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山東道地藥材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為研究對象,比較了生產上兩個主要品系KXY-001和KXY-005光合特性的差異。結果表明:⑴品系KXY-001凈光合速率在14時顯著下降,具有明顯的“午休”現象;品系KXY-005凈光合速率隨溫度和光合有效輻射的日變化呈現“拋物線”現象;且在相同光合有效輻射下,品系KXY-001的凈光合速率顯著大于品系KXY-005。 ⑵品系KXY-001光補償點低于品系KXY-005,而光飽和點高于KXY-005,具有較強的光合生產力,更易適應弱光和強光環境。總的來看,品系KXY-001光合生產力和光合潛力高于品系KXY-005。
關鍵詞:栝樓;品系;光合特性
中圖分類號:S567.23+9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3)11-0029-04
栝樓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為葫蘆科多年生宿根草質藤本植物,其果實、種子和根均可入藥,果實入藥稱之為瓜蔞,是主治胸痹的良藥;根入藥俗稱天花粉,具有清熱生津、消腫排膿的功效。除傳統藥用價值外,栝樓還具有良好的保健和食用價值,因此開發前景廣闊[1]。
光合作用是中藥材產量和品質形成的基礎[2],中藥材中90%以上干物質的積累直接或間接來自光合作用,光合特性對于研究栝樓種質資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本研究選擇生產上廣泛栽培的兩個栝樓品系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光合特性的研究,比較不同栝樓基因型之間光合特性的差異,為栝樓引種栽培和品種選育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及方法
試驗于2013年3~9月在濟南禾寶中藥材有限公司栝樓種植基地內進行。本研究選擇生產上兩個主要的栽培栝樓品系KXY-001和KXY-005,種子經山東中醫藥大學周鳳琴教授鑒定為葫蘆科栝樓屬栝樓(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兩品系均為果實用栝樓(見表1),其中品系KXY-001,果型較大,圓球形,直徑約8~12 cm,表皮白綠色,皮薄,籽粒飽滿;品系KXY-005,果型較小,橢圓形,直徑約6~10 cm,表皮網狀墨綠色,皮厚。2012年11月份采收后,分別將兩品系中種子取出,晾干備用。2013年3月將栝樓種子播種于基地試驗田內,栽培土壤為充分混合均勻的農田栽作土,常規管理。
12 測定項目和方法
13 數據處理
23 兩栝樓品系光響應曲線特征的比較
3 討論
參 考 文 獻:
[1] 周鳳琴,徐凌川,張永清,等山東瓜蔞生產情況調查[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2,26(5):379-381
[2] 馬新明,王小純,王志強氮素形態對不同專用型小麥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穗部性狀的影響[J]生態學報,2003,23(12):2587-1593
[3] 劉劍鋒,程云清,劉春明,等不同倍性高山紅景天種質葉片光合特征的比較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1,36(12):1547-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