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 徐曉宇
【摘 要】隨著我國部隊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將飛機履歷數據進行電子化,如何控制數據質量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為解決這一矛盾,首先通過與使用方交流,確定了數據的頂層質量要求,然后建立一整套的質量控制管理機制,加強生產人員質量意識。最后利用統計學中關于假設檢驗的科學方法,建立了一套詳細的履歷數據驗收辦法。
【關鍵詞】假設檢驗;數據電子化;質量控制
一、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
當今世界,人類社會正由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高速邁進,“信息化”成為當代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信息化建設成為全球不可抗拒和不可逆轉的大潮流。世界上主要軍事強國,無不加快裝備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努力占領保障領域的信息化的制高點。隨著我國第三代戰斗機大規模的裝備部隊,需要將飛機中各項成品的紙質履歷進行電子化,然后與飛機一同交付部隊。每架飛機履歷本總量超千本,總字數約百萬,記錄飛機生產、總裝、調試和試飛全部的生產和使用信息,是飛機交付部隊后履歷數據信息化管理的基礎。目前采取人工錄入的生產方式,在前期檢查驗收過程中發現錯誤較多,例如飛機壽命、技術要求等條目錯誤,這些問題將影響飛機交付部隊后的使用和維護。
履歷數據電子化一方面要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另一方面又要滿足生產進度要求,因此在人員人力、時間進度等多因素條件限制下,如何有效控制飛機履歷數據電子化過程中的質量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研究思路
一套完整數據中包含了全套的飛機、發動機、機載成品設備的電子履歷數據,以往對于數據檢驗過程并無相關依據和指標進行驗收,導致無章可循錯誤頻發。本項目從生產管理和數據驗收兩方面開展工作,解決履歷數據電子化過程中帶來的質量問題以及數據檢驗時間長與生產進度緊張之間的矛盾,大大減少了電子履歷中的錯誤,避免對飛機后續的使用和維護造成影響。
在生產管理方面,提出針對履歷數據電子化質量控制的有效管理方法。軍用飛機全套履歷數據進行電子化是目前信息化戰爭發展的必然趨勢,利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從根本上提高數據質量降低差錯率。將現代企業管理方法中的教育方法、經濟方法、制度方法和行政方法四類主要方法運用于履歷數據電子化質量控制管理中[1],完善生產環節的控制手段和管理,這是提高數據質量的根本。
在數據驗收方面,采用概率統計學中假設檢驗理論的經典方法[2],根據數據性質的不同,分別對重要數據和普通數據制定了驗收標準。驗收標準是保證履歷數據質量的重要因素,合理、有效的驗收標準既可保證產品質量又可提高工作效率。
三、管理方法
履歷數據電子化生產過程中缺少有效的管理手段是導致數據錯誤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項目將現代企業管理方法用于履歷數據電子化生產過程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教育方法。對于前期錄入存在錯誤的人員進行批評,總結錯誤原因逐項解決。對生產人員進行思想教育,說明飛機履歷數據在飛機交付部隊后對于后期使用和維護的重要性,一個錯誤將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后果,提高生產人員的責任意識。
(二)經濟方法。明確數據錄入和校對人員的責任,并引入獎懲機制,杜絕干好干壞一個樣的思想。對于驗收過程中無錯誤的人員給予適當獎勵,而對于錯誤頻發則必須采取批評、經濟處罰甚至調離崗位等措施,利用經濟手段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從管理上找原因,向管理要質量。
(三)制度方法。生產人員需要嚴格按照規定的履歷模板進行錄入,并規定了內部自檢制度。對于模板類數據錯誤,要進行橫向檢查,與其他架次飛機對應的履歷本進行校核,如果確實為模板錯誤,則修改模板。同時完善數據錄入軟件人機交互節界面的友好性,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出錯幾率。同時要求生產過程中強調內部自檢的作用,認真做好記錄,嚴把質量第一關。
(四)行政方法。行政方法是四項管理方法中最嚴厲的一項,對于多次出錯且無改進表現的人員應給予調離崗位甚至辭退的處理。
四、履歷驗收方法
由于履歷本總量較大將其歸為統計推斷問題來解決,即需要根據抽取的樣本信息來判定總體是否具有某種性質。通過積極與使用方交流,根據數據對部隊后續使用影響程度不同將履歷數據分為重要和普通兩類。重要數據包括產品名稱、型號、編號、日期、各類時間、性能指標和工作參數等關鍵信息,普通數據包括產品驗收者姓名、功能文字描述等非關鍵信息。根據合同指標要求:飛機重要數據正確性達到99%以上,普通數據正確性達到98%以上。
綜合考慮人員及生產進度限制共抽取53本履歷,并采用假設檢驗的方法來確定驗收評價方法。首先依據前期工作經驗,飛機正本、副本、發動機(左)正本、副本、發動機(右)正本、副本和起動機(左)、起動機(右)共8本履歷中是所有履歷中數據量最大的,而且數據重要程度較高,一旦發生錯誤對使用部隊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將此8本履歷數據規定為必檢本。另外從剩余履歷本中隨機抽取45本,對累計共53本履歷數據進行檢驗。其次根據重要數據和普通數據對飛機后續使用帶來的影響程度不同,規定重要數據檢驗水平為0.5,普通數據的檢驗水平為0.1。最后,采用假設檢驗方法制定驗收評價方法,具體過程如下:
針對重要數據,假設正確率達到99%以上,即錯誤率 。如果假設成立,那么53本履歷中發現1個不合格的概率是:
當時,
對于重要數據在53本履歷數據中發生1次錯誤這種現象不合理,拒絕原假設,則發生1次重要錯誤即認為該架次履歷數據不滿足要求。
53本履歷中未發現不合格履歷數據的概率是:
當時,
對于重要數據在53本履歷數據未發現不合格履歷數據這種現象合理,接受原假設,則未發現重要錯誤即認為該架次履歷數據滿足要求。
針對普通數據,假設正確率達到98%以上,即錯誤率 。如果假設成立,那么53本履歷中發現3個不合格的概率是:
當時,
對于普通數據在53本履歷數據中發生3次錯誤這種現象不合理,拒絕原假設,則發生3次普通錯誤即認為該架次履歷數據不滿足要求。
53本履歷中發現2個不合格的概率是:
當時,
對于普通數據在53本履歷數據中發現3次錯誤這種現象合理,接受原假設,則發生2次普通錯誤即認為該架次履歷數據滿足要求。
綜上所述,制定具體驗收評價方法如表1所示。
表1驗收評價方法
五、總結
本項目是將傳統管理理論和經典的統計學方法應用于工程中的一次成功嘗試,通過近兩年的實踐證明了其在履歷數據電子化過程中對質量控制的作用。從管理和驗收兩個方面入手提高了數據質量,加快了生產和檢驗的效率,解決了人員人力與時間進度之間的矛盾,在履歷數據電子化質量控制方法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參考文獻:
[1]丁振宇,郭凱旋.總經理按制度辦事全書[M].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
[2]盛驟,謝式千,潘承毅.概率論與數理統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