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大雨傾盆。鋪在路面上的石子“喝”足了水分一個個“挺”著圓溜溜的“肚子”密密麻麻地向遠方延伸——這就是雙峰縣堤吉村致富的幸福之路。
“這就是堤吉村在修的村道。”建扶工作隊隊長毛凱豐向冒雨前來堤吉村檢查走訪扶貧工作的市、縣兩級建扶辦領導以及陪同檢查的市中心醫院等院領導詳細介紹村道的硬化工作。“過去,堤吉村除一條鄉道經過村邊以外,沒有一條像樣的村道,有2個村民小組間的組道直到2011年才打通毛路,給村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堤吉村是婁底市政協副主席、市中心醫院院長肖揚的扶貧掛點村,也是市中心醫院2013-2014年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與扶貧開發聯系村(建扶村)。該村土壤、水資源缺乏,自然條件差,經濟薄弱,村級基礎設施差,社情復雜。全村共有貧困農戶50戶、其中五保戶8戶、低保戶11戶、特困戶2戶、計生特困戶2戶、危房戶14戶,因長期患病致貧農戶5戶,缺乏勞動力農戶8戶,困難戶占全村總戶數32.1%,2012年農民人均收入僅1000元。
要想富,先修路。為將村道硬化,建扶工作隊與村支兩委積極向掛點市領導肖揚以及建扶單位分管領導、鎮黨委、鎮政府匯報,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同時,工作隊克服各種困難,和村支兩委一道組織黨員、組長先后多次召開會議,認真討論,民主表決,就項目施工隊的確定、施工管理、資金控制等進行了明確落實,工程總造價67萬元左右。經建扶工作隊多方協調,目前已初步爭取到交通局關于村級公路補貼資金40萬元左右,聯系單位建扶資金9萬元,剩余資金也在陸續落實中。
“現在好了,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村道硬化工程終于實施了。”建扶工作隊員和村支兩委的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微笑。
修路只是扶貧工作的一部分。今年4月17日,肖揚率領市中心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等建設扶貧單位主要領導和相關專家來到堤吉村,調研了解該村生產生活情況、研究部署扶貧發展工作,組織專家開展送醫送藥活動,并深入特困群眾家中開展訪貧問苦。肖揚對該村的農業生產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議,進一步敲定兩年建扶工作盤子,確定了中心醫院兩年到位建扶資金20萬元,協助村里解決修路、電力擴容等實際問題;當天,肖揚一行頂著驕陽走訪了9戶村民,為村里9戶(11人)困難戶送去6000元的慰問金和糧油等食品;同時,市中心醫院還組織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眼科、中醫科、藥劑科等10余名專家到該村開展下鄉義診活動,接診村民200余人,免費發放藥品4000余元,獲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據了解,建扶工作隊入駐堤吉村半年來,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促進村級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制定健全了《黨支部議事制度》、《發展新黨員制度》等十余項制度;針對該村缺水問題,把整修加固山塘、修通田間水渠作為興修水利的主要內容,預計村內受益農田將達到400畝左右;為調整產業結構,推廣良種玉米200畝,并采取大戶與散戶相結合的方法,積極引進良種豬,大力扶植養殖業;投資建設的村級活動中心已經打好地基,正在積極施工中。
雨停了,千萬束陽光穿過云層,灑向大地。
遠處,堤吉村村道上的小石子在雨后陽光的照耀下靜靜閃爍。
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各級領導、建扶工作隊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堤吉村的幸福之路將越走越遠,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