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業保險具有低保額、低收費、低保障和高風險、高成本、高賠付的特性。本研究首先運用Logistic模型對農戶參與農業保險的11個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各因素對農戶實際是否投保影響均不顯著,得出新疆農戶在是否投保沒有話語權的結論;其次應用博弈理論,對保險行為主體政府、保險公司兩者進行實證分析,得出結論:政府要從全社會的利益出發,在農戶所能承擔保費的前提下,給予保險公司保費補貼,兩者之和要達到保險公司開辦農業保險業務的盈虧臨界點,從而支持農業保險的發展。
關鍵詞:農業保險;博弈;行為主體;新疆
中圖分類號:F840.66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3)11-0149-04
新疆近十年特別是近三年自然災害頻發,農產品價格波動很大,農民投保熱情高,據調查有不少于30%的農戶想投農業保險而無處可投,可見農業保險在新疆出現了供給小于需求的現象。近些年不僅中央政府對農業保險的重視程度加強,地方政府也把農業保險作為支持農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政策。但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華聯合保險公司開辦農業保險近三十多年來的平均賠付率是71%,加上19%的經營管理費用,其平均賠付率為90%,相比非農保險 26%的低費率,離開政府補貼,保險公司是不愿意經營農業保險業務的。因此,在新疆農業保險的行為主體農戶、保險公司和政府之間出現了矛盾。本文將對三者行為進行博弈分析。
1 農戶參與農業保險的影響因素分析
1.1 數據獲取
為了理清農戶參與農業保險的影響因素,在南疆喀什、庫爾勒,北疆昌吉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其中喀什80份,收回76份,有效份數72份;庫爾勒發放調查問卷60份,收回56份,有效份數56份;昌吉發放60份,收回58份,有效份數56份。
1.2 模型構建
1.3 變量解釋
1.4 結果與分析
從模型的運行結果來看,Cox Snell R2的值為0.613,Nagelkerke R2的值為0.852,預測的正確率較高,說明該模型的擬合度效果較好,可作為農戶參與農業保險意愿影響因素的評價模型。
從 Logistic模型統計分析結果(表3)可以看出,11個自變量的顯著性都接近1,遠遠大于0.1,而顯著性小于0.1的自變量才是顯著的。所以11個影響因素對農戶實際是否投保農業保險都是不顯著的。
因此得出結論,在新疆農業保險行為主體的博弈中,農戶是必要的參與者,但是農戶在是否投保農業保險及投保何種形式的農業保險中沒有話語權。因此本研究的農戶行為選擇是既定的,即參與農業保險的投保,因此不再參與博弈。
表3 Logistic模型統計分析
2 政府和保險公司的博弈分析
2.1 政府不給予補貼的博弈分析
2.2 政府給予補貼時的博弈分析
如圖1,若政府給予農業保險以保費補貼,此時,政府的利益損失是A,保險公司若經營農業保險,所得是B;若保險公司不經營農業保險,則政府的損失為0,保險公司的得利為0。在此策略集合下,解集有兩個:(-A,B)、(0,0)。顯然,(-A,B)是在政府給予補貼下的最優解集。在這個解集下,政府在給予補貼下的損失為A,保險公司在此解集下的所得是B,但事實上,有兩種情況出現:若A+B≥0時,政府的補貼足以彌補保險公司為開辦農業保險所帶來的損失,保險公司才愿意經營農業保險業務;若A+B<0時,即使有了政府的補貼,但補貼不足以彌補保險公司為開辦農業保險的損失時,保險公司也不愿意經營農業保險。
綜上所述,在政府給予補貼的前提下,當政府的補貼額和農戶投保額之和達到保險公司盈虧臨界點的范圍內時,保險公司才愿意經營農業保險業務;否則,即使政府給予保費補貼,保險公司也不愿意經營農業保險業務。
2.2.1 保險公司盈虧臨界點費率計算與分析
由于農業保險的經營不以盈利為目的,因此可以假設,農業保險的保費收入全被用于支付農業保險的經營成本。對于單位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如果除去經營費用所占的比例,所剩部分就是農業保險業務盈虧平衡時的賠付率水平,稱為“盈虧臨界點賠付率水平” [1]。
根據2010和2011年新疆統計年鑒,新疆農業保險2009年保費收入142 971萬元,2010年為138 642萬元,2010年比2009年保費收入沒
上述理論和實證分析一致得出,作為一種特殊的保險,經營農業保險業務依靠其自身的力量無法達到盈虧平衡點,因此,政府補貼是開辦農業保險的前提條件。
2.2.2 政府補貼金額測算與分析 農業保險作為“準公共物品”,“大數法則”是農業保險經營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2]。本研究以農業保險能夠成功經營為原則,對2010年新疆主要農作物全部投保農業保險時的政府補貼做了測算,即以2010年新疆的主要農作物小麥、玉米、棉花在全部投保的情況下,政府補貼25%的費率(按現行的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時,補貼測算為4.96億元,如表4所示。
若不開辦農業保險,新疆作為一個自然災害多發地區,政府就要對遭受災害的農戶給予救災和救濟。2010年新疆僅對新時期納入扶貧的30個重點縣和南疆三地州喀什、和田、阿克蘇發放扶貧資金,比例為重點縣9.1%,南疆三地州為8.9%,均不足10%,但2010年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農戶比重重點縣為44.3%,南疆三地州為27.7%。可見,救濟救災款發放的范圍有限,起不到恢復農業生產或緩解農戶貧困的效果。因此,作為降低和分散農業經營過程中風險的農業保險,其開辦勢在必行。
3 結論
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糧食安全始終是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全局性的重大戰略問題[3]。新疆是農業大省,糧食安全更為重要。為了能發揮農業保險對新疆農業的保駕護航作用,政府對農業保險的行為選擇只能是補貼,而且補貼額與農戶所能承擔的保費額之和必須達到保險公司盈虧臨界點的最低界限;保險公司開辦農業保險應是政策性的,不能以營利為目的,要以農業大局為重;農業保險的開辦應面對整個新疆的農戶,符合“大數法則”的一般規律要求,進一步拓寬保險范圍,降低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保障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3]。
參 考 文 獻:
[1]
庹國柱,李 軍.農業保險[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497-501.
[2] 李 軍,段志煌(美)編.農業風險管理和政府的作用——中美農業保險交流與考察[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23-26,45-46.
[3] 劉洪明,萬述偉. 青島市現代農業發展的成就、問題與對策[J].山東農業科學,2012,44(10):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