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解鎖中東
11月24日凌晨,伊朗與美國領導下的六大國達成了臨時協議,同意凍結核計劃六個月。伊朗的核能力將維持在現有水平,世界其他國家會稍稍放松制裁。但是比這個協議更重要的是其釋放的信號,如果伊朗表現出克制而世界給予回饋,那和談判雙方可能產生足夠的善意來達成一個更持久更廣泛的協議。這可能開啟美國和伊朗在世界上最動亂的地區進行更廣泛合作的可能,至少他們可以不再那么相互仇恨。
過去三十年伊朗和美國是不共戴天的敵人,關于伊朗核計劃的臨時協議遠遠無法消除這種仇恨,然而這個協議就像一個鎖眼,透過它我們隱約看到了一個不同的、更加美好的中東,這樣的未來絕對值得爭取。
《連線》:
蓋茨克林頓共話慈善公益互聯網安全
比爾-蓋茨與比爾-克林頓的共同點遠非名字都叫比爾。兩人都華麗轉身,投身于解決全球重大問題的第二職業,利用之前的地位、人脈和智囊團以實現目標。
作為比爾、希拉里及切爾西-克林頓基金會(The Bill, Hillary & Chelsea Clinton Foundation)的創始人,前總統克林頓是說服力極強的“首席解說官”,闡明了扶貧與治療艾滋病需要做的工作。蓋茨的很多粉絲認為他是一個十足的科技極客,致力于維護微軟的行業領導地位,但殊不知他從事慈善的熱情不亞于搞軟件。在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The Bill, Hillary & Chelsea Clinton Foundation),蓋茨解決問題的方式體現了多年來對摩爾法則的深刻理解。
《巴倫周刊》:
Sirius XM的歡樂調頻
過去十年,天狼星衛星廣播公司(Sirius XM)的節目覆蓋了全美,然而它的信號在華爾街卻越來越弱。2009年1月11日,這家公司的股價跌到了5美分。多年大手筆的支出讓天狼星不堪重負,信貸危機則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就在馬上破產前,天狼星抓住了有線電視巨頭——約翰-馬龍的自由媒體集團這根救命索。
在回首那段灰暗的歲月時,自由媒體集團CEO格雷格-馬非說:“我認為市場的反應有些過度,天狼星的問題并不是它自己造成的。”自由媒體給天狼星提供了4億美元的貸款,以微小的代價獲得了這家40%的股權,對自有媒體而言,這是一筆甜心交易,它成功的控制了天狼星。而天狼星也得以繼續存活,隨著經濟好轉,這家公司也逐漸找回了自己的節奏。
《商業周刊》:
2014年全球經濟前瞻
2014年1月1日拉脫維亞將加入歐元區,本國貨幣拉元將不再使用。
2014年沒有多少其它事件如拉脫維亞將如期采納歐元這般確定。全球企業領導人面臨著一些重大不確定性。你想知道:耶倫擔任下一屆美聯儲 主席后美國經濟會增加就業還是擴大資產泡沫?如果與社會民主黨聯合,德國總理默克爾會對南歐大方一些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政府總 理李克強能挫敗反改革的力量,重振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能削減預算赤字同時又不使國家重陷通脹嗎?
南亞和澳大利亞經濟圍繞中國運行,加拿大和墨西哥則依賴美國。印度雖大卻狹隘。美國是重中之重,美國 興則全球興。
改革換擋
2013年第12期
舉世矚目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規劃了未來十年中國改革的藍圖。輿論普遍認為,中國正在迎來新一波改革浪潮,中國改革正處在換擋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文魁提出,解決中國存在的多種失衡,關鍵是平權,他認為中國需要一場平權運動;經濟學者劉海影撰文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最終離不開政府治理機制的改革,同時還需要尊重民間社會權利、強化民間社會對政府的監督;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的文章,通過對一年來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梳理,剖析了本屆政府施政的核心在于真正向市場放權,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干預,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改革換擋
2013年第12期
舉世矚目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規劃了未來十年中國改革的藍圖。輿論普遍認為,中國正在迎來新一波改革浪潮,中國改革正處在換擋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文魁提出,解決中國存在的多種失衡,關鍵是平權,他認為中國需要一場平權運動;經濟學者劉海影撰文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最終離不開政府治理機制的改革,同時還需要尊重民間社會權利、強化民間社會對政府的監督;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聶日明的文章,通過對一年來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梳理,剖析了本屆政府施政的核心在于真正向市場放權,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干預,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國考二十載
2013年 第46期
11月24日,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4年度公務員錄用考試公共科目筆試(下稱“國考”),在全國48個城市同時舉行。今年共有130多個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計劃招錄1.9萬余人。
公務員,在中國一直是為人所羨慕、崇尚的職業。鐵飯碗背后,是人們對社會地位、收入、安全感的渴求。從最初的很多人不相信“通過考試就能當干部”,到今天的“考公務員只是與考研、出國等并列的選項之一”;從首屆只有29個部門招錄,到今天的全國公務員“凡進必考”;從“成為國家干部的自豪”到戶口、福利的致命誘惑;從鐵飯碗、金飯碗,到“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退出機制探索……
20年來,日漸升溫的公務員熱背后,是中國公務員制度的建立、改革、完善過程。
地權改革
2013年 第25期
土地制度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因為土地問題的極端重要性,所以圍繞土地問題的爭論才會持續地保持高熱度。
通過土地確權的實地調研,我們發現,和簡單的“私有化邏輯”相反,農民要求的恰恰是現有的土地制度賦予的、但現實中沒有得到完全落實的土地權利。
圍繞農村土地,現實中已經積累不少矛盾和問題,需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解決。《決定》為各種可能的探索都留出了空間,未來會有細化的規定出臺,而且可以預見的是,關于土地制度的討論也一直不會結束。但只要改革的實踐不偏離“大道”,中國就能順利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