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曙光 黃文尉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不僅創造了就業機會,為地方增加了產值,也促進了城鎮化。而浙江省慈溪市正是小微企業的集中地,嚴格意義上說,這里大部分企業都是小微企業,慈溪的發展也正是得益于小微企業的發展壯大。
近年來,小微企業發展普遍面臨較大的壓力和困難,國家也正在出臺各項扶持政策。政策的生命在于執行。慈溪市財政地稅局積極落實小微企業的財稅優惠政策,深入企業調研、座談,直接把握企業的動態,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有效的征管方案和優惠政策,讓各項政策真正落地,助小微企業突圍。
小微企業生存調查
業內常言:小微企業,就是小的快要瀕臨倒閉的企業。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不過話里行間也道出了“草根經濟”的一把辛酸淚。
龔飛龍是賽尼特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平時很忙,但聽說我們要來還是特意留出了時間。得知我們的來意后,老龔顯得很高興,熱情的拉著我們坐下,訴起了“苦水”。他的企業固定資產5000萬元,是一家典型的出口生產型企業,以生產燈具為主。這幾年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用工成本節節攀升,給這家小型企業造成了不小的壓力。當前,燈具銷路不是很好,同行競爭、壓價激烈,還要養活企業職工,每月工資必須按合同照發。而且他認為現在的企業主要靠代工、貼牌生產為主,離自主品牌還是有一段距離的,這就讓他們這些小微企業的利潤更薄,生存堪憂。
事實上,目前不少企業都在走自主創新之路。老龔的企業也不例外,今年公司單在LED產品的研發投入就達100萬元。我們發現,目前很多小微企業的創新成本不小,包括新產品的推出,這些都需要一筆費用。如他所說,傳統產品利潤大概只有2%-3%,而開發新產品卻有7%-8%的利潤,少部分甚至能到15%。當然,這些高利潤很難保持,很快就有新的競爭者進來,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不斷的創新。然而,追求高新技術也并非事事順心,另一家生產商就表示,目前LED較傳統照明燈價格要貴上好幾倍,一般都是出口為主,不過今年受歐美經濟疲軟影響,銷路遠不如前。現在很多企業都是以傳統產品收入“保運轉,保工資”,同時又都在積極尋求創新,走自主品牌之路。
寧波市神溪鑄鐵有限公司是傳統的制造業類的小微企業。虞福山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在慈溪市也小有名氣,大家都叫他“老福山”。“老福山”可以說是老企業家了,今昔對比,他認為現在企業難做了很多。首先還是用工成本“吃不消”,目前每個工人的底薪至少在3500元。此外,融資成本高,如果按一千萬的貸款來算,每年要付利息在100萬以上,這對企業而言是不小的壓力。而且他這類企業能耗較高,享受的優惠也相對較少,按他的話說,目前一度電能產出7元,不過他們也在努力轉型之中,爭取以后達到14元甚至20元以上。他認為,如鑄鐵這類企業應屬基礎類制造行業,能耗天生就很大,而下游組裝行業能耗天生就不高,希望政策制定時,不一刀切的就把上游企業劃為高能耗企業,體現出公平和精細來。最后他提到,他們這類能耗較高而正在轉型的企業壓力較大,目前的優惠政策還是有點“不解渴”,希望支持力度再大些,在轉型的當口“扶企業一把”。
總的來說,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目前小微企業主要集中在零售業、批發業、工業生產服務業和生活服務業。顯然,這些行業由于其投資成本較少,市場準入較低且勞動力較為密集,是小微企業聚集的主要行業。因此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較低、產業特色不明顯、成長空間相對較小。同時,工業小微企業許多是從事產業鏈的低端或貼牌生產,或是從事簡單的勞動密集型加工,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產業依賴性很大,成長空間亦十分有限。不過,我們也發現,這類企業由于經營靈活、適應性強,使得一些行業的技術創新適宜于中小企業研發經營。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天生具有創新基因,有很強的創新力量和訴求。此前有數據顯示,我國65%的發明專利、75%以上的企業技術創新、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都是由中小企業完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融資成本高已成為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成長的桎梏。貸款成為不小的壓力,不少企業家將之喻為“濕棉襖”。還本付息成了每年的剛性支出,這在經濟吃緊的年代對企業而言就成了不堪承受之重。現實是,企業因用工成本和物流成本等上升過快,再加上銷路萎縮,是不會想要貸款的,而是寧愿停產。據了解,不少小微企業已經在通過各種方式盡量削減自己的貸款,減輕企業的壓力。由此可見,現階段可采取的措施一是寬松的融資環境,降低融資成本;二是減免稅收和適當積極的財政政策。拿減免稅收來說,實際上把選擇權交給了小微企業,好則多交,壞則少交,停則不交,當然也享受不了優惠。然而,如果經營活動擴大,那么享受的優惠幅度越大,交的稅也越多。對小微企業而言,財稅政策的真金白銀優惠是有效的政策“紅包”。
真正釋放政策“紅利”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結構轉型的巨大壓力,給傳統的慈溪模式敲響了警鐘,小微企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節點。財稅部門作為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如何把握好這只“看得見的手”,是財稅部門需答好的一道課題。
市地稅方面,今年國家剛出臺的對營業稅納稅人中月營業額不超過2萬元的企業或非企業性單位,暫免征收營業稅政策,我局積極采取多項措施,確保該項優惠政策及時落實到位。篩選了近兩年符合免稅條件的納稅人名單,組織稅收管理員進行專項輔導,確保納稅人及時享受該項優惠政策。另一方面,扎實推進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執行,針對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小于等于30萬元、資產總額小于等于1000萬元(工業企業小于等于3000萬元)的企業。幾年來,一直采取按20%的企業所得稅征收。其次,部分管區內企業中的高新技術型企業還采用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并且房產稅與土地使用稅按減免50%或以上的標準執行。此外,還嚴格為政府或上級部門政策劃定內的企業減免水利建設基金,如最近一批獲減免的外貿企業、農業龍頭企業、部分困難受災企業等。據最近一次的統計調查顯示,上年度我局共減免各項稅收共計22806萬元,其中征前減免20164萬元,占88.4%,退庫減免稅額2642萬元,占11.6%,切實減輕了企業的負擔。
加強管理,降低企業“隱性”稅負。在以前的工作中,我們發現受財務制度不健全影響,不少小微企業無法享受政策。由于建賬成本存在,尤其是微型企業經營利潤薄弱,大部分小微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出于這個原因,納稅風險也成為了小微企業的一部分負擔。為了改善這一現狀,首先,稅管人員加強了對企業的財務核算及納稅方面宣傳工作,一方面切實提高企業經營者在這方面的意識,另一方面組織財務人員進行輔導學習,加強納稅的業務素養和納稅風險意識。其次,為了將優惠政策送到每個企業手中,地稅局開設了企業QQ群,及時提供政策信息,還能實時為納稅人答疑解惑,拉近了稅企之間的關系。此外,加強了對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認真分析比對申報資料,掌握企業生產經營和納稅申報情況,加強納稅申報跟蹤管理,做好催報催繳工作,防止納稅風險出現,進一步降低企業的“隱性”涉稅負擔。
市財政方面,今年繼續安排200萬元資金,對小微企業投保出口信保實施“全覆蓋”。依據該政策,凡2012年度海關出口額500萬美元以下的小微企業在2013年度通過市小微企業出口信用保險聯保平臺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的,市財政給予特別補助,即在享受寧波、慈溪兩級財政相關信保補貼的基礎上,余額保費由市財政全額埋單,以幫助企業規避貿易風險,鼓勵企業“有單敢接”。按2012年度已獲補助企業口徑統計,該政策將惠及慈溪市1439家小微外貿企業,涉及出口金額達15.2億美元。除此之外,為加大產業轉型扶持力度,慈溪市大力實施人才驅動戰略。截至目前,已評審出26名高新技術領軍人才,共撥付專項資金144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