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歲末,我們見到了卓美輝,她現在是一名中專學生,一個安靜害羞的女孩。美輝和其他同齡的女孩沒什么兩樣,每天正常上下學、和朋友聊天談心,利用周末時間做兼職補貼生活費。
殊不知,對于美輝來說,這樣的平凡日子已非常難得,曾經的她甚至幾乎失去了活下去的權利。這些陽光日子的背后有太多充滿艱辛而又感人的故事,其中除了美輝自己,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主角,她就是王道芝。
愛心接力
美輝的命途多舛,出生才3天的她就被父母遺棄在村口,幸而被路過的單身漢卓禮達看見,將她抱回家收養。但卓禮達家境貧寒,且本身患有精神病,并沒有撫養能力,在卓禮達姐姐的幫助下,小美輝才得以生存。卓禮達在姐姐去世后,又給小美輝找來了一名患精神病的養母,小美輝就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中長大。
情況未見好轉,不幸卻接踵而至:2006年7月,卓禮達過世,美輝和沒有生活能力的養母在鄉親們的接濟下勉強度日。8月5日,來給小美輝送菜的鄰居王道芝發現了額頭滾燙、昏迷不醒的美輝,忙將她送往村衛生所,后又轉到平溪鄉衛生院。這過程中小美輝病情不見好轉,情況十分危急,幾經輾轉后,王道芝借了幾千元錢,將美輝抱到了寧德市醫院。
那時候的王道芝怎么也沒想到,自己這一抱,卻引出了讓死神也為之卻步的愛。
2006年8月7日,小美輝被確診為病毒性腦炎。
在王道芝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熱心鄰居們開始為小美輝的治療費用四處奔波、多方籌借,在他們的努力下,第一階段的醫療費用解決了,美輝的病情初步穩定下來。但第二階段的5000多元的治療費用,顯然是小美輝無力負擔的。自己也是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普通農民,拿什么來拯救小美輝,王道芝一夜間白了好多頭發。
病床上的小美輝忍受著病痛,能否籌到錢治好病?能否再重返校園讀書?懂事的她也開始擔憂自己的命運。
“第一天去看她的時候她眼神還可以,向她介紹在場的人,她還會知道,還會講話。第二天早上我們再去看她,她就轉到理療那里了。這時候已經很嚴重了,也不會講話了,醫生建議立刻轉到南京軍區福州總院兒科治療。”照顧過小美輝的周樹妹告訴記者,“我自己也是苦孩子出來的,從小也是非常苦,也是沒有父親的。小美輝需要幫助,我們就應該伸手去幫助,至少讓孩子能夠活下來。”
2006年8月25日,王道芝在家人的幫助下將小美輝轉到南京軍區福州總院兒科治療。但是高額的醫療費用一直是籠罩在王道芝心頭的烏云。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小美輝的病情得到了媒體的報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愛心人士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寧德市鴻愛會會長楊烽組織會員緊急捐款5300元;寧德市紅十字會捐款3000元;寧德市鴻輝房地產公司捐款2000元;壽寧鄉親兩次為美輝共募得4600元捐款;福鼎沙埕一位自家受災的女士竟也借了500元捐給美輝。社會各界的力量匯集成了5萬多元愛心款。福州熱心人士楊松喜、林艷芬、曾云等8人組成“義工團”,輪流照顧美輝。蕉城64歲高齡的患重病的蔡先生深知美輝的處境,惺惺相惜,硬是從自己的營養費中擠出2000元給美輝。
這場愛的接力終于幫美輝和王道芝撥開一片晴朗的天,王道芝說:“每一天都十分繁忙,熬藥、喂藥、換褲子、洗衣服,有時熬一帖藥就需要3個多小時,多虧義工們的幫助,才讓我挺過來。”
她的執著讓所有人不忍放棄
接受了兩個階段治療的美輝病情曾一度好轉,但仍然極不穩定。李石勇是幫助王道芝的同鄉之一,他告訴本刊記者:“當時小美輝吃藥嘴巴都張不開,都是用鐵調羹插進去撬開,再把藥灌進去,牙齒都撬壞了好幾顆。”
53天的治療后,美輝的治療費用再次成為一個難題。醫生告訴王道芝:“救活的概率不大,即使有生的希望,也可能落個癡呆,還是出院善待吧。”王道芝驚在當場,這幾乎是給小美輝下了死亡通知書。
2006年10月14日,王道芝只好暫時為小美輝辦理了出院手續。“大人們在病房外面商量出院的事,卓美輝以為是要把她丟掉,求生意志非常強烈。從病床上下來,沖出來把她嫂子的大腿抱住,沖出來的時候腳都是歪的。”李石勇告訴記者,王道芝抱著小美輝下定決心:“老卓家就這么一個孩子,哪怕有一絲希望,也不能放棄。”
“她生病是我抱出去的,我一定要把她健健康康地抱回來。”這個她費盡了心血的孩子,讓她感受到一種和血緣無關的責任。她的堅持讓志愿者們選擇留下,為那一線希望繼續努力。
在眾多照顧小美輝的志愿者中,有一位姓陳的中醫精通針灸,他曾告訴王道芝,如果醫院放棄治療了,可以給他打電話。懷著忐忑的心情,王道芝給陳醫生打了個電話,請他治療小美輝,陳醫生答應了。
第一次針灸后,陳醫生告訴王道芝,如果第二天傍晚小美輝會流眼淚,那就有治,否則只能放棄了。王道芝和丈夫卓阿松在小美輝的床頭守了一天一夜,但是美輝卻沒有一滴淚水。那時候正是夏天,小美輝又是大小便失禁,剛換好的衣服轉眼間又裹了黃湯,卓阿松一氣之下,打了小美輝屁股一下,沒想到這一打之下,小美輝卻流出了眼淚。王道芝呆了半天,意識過來后馬上沖出去給陳醫生打電話。
抱著一線希望,王道芝在福州找了一個寺廟,在寺廟里面做義工,住持給了她一個小房間,不收她住宿費,讓卓美輝在里面治療。經過200多天中藥與針灸的配合治療,小美輝終于康復,大家的努力終于將那一線希望化為奇跡。
愛的生命故事
2007年2月28日,小美輝從福州回到老家,重返她魂牽夢縈的校園。
小美輝的故事引起了東南電視臺的關注,他們特別為美輝錄制了一期節目。作為現場嘉賓的臺灣歌星潘美辰提出為小美輝捐助2年牛奶錢,作為病后的營養補給,她叮囑卓美輝一定要與她保持聯系。這之后,小美輝在給潘美辰的信中寫道:“因為家里沒有電視,我跑了很遠的路,才看到電視臺錄制的節目,重溫那幸福時刻。我得到那么多人的幫助,我的生活更加充滿希望。”這期節目的主題是“我想有個家”,這個愿望已然實現,在經歷了這場與死神的拉鋸戰后,本是孤兒的小美輝擁有了很多家人。
看著健康快樂的小美輝,王道芝終于松了一口氣,這口氣在她心中已經繃了足足七個多月。回想起在家人的支持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與小美輝共同走過的漫漫求醫路,王道芝有說不盡的感慨和道不盡的感激,她忘了自己也應是被感謝的對象,這個被她千辛萬苦從死神手里奪回的女孩,仿佛已成了自己的孩子。
即將告辭的時候,平時寡言的美輝突然告訴本刊記者:“我要用一輩子來感謝嫂子,還有社會上所有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