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白宮》
作者:(美)西蒙·約翰遜、郭庾信
出版時間:2013.5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關鍵詞
國家債務、美國、經濟學、社會保障、醫療保險、人口老齡化
美債:從哪里來,往何處去?
編輯|胡柯
美國已經深陷債務之中,包括男人、女人和孩子,人均債務超過了3萬美元。圍繞著赤字、稅收和開支的激烈斗爭困擾著華盛頓,民主、共和兩黨的政治僵局使政府瀕于債務違約的邊緣。然而,兩黨夸夸其談的政治家越多,事情看起來越有可能沒有進展。
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卻持有2萬億美國國債,對此,很多憤青表示不解,并且通過各種方式發泄自己的不滿。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不分青紅皂白地指責他人相當容易,但是不了解當時的國際情形肯定是于事無補的。
《火燒白宮》里有這樣一段話:“聯邦預算在結構上是不平衡的。這種失衡對未來經濟的傷害會愈發嚴重,在長期是不可持續的……如果財政政策不轉向,聯邦開支項目不修正,我們下一代的生活水準注定會停滯不前,美國在全世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就會被削弱,我們急國民之所急的能力就會受到束縛。”“美國的衰落成為評論家們熱衷的主要話題,其中一派觀點認為,龐大的赤字是美國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上走向墮落的誘因。”
作者很明確地指出,美國的赤字的確已經非常嚴重,所以作者用了《火燒白宮》這個名字。
而且書中通過大量的數據和事實證明,即使是不考慮未來戰爭的可能性,如果美國一直這樣入不敷出,破產就是遲早的事,就像現在的希臘一樣。
而當國際投資者對美國國債以及美元越來越失去信心的時候,美國的“破產”也就會到來。短期看,美元還會保持它的國際貨幣地位。但隨著美國赤字越來越大,美元就會越來越貶值,國際貨幣的地位也就越來越無法保證,投資者對美國國債也就會越來越沒有信心和興趣。于是,美國即使不會突然就無法在國際社會上融資,但美國的金融地位肯定會逐漸衰落。
那應該怎么辦,尤其是中國還持有如此多的美國國債!
國與國之間的債務問題正如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債務問題一樣,常常是冷暖自知。人或國家的信用建立說到底和人的本質和政府的作為息息相關。我們在看待美國國債以及預算赤字的時候,所應擔心的似乎不應該是美國能夠償還我們的債務,而是美元乃至美國信用體系的崩塌與否,以及美國在面對該事件時的處理方式和方法。
無論中國持有大量美國國債這件事正確與否,至少在當年舉債給美國的時候,我們認為那是全世界最為安全的資金避風港和最有價值的舉債方式。其實,在本書中,對于美國的未來,作者還給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只是,我們如今能看到的,依然還是風險。至于時代的變遷所發生的變化,那就無人能預料了。
《思奔·柔情江湖》
作者:周壽偉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走出去
這是一個人與16座城市的故事,一路行走,一路尋找,風景凝固在相片里,刻上時間的烙印,便也成了生命中最珍貴、最美的定格。當你不去旅行,不去探險,不去談一場刻骨銘心的戀愛,不去過從沒有試過的生活,整天宅在屋里,掛在網上,你要青春有毛線用?時間,擠擠總是有的;工作,放放總是行的;金錢,永遠不會準備夠的。一次旅行,不僅是一段回憶的聚焦,更是一場心靈的對話。繁忙之中,偶爾停下來和這個世界好好談談。
《喚醒沉睡的天才》
作者:瑪麗蓮·阿特金森,
蕾·切爾斯
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做正確的事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一個發動世界改變的天才。人和人之間的差別往往不在于硬件,而在于心智模式這類軟件系統上。《喚醒沉睡的天才》所指的天才,就是我們每個人都能有的思考和工作方式。如果我們掌握了這套思維模式與信念,就如同為我們的身體、頭腦等硬件配置了最適宜的軟件系統。我們能喚醒內在的天賦,發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獲得強大的創造力,享有充滿激情、寫滿成就、富于意義的人生。
《絕望鍛煉了我:樸槿惠自傳》
作者:(韓),樸槿惠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救贖
全書自樸槿惠的少女時代始,描述了總統府青瓦臺中的“第一家庭”如何過著尋常的生活。母親遇刺后,樸槿惠擔當起“第一夫人”的角色,其間得以了解政治的基本議題和國家的基本狀況。父親也遭暗殺后,她與弟妹黯然離開青瓦臺。面對種種不堪現實與外界批判,她對人性和權力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決心遠離政治。1997年韓國陷入經濟蕭條,樸槿惠眼見民生多艱、國家危殆,毅然重返政壇。
《生命這出戲》
作者:希阿榮博堪布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從容面對
人生沒有假設,當下即是全部。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之后,只有擁有一顆受過訓練的心,才能得到安樂。生命這出戲,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因而要珍惜與他人、與其他生命之間的種種緣起。而我們要如何演好自己的戲,又不妨礙他人演戲?我們將由這股潛移默化的力量指引,掙開痛苦與欲望的汪洋去發現內心的善良與慈悲,我們也將變得惜緣、堅定、平靜和富有智慧,從容把握和過好當下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