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樓市鳴金收兵,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總體而言,其監測的43個城市成交量環比逾五成下跌,成交價格略有下降,漲勢放緩。其中,成交量環比漲幅最大的是北海,上漲37.76%;成交量環比下跌幅度最大的是三亞,跌幅為44.13%。10個重點城市中,環比漲幅最大的是北京,達26.16%。成交價格方面,海口環比跌幅最大,達12.39%,揚州環比漲幅最大,為9.85%。10個重點城市中,成都價格環比跌幅最大,為9.55%。
2013年樓市已告一段落,盡管遭遇了新“國五條”細則落地“大棒”,但房地產市場依然延續了去年的回暖走勢,迎來了“最火上半年”。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其重點監測的30個城市中,有28個城市成交面積同比2012年上漲,其中溫州漲幅最大,達152.62%;僅蘇州、貴陽兩個城市成交面積同比下跌,跌幅分別為43.51%和3.18%。
近日,繼經濟學家郎咸平拋出“中國樓市離崩盤還差半步”言論后,牛刀也在微博上稱,“中國房價頂多再撐半年。”對此預判,業內多持否定態度,對于下半年樓市走向,更多的業界人士認為依然以穩定為主。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最新報告稱,其對中國樓市展望依然為“穩定”,但預計銷售增長將會有所放緩。
北京供銷兩旺
隨著市場對政策的逐漸適應,6月北京樓市呈現出供銷兩旺的態勢。據亞豪機構數據顯示,6月北京共有32個項目入市,市場累計新增供量達6368套,新增供應面積為74.8萬平方米,供應套數與供應面積雙雙超過了今年3月份的供量高點,創下年內新高。供應增加的同時北京樓市銷售也是一片火熱,2013年6月,北京商品住宅共成交9811套,環比增加40%。
亞豪機構分析認為,6月北京樓市供應的回暖性增長背后,雖然開發商根據拿證時機、項目定位等個例的不同,出現了平價跑量與曲線提價兩種策略,但無疑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加入了推盤放量的隊伍,直接導致了6月份市場成交止跌上揚。
對于下半年北京樓市,亞豪機構預計,貨幣政策有可能繼續呈現中性偏緊的狀態,房企銀行融資難度增加,可能會增加對于資金鏈方面的重視。因此,下半年入市推盤的動力或將持續增加,帶動成交步入上行通道,然而在供需壓力下,北京房價高位企穩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上海改善需求爆發
6月,上海成交量再創高點。據漢宇地產市場研究部新房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27日,本月上海全市商品住宅的成交面積95.6萬平方米,加上最后3個交易日,預計全月成交量將達到近110萬平方米,環比增長將近兩成。成交均價24128元/平方米,環比上漲約3%,高于整個上半年的均價2.3萬元/平方米。總體來看,新房市場出現量價齊升的“紅六月”行情。
這與中高端市場的回暖不無關系。據21世紀不動產分析,6月上海樓市單價在3萬-5萬元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為22.3萬平方米,環比上漲44.5%。這一價格段房源的成交量,在上半年僅次于3月份。
近期銀行出現流動性緊縮,少數銀行取消了房貸利率優惠,是否會引發樓市價格向下?對此,德佑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陸騎麟表示,銀行資金短期緊張,會對樓市帶來沖擊,但考慮到目前整體樓市依然穩健的趨勢,以及管理層出手后市場將趨穩定,預計對樓市實際影響將不會太大。
業界普遍認為,如果后期沒有新政出臺,樓市熱度有望延續。不過,隨著上半年業績壓力解除,開發商還是會把推盤重心放在下半年的九、十月份。
深圳成交均價創新高
經過前期的快速釋放,6月深圳樓市熱度略有減緩。據深圳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6月,共有7個項目共42.23萬平米預售,環比5月減少2個百分點;成交為46.94萬平米,環比略有增幅,其中龍華、南山增幅較大;本月價格在上月高位的基礎上繼續向上,環比上漲8%,突破2.4萬大關,創下10年2月以來的新高。
成交均價創新高,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主要是受區域結構性因素影響。6月份銷售量大、價格高的項目主要有天御香山花園、香蜜苑和鯨山花園九期等,位置均集中在福田、南山等區域,項目銷售均價都在4萬元/平方米以上,對深圳市房價向上拉動作用非常明顯。
到底深圳樓市還會火多久?對此,深圳中原地產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超出購房者預期的定價策略將不被市場認同,恐慌購房潮將難以再現,購房者的理性決策并不支持房價長時間的持續上漲。預計供求雙方即將重新進入一個新的博弈階段,整個新房市場將迎來一段時間的盤整。在政策沒有太大變化、限價執行到位的前提下,后市的一手市場相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