇本 導演回應“二度創作”
針對網友的種種吐槽,該劇編劇汪海林在微博上發飆,稱會“雷人”都是劇組胡改劇本惹的禍。汪海林稱這些改編導演應該負責,“而目前這種情況,沒有經過編劇的參與而進行修改和調整,導致這種錯誤比比皆是,最后的結果就是自取其辱吧。”
面對網上炮轟,導演高希希認為,“編劇有編劇的理念,我們二度創作有二度創作的方式,這很正常”。他解釋說,不是說編劇寫好了,演員就必須一字不差地去念,很多時候,原劇本的文學性太強,需要做口語化的改變,“否則要導演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