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平菇的耐硒和富硒能力較強。在含硒80~160 mg/kg的固體培養基上,菌絲生長良好,當硒含量超過240 mg/kg時,菌絲生長受抑制。在液體培養條件下,硒含量超過3 μg/ml時,菌絲產量降低。正交試驗結果表明,高溫富硒平菇適宜的培養基配方為以棉籽殼為主料,并添加如下輔料:硒<30 mg/kg含水培養料,玉米粉30 g/kg棉籽殼,麥麩50 g/kg棉籽殼,磷酸二銨2 g/kg棉籽殼。
關鍵詞:平菇;高溫;富硒栽培;最佳配方
中圖分類號:S646.1+4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13)11-0063-03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體的低硒狀態與克山病、癌癥、心血管病、白內障、糖尿病、愛滋病等40余種疾病的發病率密切相關。許多動物實驗也直接證實,硒(特別是生物源有機硒)具有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奇特功效[1,2]。土壤缺硒是全世界廣泛存在的問題,在我國有72%的國土為不同程度的缺硒區,形成食物鏈的普遍低硒狀態,只靠天然食品補硒難以從根本上改善缺硒狀況。如何合理、安全地滿足人和動物對硒的需要,是人和動物營養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食用菌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風味獨特,并具有優異的自然保健價值,含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抑制腫瘤生長等生理活性成分。以食用菌作為富硒載體,培養富硒食用菌,可同時發揮硒和食用菌固有的以及協同的生理作用[3]。平菇是我國的主栽食用菌品種之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生產。平菇生產以秋冬為主,近年隨著市場需求的多樣化,高溫平菇種植面積也逐步擴大。本研究采用固體培養和液體深層培養技術,研究了高溫平菇菌株的耐硒能力和適宜的栽培配方,以期為高溫富硒平菇的科學化、規模化、市場化栽培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菌株
2 結果與分析
2.1 平菇菌絲液體培養最佳富硒濃度篩選
由表3可知,平菇對硒具有較強的富集能力,隨培養液硒濃度的增加,菌絲含硒量增加,但硒濃度超過3 μg/ml時菌絲產量降低,說明硒濃度過高對菌絲生長具有抑制作用。
2.2 平菇不同品種菌絲生長耐硒能力比較
由表4可以看出,3 μg/ml含硒培養液對不同平菇菌株菌絲生長的抑制率不同,對夏優1號、高平1號、特抗650、抗病2號、抗病3號、2002-4、黑牡丹的抑制率均超過15%,高平2號、早秋615、江都71的抑制率在10%左右,因此可選擇高平2號、早秋615、江都71作為高溫季節富硒栽培的優選菌株進行富硒栽培。
表4 硒對不同平菇菌株菌絲生長的影響
2.3 平菇在富硒固體培養料上的生長特性由表5可以看出,固體培養料中硒含量在80~160 mg/kg時平菇菌絲生長良好,超過240 mg/kg時,對菌絲生長有抑制作用;在80~480 mg/kg之間,現蕾時間比對照提前3 d。
在液體培養基中,平菇對硒的耐受力低,在固體培養基中,平菇對硒的耐受力高,這可能與液體培養基中硒分散均勻而固體培養基尤其是以棉籽殼為主的固體培養料中硒分布不易均勻有關。
2.4 平菇富硒栽培配方正交試驗
生物轉化率的高低反映的是平菇子實體最佳培養條件。從子實體生物轉化率的極差(R1)值(表7)可以看出,影響平菇轉化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為:硒添加量>玉米粉添加量>麥麩添加量>磷酸二銨添加量,最佳培養條件組合為硒30 mg/kg含水培養料,玉米粉30 g/kg棉籽殼,麥麩50 g/kg棉籽殼,磷酸二銨2 g/kg棉籽殼。
硒回收率的高低反映的是平菇子實體最佳富硒培養條件。從硒回收率的極差(R2)值(表7)可以看出,影響平菇硒回收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為:硒添加量>磷酸二銨添加量>玉米粉添加量>麥麩添加量。最佳組合為硒30 mg/kg含水培養料,玉米粉30 g/kg棉籽殼,麥麩100 g/kg棉籽殼,磷酸二銨8 g/kg棉籽殼。
3 結論與討論
本試驗表明,不同平菇品種對硒的耐受力不同,在供試的10個平菇菌株中,夏優1號、高平1號、特抗650、抗病2號、抗病3號、2002-4、黑牡丹耐硒能力低于高平2號、早秋615和江都71。
參 考 文 獻:
[1] 王 兵. 羔山羊缺硒癥的診療[J] .山東農業科學,2004,5:69-70.
[2] 譚見安. 中國的醫學地理研究[M] .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994,14-15.
[3] 黃春燕,張柏松,萬魯長,等.食用菌富硒培養研究進展[J]. 山東農業科學,2012,44(7):81-87.
[4] 吳正奇,劉建林.硒的生理保健功能和富硒食品的相關標準[J] .中國食物與營養,2005,5:43-46.